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网络侵权的八种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侵权与物理世界的侵权相比,由于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侵权更廉价、简便又隐蔽,各种非法盗版大量产生,网络环境又使侵权结果迅速波及全球。网络侵权已经成为卡在互联网发展深喉的一根“鱼刺”,而网络版权问题则是网络内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打击侵权、消灭盗版成为互联网业界一项放不下的“心事”。  相似文献   

2.
战争无正义     
这是一个强者通吃的时代,留给弱者的只是些残羹冷炙,而且还必须去抢。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可耻”二字来形容“盗版”,至少不能依此为“盗版”制品的用户定“罪”  相似文献   

3.
在追求运作电子化的企业里,中小型企业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信息化设施的需求非常迫切,但由于资金、技术的缺乏,制约了其信息化设施投入和应用。而信息安全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投入的价格相对来讲又比较昂贵,这就让广大中小企业陷入了一个“信息安全困局”。  相似文献   

4.
盗版是软件业心中永远的痛。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微软选择了对簿公堂;金山则靠“红色正版风暴” 大幅度降价,与盗版打起了阵地战。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换来的只是盗版市场的一时收敛,守着软件市场这个满是“虫眼”的聚宝盆,开发商们痛恨之余只剩下一份无奈。 就在大家对盗版一筹莫展时,有人突发豪言:“半年!我们要争取半年收复大部分被盗版偷去的市场!” 这是来自友立公司的誓言,这个全球性的软件公司,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都有分支机构。近期国际图像软件市场升温,其在世界各地的业务都处于上升阶段。选择这个时候关注大陆尚…  相似文献   

5.
业界博览     
中国音像业如何做大做强在整个出版业中,音像业最具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目前中国音像业的基本现状是:规模小、技术进步缓慢,融资渠道单一,盗版问题严重。要实现音像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转变,选择新型的产业发展形态是关键。它大致包括软硬件兼营、影视录一体、产供销一条龙这样几个方面,同时需要引入社会资金,加大对音像生产技术的投入,尤其是要造就一批既熟悉数字技术又懂得艺术创造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升级。──摘自光明日报2001.3.28 邹建华“中国音像业如何做大做强”点评:音像制品就资金与技术的层面而言仍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意义,网络数据库产品的消费特点,提出了网络数据产品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最后提出用户自我保护措施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意义,网络数据库产品的消费特点,提出了网络数据产品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最后提出用户自我保护措施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盗版与反盗版的抗争,成了中国电子出版产业中的一道奇特的“风景”,国内电子出版市场不是正版企业的品牌的竞争,而是演变成众多正版企业联盟对抗盗版的壮烈局面。曾几何时,电子出版作为为国家创税,拉动市场内需的“朝阳产业”,却因肆无忌惮的盗版而“夕阳”般的沉寂。网络出版,进一步拓宽了电子出版市场;WTO在即,国际文化市场全面开放。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及盗版的推波助澜,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否面临灭顶之灾?泱泱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度是否成为文化的沙漠? 正版、盗版面面观 有人说:多数买过盗版的人,其实都知…  相似文献   

9.
打击盗版必须双管齐下,一是以法律的手段打击盗版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目的是“堵”;二是降低正版产品的价格,作用在“疏”。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数字版实行收费模式,作为报刊新闻网站改革的一个方向而备受关注,同时也在传媒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认可和鼓励者有之,称之为“内容供应商自信的表现”、是“报纸从要价到自我定价的转变,彰显主动的版权意识”,“为防止盗版侵权提供技术保障”,“为报业集团向内容提供商转型迈出了第一步”,是“有益的尝试”。不看好者有之,认为“网民已经习惯了免费阅读新闻信息,若能从其他渠道免费看到新闻,收费模式会造成用户流失,  相似文献   

11.
吴琛 《记者摇篮》2004,(4):43-43
弱势群体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新闻记者的新闻触角不能只投入到那些或是社会精英、或是行业英才,或是方方面面的杰出人物.应当把“弱势群体”作为报道的一个重要切人点。这也是记者不应推卸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从移动PC今年热销的走势可以看到,一个产品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不仅需要强势的炒作与价格优势,而且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那么,移动PC的用户群在哪里?据专业人士分析,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1.教育类行业用户。这类用户是行动最早的行业级用户之一。在国内厂商刚刚推出这款产品之际,就有厂商宣布与某某学校、某某大学达成了批量购买的协议。与一般行业用户不同的是,这类用户的资金相对紧张,应用环境又相对较差,因此很需要购买一些性价比高、优质实用的产品。由于“移动PC”产品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电脑课教师教学和机房的使…  相似文献   

13.
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很快发现:他们在以一个世界级的产能,玩一个区域性的市场。中国似乎已经容不下他们了,以前的粗放增长方式迅速走到了尽头。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并购来实现品牌、技术等方面的“跨越“,进而解决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的问题。然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面临一个悖论:由于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问题没有解决,中国企业缺乏真正的竞争力,并因此在海外并购中陷于被动。此外,并购虽然有时可以延长他们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但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进步的问题。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技术投入的基本条件,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摆脱对通过并购实现“惊险跨越”思维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图书市场的逆流──盗版透视朱胜龙在经济界曾流行一句话:“哪里有名牌产品,哪里就有假冒伪劣产品。”无独有偶。如今,图书市场也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书\商在金钱的驱动下,明目张胆地从事非法盗版活动。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明令禁止的八种非法出...  相似文献   

15.
盗版——已成为危害国家、社会、并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重大问题 盗版已经严重干扰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就像一条蛀虫侵蚀着我国的电子出版物、书籍出版等相关产业。在国家三令五申“打击盗版,支持正版”的环境下,盗版制品仍屡禁不止。 盗版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睛,并使之成为主要消费群体?针对目前大  相似文献   

16.
打击盗版的诉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但图书出版业的盗版现象至今仍然十分猖獗,极大地损害了出版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图书盗版越来越危及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为此,不少出版社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仍然收效甚微。面对许多图书批发市场上3—5折的盗版书的冲击,拥有专有出版权从事合法经营的出版社对此恨之入骨又对屡打屡盗、屡禁不止的盗版现状有些无可奈何。如何加大打击力度,有效地打击盗版,各家出版社都在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社会里,盗版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似乎很少有人没有接触过盗版。盗版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和阳碍行业发展的毒瘤。那些背着大包走街串巷的盗版游击队,那些被利益驱使的盗版商,还有那些贪图小利的盗版产品购买者,都是使这个毒瘤日益膨胀的绝对因素。对于电子出版物的光盘来说,“买盗版”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了,人们早就不习惯还有正版这一说。“买正版?笑话!”  相似文献   

18.
半月掇闻     
集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中央宣传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八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一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专项行动。这次专项治理是继中央宣传部等八部委组织“严厉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夏季行动”之后,又一次打击侵权盗版的重要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这次行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专项治理。这次行动的重点是打击各种形式的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特别是依法查处“三无网站”和情节严重、影…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广州信息港的网易大厦一楼,一个全新的游戏用户体验实验室迎来了它的第一次用户体验测试,这已是网易游戏为用户体验研究建立的第三个实验室。网游企业不断加大的用户研究投入也预示着网游行业“用户为王”时代的全面来临。  相似文献   

20.
一项创新的技术或发明创造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投入巨大的资源。但再好的技术或发明如果不能转化为产品,对社会、对企业就不会产生任何效益。方正正是靠着激光照排这项创新的技术起家,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以此改变了一个传统的行业,继而引发了其他上下游产业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科技成果产品化的典型代表。总结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经验,我们用王选院士多次阐述、高度概括的一个词“顶天立地”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