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版课标中,“阅读”和“表达”都是高频词,其中“阅读”出现了217次,“表达”出现了123次。可见,阅读与表达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性。然而,从小学生阅读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消遣阅读”。学生只有在闲暇无聊的时候,才选择读书。他们在书中“找乐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消磨时光。这样的阅读,以碎片化阅读、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但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生活阅历、认识水平的差别,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阅读理解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组织学生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展开讨论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课堂阅读理解课的教学课堂 阅读理解课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场所。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阅读者。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4.
阅读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有效的阅读策略的缺乏是阻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一些能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中,我们关注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强调了“品读感悟”。但是,到底什么是“品读感悟”呢?由于对阅读理念理解的偏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阅读“过分自主”,缺少教师有效引导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十分肤浅。肤浅的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实践这一课题?本文试从学生阅读的心理特征这一角度,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学生的阅读外象分析在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小学生的阅读一般是极其粗糙的,对同一材料不会出现反复阅读、细心揣摩的阅读习惯,只有在教师或家长的要求下,才有反复阅读行为。学生反复阅读书面材料的基本程序可以概括为初读———细读———精读———赏读,加上粗读共五个环节,这一程序也是学校教师阅读教学的程序。学生在这五个环…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作品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还给学生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要防止越俎代庖,甚至限制、束缚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然而,放开手脚又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而废弃,这里涉及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度”的问题。事实上,目前也出现了某些失“度”的倾向,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阅读是我们学习新语言知识最重要的渠道,新的词汇,新的语法知识,都来自阅读书本。毫不夸张地说,我们95%的新语言知识都从阅读中获得,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阅读能力弱也是众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在阅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读不懂,二是速度慢,三是准确率低。  相似文献   

9.
阅读能力是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举例分析学生在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找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缺陷、分析其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一些省市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一类设计新颖、独特的阅读题——“先学后用”阅读型试题.其命题模式是:先给出一些全新的知识,让学生阅读,再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应用这些新的知识解决问题,即“先学后用”.这类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怎样解决阅读课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辽铁路分局白音胡硕铁小杨秀萍,杨玉彬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力和习惯都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  相似文献   

12.
一、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有研究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速度慢、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涣散、缺乏阅读的整体观念等。另外,张必隐认为学生的阅读动机对阅读活动有影响,他指出当前一些学生的阅读成绩之所以较差,是因为他们的阅读动机比较弱,对阅读本身没有兴趣。此类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出现分心、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等现象,甚至对考试表现出焦虑和恐慌。关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认为我国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效率偏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缓慢。并且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的完备,错误地认为只要系统掌握了语文知识自然就能形成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一个复杂而辛苦的过程,无论是学生的自我阅读还是教师对阅读的指教。面对目前不断出现的阅读困惑和阅读尴尬,应努力地从激发兴趣,鼓励信心和培养感悟等方面加强实践探索,让大家都做到“阅读必须用心”。  相似文献   

14.
刘仁增 《福建教育》2005,(5A):30-3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无疑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尊重和关爱,对阅读心理的科学反映。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不少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结果学生对课文的“反应”的确出现多元化,如提出“太阳对人类也有害”(《太阳》)、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学习中,通过阅读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与此同时,那些新语言现象频频出现,通过反复的阅读,能起到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一、引导学生阅读字母或单词卡教师可把学生学过的英文单词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卡片,让学生阅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卡片,定期展示给大家阅读,然后让大家评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一个字母U可以制作成表达丰富内涵的卡片:对学生有吸引力。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绝不是增…  相似文献   

16.
齐美新 《学周刊C版》2011,(11):146-146
“哎呀,我没注意读题目,要不我也会做!”这样的回答.很多老师再也熟悉不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因此就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了。可见,把学生的数学阅读请进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当今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阅读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提高数学阅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历来受到重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一、让学生克服不良阅读习惯,提高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要克服阅读时转动头部、指词、逐词阅读、回视、心读等不良习惯,眼脑直映,扩大视距,对阅读中出现的新词,主动、大胆地根据上下文、构词法知识和常识猜测词义。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难度将会不断提升,结合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和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师也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以比较阅读为基础,教师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也能提升阅读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以比较阅读为核心,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能够掌握阅读鉴赏的方法。本文主要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实践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试题,其通常是给出一段字,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深记得理解蕴涵在其中的内容,方法及思路,把握其实质,然后作出解答。重点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整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的考查。本采撷一元二次方程中部分阅读该理解,以各地中考题为例,对常见题型及解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万祥 《学苑教育》2012,(23):44-44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大多借助于习惯性的模仿和迁移,很多学生在审题时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没有边读边思,缺少独立深刻的阅读。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一些多余条件等诱因时,就更加感到无从下手。针对学生忽视数学阅读的现象,教师更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