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古代文献中"班白、斑白、颁白"是"须发半白"、"头发花白"之义,常用来借指老年人.班白、斑白、颁白,实同一词.此词的本字,历来多认为是"斑".根据段玉裁的观点,"(须卑)"为本字.考虑到使用的实际情况,把"斑"称为俗本字.  相似文献   

2.
老年的雅称     
谢富胜 《语文知识》2004,(11):16-16
斑白头发花白,谓年老。亦作“班白”“颁白”。杜甫《后出塞》:“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相似文献   

3.
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表中需要说明的个别问题,以注释方式附在表后A按捺———按纳按语———案语B百废俱兴———百废具兴百叶窗———百页窗斑白———班白、颁白斑驳———班驳孢子———胞子保镖———保镳保姆———保母、褓姆辈分———辈份本分———本份笔画———笔划毕恭毕敬———必恭必敬编者按———编者案扁豆———(豆)、豆、豆标志———标识鬓角———鬓脚秉承———禀承补丁———补、补钉C参与———参预惨淡———惨澹差池———差迟掺和———搀和①掺假———搀假掺杂———搀杂铲除———除徜…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3一日起试行) A按捺一按纳按语一案语 B百废俱兴一百废具兴百叶窗一百页窗斑白一班白、颁白斑驳一班驳抱子一胞子保镖一保镰保姆一保母、袱姆辈分一辈份本分一本份、笔画一笔划毕恭毕敬一必恭必敬编者按一编者案扁豆一篇豆、稀豆、愉豆标,态一标识鬓角一鬓脚秉承一察承补丁一补靳、补钉 C参与一参预惨淡一惨澹差池一差迟掺和一搀和掺假一搀假掺杂一搀杂铲除一缝{}除徜徉一倘佯车厢一车箱彻底一澈底沉思一沈思称心一趁心成分一成份澄澈一澄彻侈靡一侈糜筹划一筹画筹码一筹马踌躇一踌橱出谋划策一出谋画策喘吁吁一喘嘘嘘瓷器一磁…  相似文献   

5.
本探讨古代汉语中的指代性副词“相”、“见”的几种用法特点和“所”字的多种词。性,用法以及特别指示代词和动词,介词组成的词组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对字、词反复推敲对字、词反复修改、锤炼,是修改文章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文章写完后要通篇浏览一遍,力求消灭错别字。其次,对一些模糊不清、拿捏不准以及比较生疏的字、词,要借助工具书,弄明白它的意思,否则,往往会辞不达意,甚至会闹出笑话来。例如,一位同学在《记一次有意义的运动》这篇文章中写道:“劳动结果了,我们像凯旋而归的战士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在回家的路上。”这里的“凯旋而归”用得就不好,“凯旋”即“战胜归来”的意思,因而,“而归”两字就是画蛇添足了。再次,看遣词造句是否恰当贴切。一位同学作文…  相似文献   

7.
关于义务教材(人教版)中年级的字、词、句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王贺玲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字、词、句的训练应该贯穿小学阶段的始终。如果说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学词、学句的话,在中年级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大纲”规定小...  相似文献   

8.
《马氏文通》把“犹、若、如”归为同动字、状字、断词等不同的字类。所有语法学者都批评《文通》的“状字”论,认为“犹、若、如”是动词。实际上按《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犹、若、如’’应归为状字,归为同动字可以说是《文通》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方言词本字隐晦难考,许多闽南方言古语词在辞书中常不得其字。如“飵”、“嫷”、“谲”、“皁”、“揞”、“幐”、“恬”等七个词的本字便常被误用,而这七个词在扬雄的《方言》中均有记载。利用《方言》对这些词进行考辨,求其本字,往往可以发现一些词语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亦声”和“读若”是《说解字》的两个条例,用“亦声”标音的会意字可叫做“亦声字”。则甲读若乙,则可把甲称为原字,乙称为读若字。本对11组原字是亦声字的“读若”进行了,信为:许慎作“读若”的主要意图虽然是标明字的读音,但是通过“读若”却揭示了古汉语的音变现象,展示了经传用字的实际情况,并且还体现了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联。  相似文献   

