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动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及化学作用,对于饲养家禽家畜,特别是对挽救濒危物种,具有现实的意义。动物体内大多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并且参与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这种化学作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协调生理活动,增强机体活力和适应自然灾变的能力,提  相似文献   

2.
美国纽约奥尔巴尼医疗中心的马克·斯科特博士和约翰·伊顿博士在美国儿科研究会年会上报告说,将血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用化学物质掩盖起来,就可以避免一种血型的血液对其他血型的血液产生过敏反应,这样处理过的血液实际上就成了通用型血液。  相似文献   

3.
正灰尘太多,不仅会让人打喷嚏,还会让人变胖。之前就有研究表明,室内的灰尘混合了皮屑、花粉和小颗粒等,还有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体内激素变化。不久前,科学家试图观测这些化学物质是否会诱发脂肪前体细胞转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换句话说,是不是会让人变胖。科学家测验了这些化学物质样品的  相似文献   

4.
马冬梅 《世界发明》2003,26(4):38-38
美国科学家称,发现了三种可预测人类寿命的东西,并认为一个人的寿命与其体温和另外两种在血流中流动的化学物质有关。研究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1958年起跟踪约1500人的个案,希望找出长寿的奥秘。他们的研究包括人体的体温,以及他们血液中的两种天然化学物-胰岛素和一种叫脱氢异雄固酮  相似文献   

5.
科普连连看     
<正>头发知道身体所有秘密头发不仅含有人体DNA信息,同时还记录了身体其他方面的信息,即使当营养及代谢物在体内已经消除时,这些信息还会存在。此外,一些药物、化学物质可能并不全是来自头发毛囊,也可通过血液、皮肤、空气、粉尘进入头发。因此,通过毛发能了解详细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商业秘密在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关商业秘密的技术贸易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吴国隆 《金秋科苑》2013,(4):115-115
癌症病因中,饮食因素约占70~75%。营养科学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科学饮食可防癌。不科学的饮食方式使体内吸收过量致癌化学物质,可诱发癌症。因此,应做到如下六要诀: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9,(3):43-43
研究人员已经将沙漠蝗虫的彻底转变(即从无害,独处的昆虫转变为群居型、集结成群的昆虫)与脑中的常见化学物质5-羟色胺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发现阐明了这些沙漠蝗虫体内的从互相嫌避到彼此吸引的一种机制.而且可能会开启控制这种对经济具有毁灭性打击的害虫的新方法之门。Michael Anstey及其同事对沙漠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了检测.与此同时.他们对处于独处状态和群居状态的蝗虫进行了相关的刺激。  相似文献   

9.
韩玲玲 《青海科技》2003,10(2):58-59
锻炼对你的肌体有益,你可能还不清楚锻炼对你的精神系统同样有益。研究表明有规律的锻炼释放一种精神和情绪方面的能量。它可以改善你的情绪、增强你的自尊,给你自信和勇气去处理生活道路上所面临的一切,同时增强你大脑的功能。———你体内的药箱当你进行体育活动时你的身体释放一种称为内啡呔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是你身体特有的天然止痛剂和压力削减剂。它们能减轻你的焦虑和压抑情绪并产生一种由于锻炼得到的情绪高涨精神焕发的感觉。只要从事一种运动你体内的药箱就能释放出一种体内特有的天然抗抑郁的化学物质,比如:用于神经系统的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研究表明 ,产生男女之间吸引力的物质大多数是一种类似氨基丙苯的化学物质 ,如苯乙胺、多马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其中特别是苯乙胺。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两性之间的眼神传递、肌肤触摸等产生 ,从大脑开始 ,沿着神经传导进入血液 ,进而使皮肤潮红、身体发热 ,甚至出汗、心情激动亢奋 ,促使热恋中的男女双双坠落“情网”,难以自拔。科学家们还发现 ,人体的苯乙胺等化学物质不能永久存在 ,人们经过恋爱初婚的激情后 ,大约在四年左右 ,苯乙胺等化学物质便开始逐步减少 ,直至消失。按理说 ,这会引起夫妻感情逐渐淡薄 ,但是 ,事实上 ,绝大…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一个研究团队通过筛选超过10万种已知的化学物质,成功发现了能够恢复小鼠体内端粒长度的小分子,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能够防止基因DNA密码的"磨损",在生物健康和衰老进程中至关重要。但在细胞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中约有1/10的人患有各种各样的胃病,胃病是体内脏器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胃病问题也较多地凸显出来。作为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疾病,胃病正越来越多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1,(14):14-14
英国一项研究称,如果人们在有心脏病症状时表现出严重的害怕情绪,可能会使血液中一些易引起发炎的化学物质含量升高,从而加重心脏病风险。研究人员调查分析了200多名病人的情况,他们都有一定的心痛和心律不齐的症状,其中约20%的人非常担忧病情会恶化。  相似文献   

14.
郑久平  冉光和 《软科学》2011,25(5):96-98,107
通过对我国省际1978~2007年资本有机构成进行测算。利用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有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前期,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在中期,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将产生减缓经济增长的作用;总体上,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将减缓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因此,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生产方式应运而生。随着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人们都有希望消费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迭创新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其价格持续走高必然会对各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有关国际组织估计,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就会使通货膨胀上升0.5个百分点,使经济增长降低0.25个百分点。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中国,无疑会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文章从国际油价高涨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防范对策几方面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强 《情报科学》2001,19(7):698-701,714
本文探讨了信息经济学和知识经济的有关问题,指出在当前“知识经济热”中的我们容易陷入的误区,对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大脑细胞和神经组织对活性因子转化作用的化学物质DNA复制和磷化信息激活酶活化细胞各种结构的变化,涉及体内的密切联系。人到35岁左右开始呈现体内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DNA细胞的数量。为了进一步探索延缓衰老逆转生化反应机理,通过人体物质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皮肤,自身修复完  相似文献   

19.
科学问答     
蚊子吸人血时为什么还要让人感到痒呢,这样不就大大增加了它们被发现的风险了吗?其实让你感到痒的并不是蚊子本身,而是你体内的免疫反应。当蚊子将口器刺入你的皮肤后,它会将唾液注入你的血液。它的唾液里含有抗凝血因子,防止血液凝固,同时也含有一些麻醉剂,所以你才不会觉得疼。正是这些化学物质,吸引了免疫细胞中的白细胞聚集到此处,并且分泌一些蛋白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这样,在蚊子叮咬的地方就会出现皮肤红肿的发QA  相似文献   

20.
英国科学家发现,大豆、啤酒、杀虫剂和涂料中的普通仿荷尔蒙化学物质,会直接损害男性的授精能力。科学家获得的初步证据表明,一系列高浓度生态雌性激素可能仿真女性的荷尔蒙功能,干扰进入女性体内之精子与卵子相结合的过程。试验显示,精子只要接触到极少量这类化学物质,就会太早消耗能量,结果失去穿破卵子外层薄膜的能力。科学家相信,这一初步发现有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