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地区的教育科研单位或科研课题负责人都热衷于心理测验工作。他们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同时我们也发现,各地区、各学校所使用的心理测验量表有很大差异,学生的心理档案也是五花八门。带着许多疑问,我们走访了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系主任方平教授。  相似文献   

2.
一、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心理测验(包括教育测验在内)测量到它所要测量的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在心理测验中尤为重要。在物理量或生理量之类的测量中,一般不会出现效度问题。例如,我们使用磅秤去测量个体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心理测验的本质特征的间接性、相对性、定量化、代表性入手,引申出心里测验潜在的四个基本问题:心理特质的测量方法问题;心理测量的行为组样问题;测量量表的单位问题;心理测验的误差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编制和使用心理测验的人员都谨慎对待,正确使用心理测验这一心理评估工具,才能使发挥出它应有的益处。  相似文献   

4.
●心理测量是一种间接性的测量。●应该迅速建立心理测量研究和管理的权威机构,迅速积聚各单位的力量规范心理测验的修订、编制和使用,对测验工具进行专业化的审核与鉴定,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资格认定。  相似文献   

5.
一、心理测验及其基本要求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作为测量心理的工具之一的心理测验,心理学家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关于心理测验的定义,也有多种界定。美国的心理和教育专家布朗认为,心理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工程。著名的心理测量专家安娜斯塔西认为,心理测验是一种对行为样本做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我国医学和心理测量专家龚耀先教授认为,心理测验是一种方法,是在标准的情况下去除个人行为来进行分析和描述。以上有关心理测验的论述虽不尽相同,但在这些定义中都包含着以下几个共同的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与客观性以及信度…  相似文献   

6.
心理测量亟须规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对心理测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对心理测量和测验的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心理测量范围广泛,测验量表种类很多。从应用角度来看涉及教育、医学以及人才测评等领域。其最主要的应用方面是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特殊教育的需要,医学临床诊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测评的需要。一个人的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作为成长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而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心理咨询,都离不开心理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优势方面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上海有2000多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的常规工作已被许…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心理测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一做法无论是对学校、学生,还是就业单位、人事部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较为常见的一些心理测验,对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心理测验的应用提出了质疑,并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谈心理测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对心理测验的使用中有很多问题,首先,心理测验本身还不完善.其次,在心理测验的编译上有不足之处.第三,在测验的选用上也存在着问题.最后,在心理测验结果的解释、评价和对心理测验的管理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交通类学校为基础,针对浙江省7所交通院校的中职和高职学校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808名学生,用新编《交通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了测查,着重检验该量表的结构与适用性.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后发现,中职和高职学校学生与普通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此问卷适合中职和高职学校学生.同时,对测验的项目进行了一些删减,经多次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形成了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并具有较高的信度的量表.修改后的《交通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可以作为建立职业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验的有效工具,在各个维度上建立心理健康水平的常模,也为职业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提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测验的配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其原因在于对心理测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本文从心理测验在心理建档、心理咨询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心理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锦华 《天中学刊》2001,16(4):83-85
心理测验是指经过测验编制程度完成标准化用以测量心理特性的工具,心理测验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有助于科学地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心理测验理论的薄弱、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发展问题、心理测验量表与评价标准问题以及心理测验的跨文化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使心理测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出现一定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测评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在具体的测验选择环节,存在测验的量程不合适、测验的参照过时、测验作答真实性难以保证等现实问题。针对学校心理测评中的不足,提出规范测评工具的选择流程,开发本土化、信息化测评工具,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等建议,以期为心理测评在学校中的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3.
张亮  王伟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211-212
任何测量都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第一步是编制测验,编制出一个好的测验,是实现心理测验科学性的基本前提.不同性质的心理测验,其编制方法有所不同,但不管编制测验的具体技术、过程和方法有多大差异,其基本程序都一致。总的说来,编制一个可供使用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验,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测验目的;2、制定编题计划;3、编辑测验项目;4、预测与项目分析5、合成测验;6、测验标准化:7、鉴定测验;8、编写测验说明书。下面分别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科学性对于心理健康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如对心理测量认识不清晰、测量工具方面的问题、主试的专业水平不足、测验过程的非标准化、被试的合作问题、普查时间以及对测验结果的判断,并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医师资格考试中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赵世明 《中国考试》2004,(10):23-26
教育和心理测量的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公平地了解测量对象的状况。测量学家们想方设法控制测量误差,来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测验偏差。测验中的大多数项目对于所有被试团体测量的是同一维度的心理特质,但在测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无关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可能会对不同的受试团体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在教育  相似文献   

16.
范雪芹 《天中学刊》2005,20(3):138-140
职业心理测量是一种建立在职业理论上的心理测量系统,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人格测验三部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职业心理测量现在已成为一种产业。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职业心理测量在我国经过曲折发展,现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向深层次、本土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典测量理论在心理和教育测量理论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现象学为方法,从实践应用角度对经典测验理论的应用现状和一些不足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指出当前测验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房树人测验(HTP)作为一种投射测验和绘画测验,可以揭示来访者深层次的潜意识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咨询师可以从整体印象、绘画的过程和画面的内容三个层次对房树人图画作出综合解释。房树人测验目前主要应用在一般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理危机干预及犯罪人员转化等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相对于传统的心理测验,房树人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存在诸多优势,后续的研究和应用需重点解决房树人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测验使用的普遍性问题、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和测验中无关因素的影响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经常需要对同一测量编制A、B卷.例如。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应付紧急情况或防止考生作弊等需要对同一测量编制A、B两种型式.在重要考试中。如高考,每门学科的考卷都要编制A、B卷。以防不测。在心理或教育研究中,为了计算测验的复本信度,毫无疑问也需要A、B两种型式;除了确定测验的信度外。出于其他原因也需要问卷的A、B两种型式。例如,在追踪研究或研究某种实验干预因素对测验成绩的影响方面.复本也十分有用。使用复本还可以减少辅导或欺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及有关背景 心理测验学的发展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历程。从一开始,心理测量就被实验心理学所运用。而“心理测量”这一概念最早作为专业术语提出来是始于1890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S·F·Galton)的《心理测验与测量》,心理测验学从单的一个性测量到智能测量、人格测量,以及各种能力才能的测量而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19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事业的高度发展,声学、心理学、生理学、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