11.
论通假     
通假,指古代文献中音同音近的文字替代,是个训诂学概念。南北朝以后,训诂学家已开始采用“通”、“通用”一类新名,注意将训诂中的通假与文字学讲的假借相区分。通假字的范围,除“本有其字”的那部分假借字外,还应包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通用字以及古籍中的所谓“别字”。“本字”就是本来已有的字,“本”并非指“制字之本意”。通假字所借用的词义,可能是被借字的本义,也可能是其引申义,有时甚至是被借字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12.
《马氏文通》的“实字假借”包含名字假借、动字假借、用如静字与状字假借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解为字的本用、一字多词、词的兼类、词的转类和词类活用。从指称与陈述互转看,名字假借多数都是自指。少数是转指;动字假借中自胨与词类活用相当,少数是转陈;转指、转陈与真正的字类假借性质相符;用如静字应当取消;状字假借中,部分属实词虚化,其他属本用。因此,《马氏文通》字类假借内容芜杂,造成了词类问题上的混乱,它与后来的词类活用在内容与性质上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假借的转折与回归萧甫春假借是六书之一。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其实就是“同音代替”,语言中有这个词,但没有书写这个词的字,不是依词造字,而是借用一个已有的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这种方法叫假借.孙诒让说:“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  相似文献   

14.
“词”与“辞”辨析刘金山词和辞是同音异形容易混淆的两个字。词,从言,司声,形声字。本指有声有义的词语,现常用为:①语言,如演说词,义正词严;②一种韵文,又称长短句,如宋词、词人;③在句子里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名词、动词。辞,简化字,本是诉讼...  相似文献   

15.
鼎、鬲、釜、镬、锅的演变递嬗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鼎、鬲、釜、镬、锅等词皆为汉词中的烹饪炊具,古时读音相近,但并非皆为同源词,而是既有声转相通的同词关系,又有古今词语的更替关系。“锅”原指车缸、而今指烹饪炊具的“锅”原写作“ ”,汉时铁器使用普遍,铁釜和铁镬渐取代铜或陶制的鼎和鬲,晋时“锅”用以借为“ ”,据佛经音义所载,至迟在南北朝时,“锅”已可用来指炊器,唐时“锅”已有取“ ”而代之的趋势。鬲为古代南方言,镬亦为古方言,今方言中闽方言区和赣方言区用“鼎”,粤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广东)用“镬”,西南官自豪感、客家方言和粤方言也用“煲”,北方方言用“锅”,也有些地区“鼎”与“锅”或“镬”与“锅”并用,从方言对炊具的称呼亦可看到鼎、鬲、釜、镬、锅等词古今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A按捺———按纳ànnà按语———案语ànyǔB百废俱兴———百废具兴bǎifèi-jùxīng百叶窗———百页窗bǎiyèchuāng斑白———班白、颁白bānbái斑驳———班驳bānbó孢子———胞子bāozǐ保镖———保镳bǎobiāo保姆———保母、褓姆bǎomǔ辈分———辈份bèifèn本分———本份běnfèn笔画———笔划bǐhuà毕恭毕敬———必恭必敬bìgōng-bìjìng编者按———编者案biānzhě’àn扁豆———豆、諬豆、豆biǎndòu标志———标识biāozhì鬓角———鬓脚bìnjiǎo秉承———禀承bǐngchéng补丁———补莂、补钉bǔding…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强,用语严谨、准确的科学。因此,数学命题中的每一字、词都有它特别确定的含义,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中的字、词意义教学,做到“咬文嚼字”、“逐字推敲”,让学生把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弄清、想透,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意命题中相近词的含义,如:“正整数”与“自然  相似文献   

18.
本以《敦煌愿集》所收材料为对象,用统计法定量分析了“並”、“并”、“併”三字的使用情况,得出结论:“并”、“并”义别,“並”主要是“并列”义,“并”主要是“并且”义;“併”则可通“並”、“屏”、“病”、“秉”等字。这对敦煌写本的整理,以及传世献的校勘、《汉语大字典》的修订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先秦典籍中 ,“天、帝、王、后”是一组表示君主名号的词。《尔雅·释诂》 :“天、帝、王、后 ,君也”。君是君主 ,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一般以为 ,《释诂》篇都解释字 (词 )的本义。那么 ,君是“天、帝、王、后”的本义吗 ?它们是如何用来表示君主的呢 ?天 :在甲骨文中主要有 ,这样几种形态 ,字形象一个站立的人形而特别突出人的头 ,因此我们认为天的本义是人的头 ,按许慎“六书”分析 ,该字应属于指事字。《说文解字》 :“天 ,颠也 ,至高无上 ,从一大”。许慎释天 ,他只看到秦汉时期的小篆字形 ,天作 ,而没有看到早期的甲…  相似文献   

20.
词的平仄句式、拗句、衬逗和对仗余怀亭一、词的平仄句式和拗句词的平仄句式与诗的平仄句式颇多相似,词句最短的为一字句,最长的为十一字句。(一)一字句一字句词调只有《十六字令》一调。如蔡伸的《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蝉娟。”上词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