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会被不负责任的教育者所抛弃.这些学生就是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常被人们称为"差生、后进生、学困生"等.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那么,对于后进生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爱,用满腔的爱抚慰他们脆弱而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教师只有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3.
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常被人们称为后进生。如果说优秀生是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我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体会,着重从对后进生要多一份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多和家长沟通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李晓云 《甘肃教育》2013,(23):19-19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因为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雨中飘摇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这阳光,这雨露,便是教师给予的爱。教师只有当他全向身心地爱着学生的时候,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身边,爱得越深、越无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能取得良好得效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让他们沐浴更灿烂的阳光,滋润更纯洁的雨露。  相似文献   

6.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后进生"的教育,除了讲明道理、矫正习惯、优化心理素质之外,促使其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爱给予每一位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就像多病的孩子,更需要爱的雨露滋润,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和困难,给予后进生应有的爱、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7.
郝文红 《教育艺术》2008,(12):56-56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这表明教师只有当他真心真意地爱着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由于不同的人在兴趣、爱好、能力、品德、知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导致后进生的形成.后进生问题是教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实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给后进生应有的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早日绽放枝头.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奏好"威、逼、利、诱"四步曲,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各个班级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后进生",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克服偏见,给这些"特殊"的学生更多关怀,给他们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哲人说过:"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因此,对"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对占小学生总数相当一部分的后进生,不应该嫌弃、忽视、冷漠,相反,更多的应该是喜爱、重视、关注.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要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跟踪、探索研究后进生转化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我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师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每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无时不在涌成潮汐,弹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后进生,这些后进生如同大树下的小草,往往得不到阳光的普照。如何能让那些大树下的小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投入更多关注,为他们铺设好进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不同的人在兴趣、爱好、能力、品德、知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导致后进生的形成。后进生问题是教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实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给后进生应有的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3.
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学习科目的增多,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出现下滑,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成为了班级里的后进生。后进生是指道德素质落后或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消极,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培养,就会对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提升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找到在班级中的归属感。立足于初中后进生的教育,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分析,提出后进生教育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学习科目的增多,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出现下滑,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成为了班级里的后进生。后进生是指道德素质落后或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消极,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培养,就会对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提升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找到在班级中的归属感。立足于初中后进生的教育,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分析,提出后进生教育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后进生"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对于他们,我们要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做人的尊严。对他们一定要施以爱,要克服偏见,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即"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就像农民对弱  相似文献   

16.
如何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学得好、行得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艰巨的任务。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谈谈我个人的见解。一、作为班主任应该给后进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照顾大多数后进生很自卑,有"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17.
1.用爱心关怀学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我从不把"后进生"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我对班里的"后进生"逐一进行分析,了解每位"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母亲般的爱;对农村的一些贫困生,不仅帮助他们补习英语基础知识,还更多地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  相似文献   

18.
所谓后进生,是指班级中极少数在学习、生活、守纪和品行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较差、表现不好,或成绩较差,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学生。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后进生现象"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初中阶段的"数学后进生现象"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我从数学后进生的实际出发,着重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从根本上弄清其成因。然后"对症下药",适当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对策,促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极大地调动了数学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改变他们学习数学的习惯,促使他们"脱贫致富",走出数学后进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姚和丰 《考试周刊》2009,(37):211-211
后进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帮助和赏识。当我们换一种角度对待周围的后进生时,收获的也许就是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