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教学模式的转型通常源于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转向,生态模式英语教学的提出正是源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生态哲学、教育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了新模式的英语教学与研究—生态模式英语教育理论。该理论将为一线工作的英语教师提供如何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合理范式,使我国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的窘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从对生态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来看,国外学者存在不同的观点。从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的研究重点和采用的研究范式也不尽相同。对过去近三十年(1991-2018)国外学术出版物上出版的生态语言学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描述生态语言学的源流、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菲尔研究生态语言学的两个研究范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出发,分析了网络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网络语言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要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让其符合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模式一直受到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研究领域的影响。生态语言教学观是西方学者将生态语言学核心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结合而衍生出来的研究范式。以生态语言教学观为视角,参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生态化分析外语学习,研究其中多个角度相互作用的生态因子,讨论外语学习的生态特性,从而形成外语学习者的生态语言观,建设一个外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圈。  相似文献   

5.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相关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的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文章在论述生态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生态化、教学内容生态化、教学模式生态化、教学评价生态化等方面探讨建设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策略,挖掘生态语言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邓科 《海外英语》2012,(6):228-229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生态语言学从学科发展来看虽并不同步,但这两门学科具有一个共享特征:确认语言和生态社会环境的关系。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重要术语的考察入手,旨在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具有的生态性,并论证生态语言学,尤其是生态语言学的韩礼德范式本身就具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渊源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语料库语言学近年来发展迅速,语料资源不断推出,研究方法和技术不停更新。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的两种研究范式之争由来已久。"语料库驱动"的研究范式以"激进的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语境论为语言学基础,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影响。哲学基础和语言学理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了研究范式的差异。本文在评阅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结合实例阐述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语料库的选择、观察对象的确定、分析软件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库恩的范式理论建立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危机时期——革命时期——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从一个范式转向另一个范式,变得更为复杂和专业化,科学进步了,但科学并不必然越来越接近真理。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与现代语言学的变迁基本上是契合的,现代语言学的变迁线索,是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到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再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现在语言学已进入后现代语言学时代,进入一个没有"常态"的"新时期",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单一的语言学研究范式,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已发生了转向,即从结构转向解构,从一元转向多元,从静态转向动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自然科学研究模式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渗透,同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相似,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传统思辨式研究向实证研究范式的转化。从传统思辨式研究向实证研究范式转化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经历了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与混合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如果说量化研究范式的基础可以概括为实证-后实证主义,质性研究范式的基础可以归纳为建构-解释主义,那么混合研究范式的基础则可以概括为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语言学是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由生态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语言学分支。它注重于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其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文章从生态语言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对生态语言学做一综述,以引起大家对其关注。  相似文献   

11.
赵祥云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7-119
在二十世纪以前,整个翻译研究是建立在心灵感悟的基础上的,缺乏科学性。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两大“转向”,即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带到了十分广阔的文化层面。本文综述了西方翻译研究中的两大“转向”和四个范式(即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和综合研究范式等)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世纪以前,整个翻译研究是建立在心灵感悟的基础上的,缺乏科学性。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两大“转向”,即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带到了十分广阔的文化层面。本文综述了西方翻译研究中的两大“转向”和四个范式(即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和综合研究范式等)的嬗变。  相似文献   

13.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交叉发展产生的新兴学科领域。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中,大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生态语言学领域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探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通过了解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三个层面的生态语言学环境,进而探究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的转变,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注释译法是译者对翻译文本进行加注释义的一种特殊语言转换方法,此译法是以语文学范式、语言学范式、文化范式、语料库传统译学范式为依据进行应用译学研究。通过研究注释译法在国内外期刊上的应用,认为注释译法是一种应用译学研究范式,它将语言学研究范式和文化应用研究范式进行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宽译学研究的范围,起到催生新的译学领域的作用,有实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范式,自建观察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对比两个语料库在词汇、句子和语法层面差异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差异存在的原因,并结合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探索中国高校网页英文简介的综合研究视角和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三十年的翻译研究有其历史阶段性,该文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分析了经历过的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解释了它们不能真正支架起翻译学的理由。该文介绍了研究模式多元清晰的翻译研究新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并阐释了其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真理观是共时性真理。  相似文献   

17.
宋安妮 《海外英语》2013,(15):147-148
我国近三十年的翻译研究有其历史阶段性,该文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分析了经历过的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解释了它们不能真正支架起翻译学的理由。该文介绍了研究模式多元清晰的翻译研究新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并阐释了其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真理观是共时性真理。  相似文献   

18.
生态语言学作为生态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吸收了生态学的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结合了语言与意识相互反映,相互作用的特点,从而能够将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观同自然领域的生态观与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简单分析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公益广告之后发现,关注生态环境的生态化语言的使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重点讨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分析DRM范式的生态效度和植入性错误记忆的有效性问题,全面总结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的发展与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内容及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除了暴露工业文明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的缺陷外,也把工业文明的技术体系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技术范式的转向和构建就成为从技术层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桎辖之桎。生态文明必须有与其相与为一的技术范式,才能得以实现和健康发展。国内对生态文明技术范式的研究,经历了理论酝酿、广泛研讨、学科关注、目标定向、生态定位研究的心路历程,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在生态文明技术范式的本质、理论模型、技术范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转移模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技术范式的意识形态性以及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生态文明技术范式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