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倪振霞 《文教资料》2005,(1):118-119
新课程标准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抓住基本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一、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树立“四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教材,抓住基本环节,巩固基础练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目标”意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一年级的课文《鹅》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古诗,他们对古诗的语言尚不熟悉,很难通过语言领略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面。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设计。碧波荡漾,杨柳翩翩,几只白鹅在池水中不时…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教师对科学课课前准备不够重视,准备不足,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在铃响之前,教师到底该做些什么呢?下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视导,谈一谈科学课教师在上课之前该做好哪些工作。一、要深入钻研教材,备好课。常言说:“有备而无患”。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了课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对于备课,我们常说要“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材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找出难点,对难点要有突破的措施,变难为易。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知识的储备。小学科学课知识点虽然浅显,…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 一、全面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师生双方的准备。1.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备教案、备教具。备教案指的是教师深钻教材,深入学生,根据教学《大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新课改下要把握好课堂,运用好教学语言,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外,我认为首先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也就是要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备过程、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赖福章 《甘肃教育》2014,(22):121-121
正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力求达到高效,使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进步并发展。一、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备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准备充分、设计到位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设计的课程要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我教授"鱼跃前滚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首先,分析教材。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下初中三年制新授教材的重要内容,要求在小学教材中各式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前准备要充分备好课对提高科学课效率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备好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知道教学的重难点,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其次要备学生,要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明白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何处。再次是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信息储备,二是相关知识准备,三是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8.
重视课前备课 深化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堂好的数学课,得益于老师课前大量的准备、组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备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备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在备课中不能沉浸在个人的想象世界,而是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备学生、备教法。除了把握教学重难点,适当取舍教材内容外,更要结合实际让教材这个例子和学生这个实际有机融合,充分预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  相似文献   

10.
闫丽华 《教师》2012,(36):97-97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前提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做好课前教学设计的准备,高效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应该是以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为起点的,三维教学目标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起着调控的作用,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因此构建高效课堂,要使历史"三维目标"协调发展。所以精心备高中历史教材、备高中历史课程资源,了解学生,根据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原有知识和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与方法:即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教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仅就改革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功夫要下在备课上改进历史教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如何 ,课前备课非常重要。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多方面的 ,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备学生 ,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 ;二备目标 ,即明确教学目标 ;三备教材 ,即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四备教法 ,即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课型…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应该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一直以来,我坚持认真把握备课环节,精心设计教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发现按部就班的依照预先设计的教案上课未必能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应该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直以来,我坚持认真把握备课环节,精心设计教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发现按部就班的依照预先设计的教案上课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根据课程目标对正式课程进行领悟和把握,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具体化,具体可细化为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前三者历来被教师们重视,但长期以来备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案例】某教师借班执教评优课《有余数的除法》。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是否通过  相似文献   

15.
安素敏 《河北教育》2007,(10):43-43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学具,在课堂上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丁利秀  米丽娟 《现代教育》2011,(Z3):125-126
一、注重课前准备1.备教材。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这一节课应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达到如何程度。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练习。知识目标不但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基础有效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基础,为此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①弄清新课程精神,做到胸怀全局,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②备教材的指导思想、知识内容、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纵向关系及广度深度,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③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  相似文献   

18.
课前充分准备 一、认真编写课日授课计划——备课 备课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全部教学准备工作的最后的阶段。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实习课的备课比普通课的备课要求更高,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还要做好物质技术准备。 备教材: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题授课计划,明确课题的目的、要求,掌握好教学基本内容。认真  相似文献   

19.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与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教学效率密切相关。高中物理教学实效的提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应在课前准备,课堂指导和课后拓展三方面下工夫。一、课前充分准备1.备教材。教师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先思考本节教学内容在本章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节内容与已学知识、将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然后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培养思维方法和能力的重点内  相似文献   

20.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