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发,通过市场调研,拜访企业专家,结合信息技术系软件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介绍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高职高专软件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软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软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摸索出一套适合本院的软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以此为依据制定出软件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程表。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传统培养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需求导向,能力核心,理实一体,工学融合"为理念,在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力培养与软件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软件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开发过程对接、孵化项目与产业市场对接的"四对接"应用型本科软件类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校企融合的支持平台、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质量保障体系四项建设保障举措。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为例,阐述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过程。采用了"大专业、小模块、多方向"的模块式方法进行构建。实施过程中,对各门课程安排进程序列化。专业课程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利用校企合作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来组织实施。以案例为驱动,以模块进行分解,以实训提升能力的方法设计出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本文分析了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几方面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培养适合软件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人才,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工程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沈茜  孙伟 《时代教育》2012,(21):41+48
软件服务外包是苏州市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软件"蓝领"人才的紧缺对于在苏高职院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结合省示范建设要求,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探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项目导向,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外包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以行业对人才的技能水平、应用能力需求为本位,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将一个企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所必备的各种功能及与现实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相结合,对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新划分,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认养培养质量的好坏。本文以康复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国际康复与国内康复治疗师职业资格标准为参考标准,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四模块五方向"的康复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颜晓芳 《高教论坛》2014,(10):114-117
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培养合格幼儿英语教师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剖析社会对幼儿英语教师的核心素质要求以及高专类院校本身的校情和学生的学情,建议放弃过去不切合实际的以"英语为本"和"双轨并进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确立"学前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引入行业标准,引入企业的具体产品,以企业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服务企业发展,企业促进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自身精湛的专业技能,实现"入学即入厂"、"毕业即就业"的零过渡,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最终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和社会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以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高等职业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食品生产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明确了中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中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适合软件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改革。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结合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的建设实践.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1+X证书制度下探索相生相长、互融互通的书证融通发展模式是1+X证书试点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重构为例,运用书证融通理念,通过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构建,将证书相关标准、规范、内容融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Web前端开发试点专业通过对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评估,以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基础和当前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构,持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从“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岗位技能考核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的角度,探讨“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的课程体系搭建问题,即实现“以考证促专业建设,以考证提教学质量”。并指出了如何实现最优化的考证考核方式,对已实现“双证书制”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产、学、创"与教师"产、教、研"的现状与原因,也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专业技能进行了分析,发现专业工程实践能力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专业职业技能点,并通过多年来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证明,以专业工程实践技能为对接点,以产业驱动为对接模式,通过专业课程体系企业化、课程标准化、学习内容项目化、企业实习常态化以及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过程化等途径,可有效地满足软件工程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产、学、创"与教师"产、教、研"能力对接。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一致,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托自己原有的专业特长,对于专业方向课程,很多高校则越来越倾向应用。但是,在这个逐渐完善的课程体系中,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价值维度,去关注文化产业实践和理论中那些更加基本的问题。因此,从文化产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共同构建文化产业课程体系的价值维度,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是促进文化产业理论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专业学科范式逐步成熟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院电气工程专业在构建专业实验独立设课课程体系上的研究与实践,总结近几年来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特点和效果,认为专业实验独立设课的改革是必要的;专业实验独立设课改革的关键是整合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适应我国区域性电力工业建设发展需要、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熟悉地方电力工业特色、具备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力行业职业需求,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从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三个方面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新疆电力行业现状和开设相关专业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提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就业行业和数量为分析背景,随机选取国内1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2009—2010年1500名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从事行业的统计描述,得出该专业的就业分布特征;进一步的,以各行业对统计学的需求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基础,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设计了综合理论教学和软件应用的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健康大数据是与行业、企业结合度很高的新兴产业,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直接决定该专业办学的成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积极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健康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成教生专业能力学习需求与现行人才培养脱节的现状,确立根据行业、产业、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实现成教人才由"知识型"培养模式向"能力型"培养模式的转换与提升。根据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构建"基本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兼顾"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提出运用"治理"理论和管理学方法构建成教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