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面广量大,有些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有别,这往往成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如何正确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认为,掌握文言实词的重点在词义。■一、词义的识记勤翻字典,多读多记是掌握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重点学习文言实词,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的偏义、词类活用等。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根据具体的文章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如《孔雀东南飞》,学习重点可为“相”、“自”的词义和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说:"读古文,一不留神就会指鹿为马,以今读古,误解词义。"事实上对于数量如此之多、变化如此之大的文言实词,同学们确实经常张冠李戴,古今混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呢?下面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一、区别古今,慎重判断从古到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词在范围、程度、感情色彩、词义甚至用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词往往成为高考文言文中实词考查的重点,如果用今天的思维去理解判断文言实词,必将曲解文言内  相似文献   

3.
学生之所以认为文言文难懂难学,主要是词语造成的障碍。我在教学中侧重在如何确定文言文实词词义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词义的确定方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章大意,准确解答题的前提。文章中出现的实词,有常见的实词和非常见的实词。对于常见的实词,需要学生根据语境确定其具体词义:而非常见的实词,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断能力,掌握一些确定词义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由于语言系统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文言文中很多实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意义现在很少使用.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实词学习的困难,进而影响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而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实词理解也是重要考点之一.不管是客观题的词义辨析判断,还是主观题的语句翻译,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大多数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尽相同,而命题者常会将某一实词在甲语境中的义项移用至乙语境中,  相似文献   

5.
王力先生说:“读古文,一不留神就会指鹿为马,以今读古,误解词义。”事实上对于数量如此之多、变化如此之大的文言实词,同学们确实经常张冠李戴,古今混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呢?下面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通过比较词的音节、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强弱、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第一大考点。 作为考查重点,《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其明确了高考备考指向:一要过关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  相似文献   

8.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除了多用诵读、归纳、积累的方法,掌握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解题技法。下面笔者略谈几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词词义以概念义为基础,有些实词词义内容比概念义丰富,这是由于这些词带上了各种附属意义,包括形象色彩义,感情色彩义,语体色彩义等.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最大的难点,主要是由于时间的变迁引起了语言的变迁。明白这一点,我们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对比着学习,就容易多了。基础较薄弱的考生,巧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划分、词性的判断的方法解答文言文疑难题,往往会事半功倍。一、实词词义的推断《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历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情况,就词义而言,考查的应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但其中有一部分却是中学生尚未接触,而名篇中却…  相似文献   

11.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学习古文最难的是记忆实词的意义。古文实词量多义繁,意义难以记忆,成为阻碍我们学习古文的最大绊脚石。如何搬走这块绊脚石?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学生之所以认为文言文难懂难学,主要是词语造成的障碍。我在教学中侧重在如何确定文言文实词词义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词义的确定方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章大意,准确解答题的前提。文章中出现的实词,有常见的实词和非常见的实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学文言文,最难的要算是实词的理解了,原因是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已经差别很人、相距甚远。作为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中学生,自然会在理解文言实词时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常听到有些老师跟学生讲:学习文言实词要像学习外语单词那样去记。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琢磨便不难发现这话存在着不足。最大的不足是割裂了古今汉语的联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15.
综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反训是训诂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含有相反的意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而《尚书·皋陶谟》“乱而散”,《…  相似文献   

16.
讲清词义是文言文词语教学的主要一环,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篇章的内容,必须首先把词义辨审精确。怎样才能把词义辨审精确呢?那就要我们在解释词语的时候,既要信,又要达,也就是说,既要死,又要活。信和达要统一,死和活要结合。片面地把词解死了,就会泥古不化;片面地把词义解活了,就会望文生义。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学过的同一词语,有计划、有目的地归纳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精确地辨审词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古典作品共计四十三篇,其中为数颇多的一部分词前后反复出现多次。且不论虚词,就实词来说,有的就有二十个例句。有的意义或同或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 ,要在这些常见考查点上多下功夫。一、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同一个词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词义变化的基本途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例1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乃纵[反间]于燕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C 而城中[鼓噪]从之D 燕军[扰乱]奔走此题考查古今异…  相似文献   

18.
虚词在文言文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基本上是通过实调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假借演化而来的。有些虚词在文言句式里作为兼类词至今仍保留着实词意义,而大部分虚词原来的实词意义已经消失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虚词从实到虚的演化,深层次地理解虚词,本文试图对一些常用虚词追本溯源,从分析字形和释义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辨说明。  相似文献   

19.
词义是个很常见的词语,但其内涵也有深究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是广义的词义。狭义的词义则专指词汇意义,即人们对一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现象、关系的认识,它具有概括性、模糊性等特点。在小学语文中进行的词义教学,主要是狭义的词义,尤其实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做文言文翻译练习,不少教师只是让学生字字抠,句句串,而不大注意引导学生抓知识规律。特别一提到实词,更认为“自古华山一条路”了。我们认为,翻译文言实词应引导学生找一些窍门,而不应只是死记硬背。如:利用词的同义复用、四字格词组中词的对称、整齐句式的对文等现象来把握词义,就是窍门,找到这些窍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