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这篇小说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一部代表作品。小说通过南北战争这一事件,细致深刻地描写了各个主人公命运与性格的改变。这篇小说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的迫害和民众对战争无奈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马格丽特·米切尔创作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女主人公斯嘉丽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显示了历史发展与人物性格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是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的一节典型课.也是美国历史发展以及考试中的一节重点课.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先是战争的爆发,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和战争过程,着重叙述了林肯政府的作用、战争的结局、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勇气,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塔拉庄园16岁的斯佳丽小姐疯狂地爱着邻居阿希礼·韦尔克斯。战争爆发后,阿希礼与他的表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南北战争小说解构了传统战争小说中女性缺失或女性形象塑造的固化模式,女性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被重新挖掘,并被赋予了面向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治愈性力量。近十年的内战小说中,女性形象更具颠覆性,拥有了改变旧有社会秩序、重构政治格局的力量。当代美国内战小说塑造出差异化、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创作主体有女性作家,也有男性作家,反映出在后现代女性观的深刻和广泛影响下,美国精英文化阶层对女性社会分工、社会角色嬗变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了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林肯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战略决策在南北战争中起着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作用。林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审时度势,采取各种灵活、现实的策略。在政治上以维护联邦统一为根本目标;在军事上参与了重大战略和战役计划的制定和指挥工作;在用人上知人善任,提拔了格兰特等优秀将领;在外交上避免一个时期同时打两个战争,防止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林肯在决策中着眼于战争全局,以国家整体利益为重,成功地取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联邦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虽然远离尘嚣,但是对于影响了美国社会和历史的南北战争并非是漠不关心的,她在书信和诗歌中多次流露出她对战争的关注。南北战争也给了她很多的诗歌灵感,影响了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8.
《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英文书名为“CONE WITH THE WIND”,直译应为“随风而逝”。它出自书中第24章女主人公思嘉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像飓风一样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飘》是一部出版于1936年的美国小说,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一部作品,在1937年获得普利策奖。《飘》通过南北战争这一事件,以亚特兰大和塔拉种植园为背景,描述斯佳丽、梅兰妮、阿希礼、瑞德四个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南方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遭遇与命运,也反映了残酷的战争导致了主人公们性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冷山》是与《飘》齐名的美国南方小说,这两部作品作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以战争和爱情为主线,两个女主角都在乱世中找到真爱,然后分别,重逢,再分别,从上层社会的淑女变成勇敢坚强的成熟女人。两部小说中都充满了浓厚的南方情结。就其中的家园意识和回归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南方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在小说中的反映,以及战争的残酷和对生活的执着等这些互相交织的因素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飘》真实地反映了南北战争给美国南方人带来的巨大伤痛,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残酷性及其历史意义的反思,但却忽略了对北方人和黑奴的描写。根据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飘》是典型的独白小说,整部作品缺乏复调性对话,南方贵族是小说唯一的主体,作为客体和"异己"的北方人和黑奴处于缺席状态,根本没有和主体对话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朱老师:如果从独立日算起,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29年,在此期间发生的战争屈指可数。而1861年到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一次改写美国历史的战争。战争发生在北部诸州和南部奴隶制各州之间,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林肯。战争伊始北方军队连连溃败,但最后以北方胜利、奴隶制废除而告终。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个故事其高潮部分正是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写这个故事的女孩儿只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红色英勇勋章》是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一部关于南北战争的小说。小说中的亨利一直备受争议。本文探讨了在战争的大环境下,亨利性格中的勇敢与怯弱。最后发现这两者并不是可以分开的,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肖邦的内战小说通过再现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建构了南方作为受害者和牺牲者的新主体形象。在肖邦笔下,种植园和奴隶制的破坏是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最大创伤,由此引发社群、家庭、个人情感与身份的危机。肖邦为治疗南北战争创伤开出的药方是重建家园和社群的和谐关系,为受伤者提供疗伤的物理和精神空间。肖邦的内战小说主要关注战争对路易斯安那特定阶层和族群的影响,从而构成其地域美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奴隶制、种族和性别问题上均表现出保守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王娟 《历史教学问题》2023,(5):123-131+200
1861—1865年美国国内爆发的战争有多种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交战各方对战争责任的不同认识,并带有为各自行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做宣传的意图。受到南北和解、美西战争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以及内战解释、西部史学等历史争论的演进,“内战”逐渐取代“叛乱战争”“国与国之战”成为这场战争的官方名称。中国国内最早将这场战争称为“南北战争”。现在学界一般通用“南北战争”或“内战”。不过,“南北战争”是对“Civil War”的误译。它不仅忽视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博弈,而且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战争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而引起的内战。英国因政治、经济等原因支持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同盟”干涉美国内战,并以“特伦特号”事件为借口而使英美之间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在林肯总统“不想同时进行两场战争”谨慎对英国让步和英国内工人阶级反对等原因促成下,英国失去干涉美国内战的借口和机会。美国南北战争在没有外来干涉情况下以北部的完全胜利而结束。  相似文献   

17.
胡硕 《英语广场》2024,(2):53-57
《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作家克莱恩于1895年发表的小说。小说以南北战争为大背景,讲述了一个农妇的独生子亨利·弗莱明由于对战争的奇妙幻想,渴望军旅生活,而不顾母亲的劝阻毅然参加了北方军的故事。作者从一个士兵的角度去描写战争,突出战斗环境中主人公的具体感受以及心理变化,把士兵们的恐惧和悲伤、懦弱和勇敢描绘得淋漓尽致。小说完整地叙述了亨利由“男孩”到“男人”的蜕变过程,也就是其男性气质构建的过程。本文以红色这一意象为切入点,结合男性气质的构建过程,分析红色对于亨利男性气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内战与武装黑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内战,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一八六一至一八六五年。这次战争,就其内容来说,是美国北方广大人民在以林肯政府为首的北方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下,为了反对南方种植场奴隶主及消灭南方奴隶制度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共持续了四年,到一八六五年四月,以北方的胜利、南方的失败而告结束。这次内战,就其性质来说,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在这次革命中消灭了阻碍美国社会前进的南方奴隶主及种植场奴隶制度,从而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广阔发展扫清了道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化是先发型的现代化,内外因素混合,多元文化交融。南北战争恰好处于美国现代化的中间阶段和关键时刻,它维护了国家统一;战争期间及战后通过的有关法律和设立的有关机构和制度促进了美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飘》是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于1936年6月问世的长篇小说。米歇尔以她的家乡佐治亚州为故事背景,以同情黑奴的南方农奴主观点描述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南方家族的兴衰经历,探具美国南方浪漫传奇小说传统,适合一般美国读者的兴趣,自出版后一直风行,销售一千万册以上,且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是美国文坛中最畅销的一本小说。1937年,《飘》被搬上荧幕后,广爱好评。影片开始于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