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范松楠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访学期间就环境传播议题专访了该校传播学者赵月枝。赵月枝教授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宏观框架出发,不仅指出这一框架会为环境传播这一国内新兴传播学分支领域注入新鲜持久的活力,还将中国的环境传播实践置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加以考察,提出"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世界"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环境传播学奠基人之一Robert Cox的观点来看,在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等方面给事发地居民带来巨大消极影响的"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属于环境灾难事件。本文以该事件为例,利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解读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试图理解媒体是如何呈现环境灾难事件的。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和处理的视角被边缘化,而救灾与问责是该事件媒体呈现的主要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媒体之所以如此呈现该事件背后的社会建构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环境的催生下,经过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者的努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播学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确定了其学科的合法性,其间伴随着进入20世纪后,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呈现出向符号学和语言学转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范松楠 《当代传播》2013,(3):104-105,108
本文从卡尔·波兰尼的"双向运动"观点出发,提出环境传播中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一种力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反向运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传播的历史脉络,并进一步分析当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传播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传媒类课程践行课程思政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线上线下相结合,能够融合多种媒体和教学法的混合教学法更符合媒介融合潮流对传媒类人才培养的要求。运用混合教学法来践行课程思政需要良好的教学设计。对此,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五个环节不仅为传媒类课程开展混合教学设计提供规划导引,还有利于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建设方式的选取和思政资源的沉积。通过偏理论和实操的两门具体课程在践行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设计中积累的经验有望被推广至其他传媒类课程。  相似文献   
7.
符号互动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theory.又称象征互动理论).是与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有着密切关系的传播学基础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8.
与环境议题相关的公民新闻已经成为环境传播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在全球化时代呈现出跨地域特征,来自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公民表现出关注环境议题的共同性和参与环境传播的一致性。本文对环境传播中的公民新闻的类型给予梳理,并进一步分析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范松楠 《青年记者》2016,(26):12-13
气候变化因其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以及对现有的从媒介生产准则/观念到不断扩张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巨大挑战,成为“划时代危机”的焦点.经济学家胡鞍钢则直接将其称为“最大的危机、长期的危机以及每天正在发生的危机”.①本文以《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例,阐述全球环境危机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范松楠 《青年记者》2016,(23):17-18
以较长的时间跨度来审视伴随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新闻发展历程,2003年堪称一个拐点.一方面,2003年春季肆虐的“非典”疫情以惨痛的代价让社会明白了信息公开透明对于应对危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2003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改革时代……中国发展路径选择的分歧作为一个政治议题则被再一次提出讨论……自2003年以来,中央开始提出一套新的发展话语来改变对以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性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狭隘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