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9,(2)
随着复合材料的工艺越来越成熟,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如比强度高、比刚度高、比模量高、耐腐蚀性好、结构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得到了航空领域的一致认可。但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比较差,当其受到外来物冲击时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使研究成为了必要。本文对有限元软件ABAQUS做了简要说明,并用其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进行建模模拟,对冲击后层合板失效性能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针对雷电流的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雷电流辐射至直升机几个典型位置区域的功率密度,对于研究雷电流辐射对通信系统的电磁干扰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飞机的使用频度也越来越高。直升机由于具备突出的低空、低速、垂直起降等特点的机动飞行,使得直升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而随着直升机的广泛使用,直升机的作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应地,对直升机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极端环境下的直升机飞行也越来越成为新型直升机的使用场景要求。如:越来越多的直升机要求在高海拔、低气温的高原、高寒地区开展飞行,  相似文献   

3.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可设计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另外在抗疲劳方面具有很好的性能,在航天航空结构设计当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复合材料的用量多少已经是当前对航空航天结构设计先进性进行衡量的一项标志,直升机当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复合材料,某些机种甚至可以达到1/2以上,国外已经设计了由多种复合材料形成的直升机,本文重点对付直升机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materials,FRM)由于其轻且强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尤其受瞩目。复合材料结构在疲劳载荷的循环作用下容易产生微小裂纹,裂纹扩展缓慢,因此具有更高的疲劳寿命。但是复合材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缺陷和损伤,影响其性能和寿命。此外,当复合材料应用于直升机旋翼时,高速旋转的桨叶桨尖速度可达到290m/s,直升机服役期间桨叶容易产生内部损伤,难以通过目视、敲击等常规检查手段判断内部损伤。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3)
飞行器的发展,一是追求经济性和高效性,这是固定翼飞机的特长;二是追求垂直起降,不需要起降跑道,低空低速性能好,这是直升机的特长。固定翼要求较长的起飞距离,低空低速升力系数差,不适合起降困难地区的使用;直升机整体构造和使用复杂,航程距离短,有效载荷低。该设计对扇翼多轴飞行器进行了从气动分析到设计,再到优化最后进行制作与验证性试飞,这一系列工作难度较大。这一飞行器属于新概念飞行器,从未投入实际运用,可参考资料相对较少,但是具有现有飞行器所不具有的优势。飞行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外正在探索一种新概念扇翼飞行器,它是介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一种大载荷低速飞行器,由于扇翼飞行器结构和操控简单,具有高飞行效率、高载荷、低噪声和短距起降等优点,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成为近年来飞行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1]。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到低速冲击时的损伤状态,基于PATRAN/NASTRAN软件,建立了层合板低速冲击二维分析模型,并用Hoffmon失效准则判断损伤情况,不断进行刚度折减直至不再产生新的损伤为止。  相似文献   

7.
本技术针对带应急漂浮气囊的缩比直升机,采用SPH-FEM流固耦合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PAM-CRASH进行着水冲击动力学建模和瞬态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响应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验证了本技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对直升机水上迫降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复合材料桨叶具有高旋翼性能、高可靠性维修性、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费等特点。泡沫夹层结构广泛应用于直升机桨叶的生产过程中,桨叶内部构造包括大梁、蒙皮、内腔填芯、后缘条、配重条等,一般的内腔填芯为硬质泡沫填芯。目前直升机主尾桨叶生产制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为脱粘缺陷。蒙皮类复合材料结构件,敲击检测为最适用最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且其检测设备一般都便于携带,非常适用于现场原位检测。常规敲击检测采用的是敲击棒对尾桨叶进行人工敲击,依据检测人员主观听觉及手感对脱粘部位的声音及触觉进行识别,其优点是方便、快捷、易实现且成本低,缺点是严重依赖于检测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直升机复合材料层压板着水响应分析,提出的观点。在直升机结构强度行业起到有益的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刚度高、比强度大、抗腐蚀性好以及可设计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工程领域,成为民用和军用飞行器结构的重要组成材料。在工程实际中,航空复合材料常会受到循环载荷的作用而产生损伤,出现疲劳裂纹,裂纹扩展引起刚度的退化和承载能力的下降,当承载能力下降超过复合材料的容许限度时发生断裂失效,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航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文涛 《科技风》2013,(12):53-54
以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复合材料的类型、结构特点、性能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同时对飞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特点和模式进行归纳,引入复合材料各种基本修理方法,依据设计指标和技术要求进行修补,为复合材料修理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的应用和技术改进对武装直升机技术和战术性能的影响很大,本文首先介绍复合材料在部附件上的应用,接着结合具体机型,对复合材料在武装直升机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在直升机领域中,由于旋翼系统带来的高振动问题使得直升机专家们对降低旋翼振动载荷进行了重点研究。在直升机使用过程中,过高的振动载荷不仅能对旋翼和机体的疲劳寿命产生影响还会严重降低驾驶员的舒适性,对机载设备的正常使用也会有所影响。根据直升机的振动传递关系可知,  相似文献   

