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
李宁 《记者摇篮》2006,(6):55-55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渐成一股潮流。媒体用新闻娱乐化的方式来吸引受众,从报道内容上,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有煽动性、刺激性的突发事件等作为新闻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新闻娱乐化颠覆着传统的新闻理念,尽管目前对此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它是对我国先前新闻娱乐功能丧失的一种回归,是新闻真正平民化的体现;抨击者认为它是媒体一味媚俗,导致大众整体素质和需求低俗化,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从而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的罪魁祸首……无论哪一方观点,都有其客观性。从新闻娱乐化的实际影响可以看出,它是一把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为了抢夺市场,吸引受众,各类媒体在娱乐新闻上狠下功夫,部分媒体为了能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导致娱乐新闻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4.
李清 《新闻爱好者》2006,(10S):26-26
面对娱乐新闻、娱乐明星和媒体,作为娱乐记,其报道中度的掌握与个人喜好是注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已放弃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思考和甄别的责任。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妙作”上,而且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为此中国记协呼吁要提高娱乐报道的格调,从中央到地方的42家媒体也表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风。  相似文献   

6.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翻开我们报纸的娱乐新闻版面,各种明星绯闻、性丑闻和虚假炒作的新闻不断冲击着读的眼睛。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国内媒体娱乐新闻的低俗化现象引起了一些艺界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强烈呼吁:国内媒体的娱乐新闻,应当抵制这种日益低俗化的倾向,加强新闻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读一个健康清新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9.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引起了媒体理论界和实践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就新闻娱乐化的诸种表征而言,所谓新闻娱乐化,其实就是新闻传播主体无论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在制作形式上都努力将休闲娱乐元素引入到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去的一种倾向和手段。新闻娱乐化现象起于上世纪40年代,  相似文献   

10.
微博是当今网络传播中的一个新亮点,全新的传播特征深刻改变了媒介生态。微博的盛行改变了娱乐圈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娱乐新闻生产的基本模式。本文以上海电视台娱乐新闻栏目《新娱乐在线》为例,从新闻源、时效、结构、报道内容等几方面阐述微博对电视娱乐新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电视媒体要借力微博,但不能过度依赖;运用微博不能丢电视媒体之本,信息把关、梳理、整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梅 《新闻前哨》2004,(8):36-37
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媒体的新闻变得风情万种起来。举凡娱乐所需具备的要素,诸如美色、金钱、戏剧性、离奇性等,在我们许多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都一应俱全。媒体的新闻从计划经济时代僵硬乏味的泛政治化倾向开始迅速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泛娱乐化转化,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语)  相似文献   

12.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新闻娱乐化成为一股席卷世界媒体的潮流。同时伴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受到强烈的市场竞争的冲击,我国的媒体新闻娱乐化现象也开始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成因、表现形式和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今天,娱乐新闻成为受众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新宠已是不争的事实。敏锐的媒体意识到这种变化,也将自身具有的娱乐功能不断发挥:源源不断的娱乐资讯,花样百出的娱乐节目,五花八门的娱乐版面……这一切都显示了媒体发挥自身娱乐功能,不断贴近受众需求的努力。其中,《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以娱新闻作为出击重点,吸引读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和较好的口碑。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稀奇古怪的名人隐私,漫天飞舞的明星绯闻,不求甚解不做考证的断章取义……也构成了现今娱乐新闻虚假噱头满天飞的现状,有人干脆称之为“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低俗化不仅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形象,而且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效果,是媒体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娱乐新闻的人文关怀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娱乐新闻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娱乐新闻的策划、采编和制作,努力增强自身的人文关怀,对于促进娱乐新闻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社会新闻而言,娱乐功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这一功能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媒体应自觉抵制社会新闻中的娱乐化倾向,努力回归其积极有益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8.
娱乐新闻在我国产生之初的实际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现象。本文主要结合理论上新闻的定义和实践中媒体的惯常做法,旨在针对新闻实务中的这一现象做些剖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撤,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字,但经仔细推敲,还是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而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的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绝不能混淆,否则,将带来舆论导向上的偏差。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不同于严肃新闻和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其中明…  相似文献   

20.
孙妍 《新闻爱好者》2010,(2):170-171
随着媒介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媒体在新闻制作方式上不断求新以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升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在新闻报道方式上,新闻娱乐化现象近年来备受关注。新闻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在法制新闻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以近年来的法制新闻报道为例,分析法制新闻娱乐化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