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海啸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场灾难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我们又将如何面对?《金融海啸与我何干》一书回答了这些疑问。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无形资产,美国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全球5根脐带的输血,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根。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2.
令西方经济风云突变的美国金融危机也许正在孕育中国的机遇。 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第一次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成了谈论金融危机的好机会。来自世界各国的金融人物齐聚于此,探讨这一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事件。  相似文献   

3.
尤成勇 《传媒》2014,(7):67-68
正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金融改革成为代表、委员热议和媒体高频率报道的话题之一。这场新一轮的中国金融改革,以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在温州市设立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发端,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泉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相继获批,再到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金融改革扩延至全国,一举一动均  相似文献   

4.
国际     
次贷将致全球经济损失近万亿美元据《上海证券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8日发布了半年一度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预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评估结果,比此前所有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所公开发表的预期都  相似文献   

5.
道琼斯公司是美国名的经济新闻社,财经新闻报道方面成就显赫。作为对世界经济和金融报道有影响的新闻、信息公司,它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和最成功的实时财经新闻供应商,所提供的财经新闻信息对世界经济和金融报道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没有办法,一场从大洋彼岸刮起的金融风暴还是来了。它几乎波及了全球经济的各个角落,大到世界顶级的金融巨头,远至挪威偏僻的小岛,而且还在不断地吞噬着新的领地。受这场金融风暴的影响,在中国,2008年,一个原本披上财富梦幻色彩的年度,正在现实中一步步演变成中国人财产性收入的磨难  相似文献   

7.
迪拜危机的丰富性并没有完全被理解。或把其看作是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动荡的续曲,或将这场沙丘上的繁华看作是新的房地产泡沫危害论的窠臼,或是将其看作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幻城”败象原因——但它们都是泛泛而论的浅见,并没有将经济嵌于政治图卷的长远眼光。  相似文献   

8.
邓凯 《新闻传播》2010,(7):37-37
随着美国投行雷曼兄弟的轰然倒闭,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开来。在世界各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刻.大众媒体也对这场金融海啸保持着持续的关注。金融危机既是对各国经济主体的严峻挑战,也是对大众媒体布置下的一道考题。作为接近性最强的地方级电视台,如何有效做好相应的经济新闻报道,成为当前必须正视且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非凡的一年。全球金融海啸,股市大跌,房市冷清,各国央行被迫联手降息救市,让人深深体验经济萧条。而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作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12月初举行的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一向是美国给中国上市场经济课的局势发生了变化。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埃斯沃·普拉萨德表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结果是:在金融或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美国不再占据给中国上课的高地。”  相似文献   

10.
胡蓉 《视听纵横》2009,(3):100-101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中国将如何打好这场金融保卫战?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涉及哪些行业领域?这些话题都需要作为专业财经媒体的代言人口口财经节目主持人来进行诠释。但并非所有财经类节目主持人都能够担当起此项重任。在金融危机情势下,也引发了财经类节目主持人能力之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如果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无法避免的话,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场战争结束后,世界石油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形势?对中国的经济、战略以及东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战前、战中、战后,中国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与行动?”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人来说,GDP总量则未必那么重要,老百姓自己的生活质量才是最值得关心的事。中国的日子要自己好好过,而不是过给别人看。所以,当今的中国人,应该避免被"老大"心态所误导。这样才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21世纪谁主沉浮?这一直是被全球媒体热炒的话题。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则占据了这一话题的中心地位。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否将主宰世界?中美能否在这场大国崛起的博弈中避免冲突?中国究竟是在被"唱低",还是在被"捧杀"?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所有这一切,不仅仅基于对中国发展的展望,对美国的估价也同样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08,(11):66-66
一是把握中国经济形势的两个关键认识。美国华尔街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直接看主要是其金融产品的估值变化导致我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品价格缩水;间接看主要是美国此次出现的金融压力导致本国及多国经济减速、消费缩减,进而使我国对美欧贸易出现下滑。间接影响的效果明显大于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最近,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经营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乃至人们心理剧烈动荡.中国贸易及金融投资已与世界具有较大关联度,这使得我们在大洋彼岸也感受到华尔街破产狂潮的巨大冲击.中国经济在困难的环境中已经前行了大半年,下一步还会遇到哪些风浪?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8,(8):5
据《上海证券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8日发布了半年一度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预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评估结果,比此前所有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所公开发表的预期都更为悲观。报告警告说,全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出现严重资本和信心危机的风险。报告建议,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中,支持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是重点,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几周,我们生活的这个这个世界着实不消停,仅从经济的视角看,就大事不少,热点不断-- 美国金融业形势风云突变,雷曼兄弟破产、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低价并购、美联储出手拯救美国国际集团……各国与之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业也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形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的生命线。我国银行信息化现在怎样?将来怎样?不仅银行界关心.IT企业也关心。应读者要求,特刊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权威之作,扩大视野,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8.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报道已成为世界经济新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目前,国际经济和金融局势虽然不能过分悲观,但也不容盲目乐观。如何看待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它将会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金融体制带来何种影响?这些问题不仅有待于政府和经济界人士冷静观察、探索,也需要新闻工作者从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规律和答案。  相似文献   

19.
李佩璇  赵新凯 《大观周刊》2012,(46):11-11,6
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相继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我国可以在借鉴美国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项迪 《东南传播》2012,(1):68-70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电视文化产业是由"两种经济"系统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金融经济系统和文化经济系统。由于我们一度忽视了纪录片产业的金融经济系统,以至于形成了纪录片产业美学热、市场冷的局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深,现在有一批纪录片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陆续走上了市场化的探索道路,但我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却还是不容乐观。笔者拟用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理论来解读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试着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