14.
蜂窝夹层结构镶嵌件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蜂窝夹层结构利用蜂窝材料作为夹芯,具有比传统材料更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主要的航空航天蒙皮材料之一。该结构包括上下蒙皮(面板)和中间厚而轻的蜂窝夹芯层。通常,上下蒙皮和芯子用胶黏剂胶接成刚性结构,与普通金属面板相比,在抗弯、抗冲击等力学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大大降低了结构重量。在现代直升机结构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于主要承力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了促进中国无尾桨直升机的设计与发展,系统梳理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历史及其关键技术。首先提出无尾桨直升机的优点,无尾桨直升机取消了传统直升机的尾桨,提出了一种新型平衡旋翼反扭矩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噪声小等特点;然后介绍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与改进历史;最后分析了设计无尾桨直升机使用的关键技术,即环量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Ni(NO3)2·6H2O为Ni源,低分子量的戊二醛和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扩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以无定形碳或者聚合物为骨架的具有高分散性的NiO纳米粒子。通过XRD,TEM和BET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纯的NiO纳米粒子被无定形碳包围,BET比表面积最高为802 m2/g并且具有窄的孔径分布。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来表征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和在1000次循环中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到10 A/g的恒流充放电实验中,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保持率为90%。因此,介孔NiO/C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直升机试飞测试是直升机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旨在对直升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验证。目前的试飞测试方法主要依赖传统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来获得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例如结构变形、温度分布和振动情况等等。然而,传统传感器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安装复杂、精度不高、易受干扰等,这限制了直升机试飞测试的继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光纤传感器技术成为一种有潜力的解决方案。然而,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应用情况和挑战如何,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探究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应用,具体包括光纤传感器技术的概述、直升机试飞测试的重要性、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应用及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直升机试飞测试中的挑战。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纤传感器技术对于直升机试飞测试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直升机浮筒着水过程中流固耦合的影响而无法通过常规静强度方法获取水冲击载荷大小及分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L方法的着水特性分析算法。该算法通过CEL建立浮筒与水、空气域的耦合关系确立直升机浮筒着水模型,然后针对浮筒载荷与着水接触面、着水速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浮筒结构自身的应力变化情况和浮筒的最终漂浮姿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对直升机浮筒着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且能够准确得到着水过程中结构应力和接触力的实时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新型材料,和传统钢材相比,碳纤维具有抗压、抗剪、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然而碳纤维脆性较大,在冲击过程中容易发生失效断裂,为了弥补碳纤维材料的不足,相关学者研制出了碳纤维-铝合金增强金属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兼具碳纤维和铝合金的优点,目前也已成为军事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防护结构的重点发展方向。碳纤维-铝合金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及抗冲击性能是它能够在众多复合材料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领域内专家对碳纤维-铝合金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articulat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简称PRMMC)是指弥散的硬质增强相的体积超过20%的复合材料。而不包括那种弥散质点体积比很低的弥散强化金属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钢铁具有高塑性、良好的韧性,颗粒增强体成本低、微观结构均匀、性能各向同性等特性,因而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密度高刚度和高强度的增强体颗粒加入到钢铁基体中在降低材料密度的同时提高了它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和高温性能,在进一步研究降低其成本后,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