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柳 《华夏文化》2002,(1):63-64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作为古尧人的后裔,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在与自然抗争融合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不仅塑造了本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性格,而且创造了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下,钟敬文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搜集和整理客家歌谣。他早期对客家民间文学的研究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而且推动了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方法,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探讨客家民间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及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文艺路线指引下,有关部门对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进行了抢救、发掘、整理、革新。创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首先,对云南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进行了全面搜集,得到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撰写了20多个民族的文学报告,公开发表了一批发掘整理的民间文学成果。如纳西族的(创世纪)、(玉龙第三国),傣族的(线绣》。(葫芦信)、(娥并与桑洛》,傈僳族的(逃婚调》、(生产调》,彝族的(梅葛》、们细的先基》,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集》等50余部长诗、民歌和故…  相似文献   

4.
林文 《寻根》2005,(1):9-14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浓郁醇厚的民族风情。彝族在人生礼仪上表现出来的风土人情,反映了他们在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推进,彝族人民的习俗也有一定的变迁,一些阻碍时代进步的习俗正在逐渐被淘汰,而体现优良传统的民风民俗则日臻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介绍云南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对策。一、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彝族的先民就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为缔造这个伟大国家做着贡献。这一贡献的突出表现,就是彝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有一座神奇的四角山.这里,居住着彝、苗、傈僳、土家等七种少数民族.他们亲如弟兄,和睦相处,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归属鹤庆县境的大坪山乡的彝族喊山、傈僳族"哭烟"和"请柬",便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一项民俗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7.
正19世纪俄罗斯诗歌主要由两个流派构成: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个流派的诗人们都喜爱民间文学、重视民间文学,并且有意识地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诸多丰富的素材,以补充、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茹科夫斯基(1783—1852)是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他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尘世之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我曾于1992年8月荣幸地接到鲁汶大学欧中研究所文化中心陆白鹤先生的邀请,参加了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而且更使我高兴的是,会议讨论的主题是鄂尔多斯方言、文化及民间文学,我作为鄂尔多斯蒙古人更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出生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家庭,一直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家乡。自从十多年前我接触了比利时神甫、杰出的蒙古学学家昂·莫斯特尔(汉名田清波)关于鄂尔多斯蒙古族方言及民间文学的研究著作以后,给予了我极大的影响。我不仅敬佩他的研究成果,更敬佩他长期生活在鄂尔多斯地…  相似文献   

9.
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不仅先后被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为专家,而且还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特聘为副教授,与当代大学生乃至外国留学生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彝族剪纸艺术的感悟,并现场活态  相似文献   

10.
易门县是地处我国西南边锤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县,全县总辖4乡3镇,56个农村办事处。全县总人口17万多人.主要民族有:汉、彝、回、苗、哈尼以及彝族支系他留人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40%。在全县少数民族中.以彝族居多。吉往今来。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世代相传,创造了流传至今的彝族优秀民间文化。其中“葫芦笙”舞就是易门彝族的优秀传统舞蹈之一。  相似文献   

11.
The Silk Roa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intellectual exchanges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of human civilizations. In the new era, thanks to ever-closer economic and cultural ti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this ancient route has been rejuvenated and embraced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ilding the Belt and the Road is therefore our inevitable choice following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the time.  相似文献   

12.
仇富心理及其表现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矛盾与对抗的一种集中体现,影响巨大.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以中国古代人治的社会制度必然产生的权力失控与权力滥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仇富心理源远流长的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13.
本先回溯了《儒林外史》面世之初关于其“主旨”的两种重要观点,它们影响了整个20世纪学人对该书主题的评述。具有现代意义的批评是从世纪之初鲁迅、胡适开始的。直至建国前,学人的研究基本上沿着这一途径不断深入。建国后尤其是在1954年前后,发表了一批论,显示了学人努力运用进步的政治观念和先进的艺理论研究这部小说的水平和成绩。进入60年代后学术研究开始冷寂。“革”期间,少数人对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曲解。粉碎“四人帮”后,学术界拨乱反正,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渐趋正常并逐步走向繁荣,对《儒林外史》主题的概括力求体现出时代精神,又符合作品本身的蕴涵。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农村的阶层结构与全国农村的阶层结构一样发生了变化,阶层结构复杂化了。作以职业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化资源的占有量为标准来划分新的阶层结构,认为成都郊区的农民有6个阶层,各个阶层有着自身的特点。随着阶层结构的变化,化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正确认识这一变化,有利于整合各种力量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sleeping practices and their spiritual meanings in English society. Sleep i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experiences of everyday life, and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were shaped by a wide range of confessiona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ologies of salvation and resurrection from 1660 to 1700. The practices, rituals and objects that surrounded and sanctified the bedside highlight distinctive forms of sleep-piety that were supported by shifts in the provision and use of domestic space, by the pastoral objectives of Church divines and dissenting ministers, and by a flourishing genre of published spiritual guides that promoted private household devotions. This comparative study of sleeping practices nuances existing historical narratives about the fragmented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se years. Most importantly, however, it offers a justification of the centrality of pious sleeping routines to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devotional practice by tracing the ways in which religious beliefs were embodied through subjective physical performances of sleep.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批判"宇宙热寂论"时作出了重要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言.一百多年后,现代科学取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现代科学成果已进一步证明了恩格斯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言的正确性.现代科学揭示出:宇宙物质具有能态的普遍性、差别性和对应性;能态梯级定性定律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规律;宇宙间存在着正向态演与反向态演对立统一的基本矛盾运动;这个基本矛盾运动导致了宇宙间气势磅礴的、不可抗拒的、永恒循环的态演洪流大变化,这个态演洪流大变化就是宇宙物质最普遍的基本变化;这个最普遍的基本变化趋势,使物质的一切形态及其属性都处于产生、发展、消亡、再产生乃至无穷尽的相互交替的循环转化中.宇宙态演是必然的、永恒循环的、无始无终的.这就是宇宙态演观.这就是"宇宙态演论"."宇宙态演论"不仅进一步领悟了恩格斯这位伟大的唯物辩证法大师的高超的逻辑灵感,而且还进一步批驳了一百多年前的"宇宙热寂论"和现代的"世界末日论".  相似文献   

17.
18.
傅憎享 《寻根》2004,(5):95-99
骂娘被鲁迅先生首定为国骂,乌龟/王八是众口一词、语频颇高的共名,可谓之次国骂。台湾学者李敖先生著有《王八一落千丈考》,试图寻求它何时跌落?为什么跌落?其后,再未见论龟谈鳖的雄文。或以为它太俗,而难登大雅之文坛。其实,为它寻失落之根由,是寻根严肃的重大课题。关于王八,  相似文献   

19.
卢盛江 《寻根》2007,(1):25-31
玄学影响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影响中国文人的处世态度、生活情趣、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到文学。从魏晋士风可以看到,玄学思潮振荡之时,士人性格确实有很多新的特点,主要有任诞率真、以入俗为超俗、淡泊宦情、追求高雅超逸风度几种类型。在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中,竹林七贤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晋书》卷四十九阮籍等传末史臣叙论说:“嵇、阮竹林之会,刘、毕芳樽之友,驰骋庄门,排登李室……至于嵇康遗巨源之书,阮氏创先生之传,军谘散发,吏部盗樽,岂以世疾名流,兹焉自垢?”这是说,任情任诞之风的兴起,嵇、阮领其先。嵇康其实不同于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