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褚晶 《语文知识》2006,(7):18-18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啊,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啊,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呦……” 《敖包相会》这首歌在我国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相信有许多人听到这首歌,会把“敖包”当作蒙古包,并且会联想到这样的场面:在广阔的草原上,美丽的月光下,小伙子站在蒙古包旁耐心地等待着心爱的姑娘到来。其实,“敖包”在蒙古语里是“堆子”的意思,也叫“鄂博”。它用石、土、草等堆成,是蒙古人用作路标和界标的,和山差不多,但没有山那么高。旧时蒙古人曾杷敖包当作山神、路神的住地来祭祀。  相似文献   

2.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11课的微型小说《等待散场》,是当代作家刘心武先生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心之作,小说一波三折,把一个美丽而纯真的爱情故事演绎得令人唏嘘不已,歆慕不已。  相似文献   

3.
老汉从等待撤离的队伍里“揪”出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令其站到队伍的最后面;当其他村民安全撤离,老汉又用力地把那个小伙子“推”上木桥,那一瞬间桥塌了,老汉和小伙子被无情的洪水吞没……这是课文《桥》第14~23自然段所描述的“桥塌殉职”的感人场面,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人格魅力在这一情节冲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4.
对于《诗经·关雎》,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说的:“《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  相似文献   

5.
乡土·乡情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培根随笔》)王书怀对于黑土地的热爱,则是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语言,为这片热土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佳作。比如《第一次赶车的小伙子》中小伙子的憨厚与老人的细心,《家乡恋》中聪明、漂亮的姑娘,《满园春》中朴实的社员们,《碾谷》中闲不住的老人,这些群体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王书怀的诗之所以这样富有感染力,就在于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喜爱。  相似文献   

6.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姑娘因嘴上缺了一角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媒婆有意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没别的毛病, 就是嘴不好。”小伙子说:“嘴不好没关系,不算什么毛病,慢慢地就会改好!”媒婆又对姑娘说: “这个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什么。”姑娘  相似文献   

7.
自己教自己     
正影片《菲比梦游仙境》里有一个教学场景,笔者看了多遍,看出五个字:自己教自己。让镜头回放——【场景:孩子推开剧场的门,偌大的剧场里空荡荡的,只有观众席第一排正中间坐着一位埋头看书的文雅端庄的中年女性。她就是学校新来的戏剧老师:道奇。14个孩子小鸟一般从排座的两边过道依次轻快地飞落到了舞台上,然后静静地坐下来,等待道奇老师为他们"导演"《爱丽丝梦游仙境》……可是道奇依然埋头看  相似文献   

8.
一个年轻小伙子跟一位有魅力的年轻姑娘成了亲密朋友。他们保持着一种非常柏拉图的关系。一天晚上,姑娘邀小伙子去酒吧,说,“今天晚上我要帮你找个伴儿。”两个人到了酒吧,姑娘专心致志地打量起在场的其他人来。她一边看,一边亲昵地挽着小伙子的胳膊,充满爱意地看着他,并不时与他耳语。接着姑娘说自己要走了,并跟小伙子说第二天喝咖啡时见。  相似文献   

9.
巧用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一课时,给学生讲了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伙子恋上一位漂亮的姑娘。当小伙子向她求婚时,姑娘却坚持提出要其掏出母亲的心去迎娶。小伙子无奈,回家真的掏了母亲的心。可当他捧着母亲滚烫的心向姑娘奔去时,不小心摔倒了。此时,那颗心开口了:‘孩子……你摔坏了没有 ?’”讲到这里,我发现孩子们听得是那样的入神,有的眼里还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我启发道:“同学们,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纯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怎样去对待自己的祖…  相似文献   

10.
怪雨伞     
有一个漂亮的小伙子,把黑皮鞋擦得锃亮,换上一件雪白的新衬衣去看电影。电影散场的时候,外边正“哗哗”下着大雨。小伙子很生气,他骂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接着说:  相似文献   

11.
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小朋友的家里是不是也有养小动物的啊?让我想想,它们可能是小猫、小狗、小鱼、小乌龟、小兔子……你们可真有爱心!看过电影《101只斑点狗》吗?影片中邪恶的贵夫人和她的服装设计师,为了缝制出斑点兽皮的时装,居然要残害101只斑点狗,获得它们美丽的皮毛。幸亏有善良的姑娘和小伙子拼命搭救,才帮助斑点狗们重获自由。贵夫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姑娘、小伙子和他们的斑点狗朋友,开始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心灵对对碰:(用直线连接你的判断)斑点狗贵夫人姑娘、小伙子自助小演员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如果让你在这部影片中挑选…  相似文献   

12.
罗颖  刘文艳 《湖南教育》2004,(11):36-37
《金达莱花开朵朵红》是《卖花姑娘》剧中的插曲之一。全歌为六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其曲调优美流畅,感情深沉内在,很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葫芦丝     
选择下面的题目写一写。※我最喜欢的歌曲或乐曲。※想象作文: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想象作文:一件神奇的乐器 上课了,老师从一个黑色的小箱子里拿出了一支葫芦丝,并用它为我们演奏了悦耳动听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听了老师的演奏和介绍,我还知道了一段有关葫芦丝的美丽传说呢。在很久很久以前,云南西部德宏傣族地区,有一对青年男女产生了爱情,互送了定情物。可姑娘的阿爹嫌小伙子穷,怎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硬是不让姑娘出门。小伙子见不到姑娘,坐卧不安,就用葫芦和细竹管制成一个乐器,整天对着姑娘家的方向吹奏,倾诉自己对姑娘的爱…  相似文献   

14.
奇怪的拔河比赛有一个乡村正举行一场奇怪的拔河比赛,只见一边是两个瘦姑娘和三个胖姑娘,另一边是一个胖姑娘和四个壮小伙子。好奇的游客询问了当地人,他们告诉他,四个小伙子的力气和五个胖姑娘力气差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美国小伙子看中了一位中国姑娘,便一直追着不放。最后,中国姑娘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跟美国小伙子结了婚,飞到大洋彼岸去了。  相似文献   

16.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贫苦的小伙子和一个纯情的富家姑娘偷偷相爱了,他们彼此非常投缘,也都特别珍惜这份真情。可是姑娘的父亲对小伙子怀有成见,总是极力设法分开他们,不准他们相见。痴情的小伙子忍受不了相思之苦的煎熬,只好通过书信来表达心意。可是好事多磨,姑娘的父亲总是事先“检阅”她的信件,稍有“风吹草动”就私自收起,不让女儿看。姑娘等了很多天,总是见不到小伙子的书信,就开始疑心小伙子变心了!这一点被聪明的小伙子猜到了,于是他花了整夜的时间写了下面这封“断情信”。信被姑娘的父亲看到了,他看过特别高兴,以为小伙子终于死心了,于是就把这封信给女儿看了。姑娘边看边哭,读完却破涕为笑。此后她拒绝父亲为她提的所有亲事,直到父亲答应她嫁给那个一直深爱自己的小伙子。 朋友,你能看出这封情书的绝妙之处吗?  相似文献   

17.
陈大超 《中学教育》2006,(11):59-60
一位美国小伙子看中了一位中国姑娘,便紧追不放。最后,中国姑娘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跟美国小伙子结了婚,飞到大洋彼岸去了。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语文活动型课程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就是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生活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其承担一个"准角色",给其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其通过具体的感受、体验,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终身发展。笔者认为,在活动型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以下角色:一、文演互动,多元演绎:让学生扮演戏剧角色教授小说或戏剧类文章,我喜欢设计"课本剧演绎"活动课。如粤教版必修三小说单元有课文:《祝福》、《项链》、《等待散场》、《差别》。我布置以下任务:一是根据喜欢的篇目,按兴趣组成学习小组。二是小组把课文  相似文献   

19.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姑娘因嘴上缺了一角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媒婆有意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没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伙子说:“嘴不好没关系,不算什么毛病,慢慢地就会改好!”媒婆又对姑娘说:“这个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什么。”姑娘听后笑着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到了新婚之夜,真相大白,双方都指责媒婆骗人。媒婆说:“我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姑娘嘴不好’‘小伙子眼下没什么’吗?怎么能说我骗人呢?”上述故事中的媒婆真可谓巧舌如簧。仔细推敲,媒婆…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做个小学教师,也算是有脸有面的人,想嫁给教师的姑娘都得排队等待,找个漂亮的姑娘自然没问题。”我对《云南教育》刊载的《婚姻,教师心中的隐痛》一文里的这句话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这句话的真正实践者。为何这么讲,那就让我一一告知吧!她比我大一岁,个子不到一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