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今社会要求信息透明化的环境下,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管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需将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作为突破点,向公众展示档案信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档案网站的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档案馆搬到网上予以展示,也不是将资料通过电子形式进行简单的复制和重现,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开辟的一个全新的服务空间,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档案信息网站概述1.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的目的。根据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档案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已是发展之必然.但是,由于人们对档案信息的滞后性认识有偏颇,客观上制约了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本人就档案信息滞后性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阐释了档案用户与档案信息资源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档案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档案用户在档案信息的查找和利用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档案机构提供的档案资源,而是档案用户主动、有目的地分析、评价、选择、接受和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缘起于档案用户的档案需求,并且这一过程受到档案用户方面的档案意识、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彭坚 《档案管理》2006,(3):61-61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研究、加工、输出档案信息,主动向社会各方面利用提供科学、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编研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编研工作的管理手段及编研材料的种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已成为编研工作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一、科技档案信息商品化 档案的商品性问题经过档案学界激烈的争论,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即档案不是商品,但档案信息可以商品化成为商品.因而"档案商品化"实是"档案信息商品化",因为在"档案商品化"的过程中,并不是档案自身进入交换市场,而是档案所含的信息."档案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交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是商品,档案作为信息和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它的某些复制品和依据档案而加工形成的信息、技术成果等,则是可以进入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进行转让的."[1]"转让、出售的是部分档案信息(例如,转让档案信息的复印件、缩微件、光盘记录件),而不是档案(包括档案信息的原始载体)本身.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对于档案信息的利用活动普及与常态化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得到各级领导与基层档案信息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然而,在相当多的基层单位,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深、广度仍然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不适应状况,使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利用工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同步,就必须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公众对信息需求的程度也在日益增加。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资源,加快其建设进程.有效整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档案部门要加大档案信息服务的力度.以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为目标,全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高校档案记录了高校发展的历程,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据,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档案服务的领域也向着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方向发展,为教育服务,为社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或个人提供一般性咨询服务的功能愈来愈突出。但是,从目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来看,更多地倾向于校内服务,而忽视了其社会服务功能,导致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供应"与"需求"方面的脱节,这种长期  相似文献   

9.
1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1.1面向需求原则. 档案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档案资源建设要搞清利用者的需求,把利用价值高的档案收集进馆,目的明确,充实、整合和开发已有档案资源.需求分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现实需求是目前一个时间段内比较集中的需求,表现为短时间内利用频率高,以后利用较少,档案馆在资源建设上,可以把资源建设的重点聚焦在当前一些重大事件相关的档案、当前阶段性科技成果有关的档案上.潜在需求体现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内容上,主要是一些有关社会重大政治或经济史实、涉及传统文化积淀、与影响较大的名人相关的档案等.1.2渐进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个历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到档案工作中去,重在收集环节.  相似文献   

10.
档案利用社会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利用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信息环境有机地结合,立足社会的历史变迁,面向社会信息、知识的实际需求,调整工作机制与优化工作方式,最大程度地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服务、增值,在满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团体档案利用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档案部门在利用档案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档案利用需求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士对档案信息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广,呼声越来越大。为适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利用就变成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家档案局正是清醒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全国发出学习安徽省和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经验和深圳市档案资源整合的经验。笔者认为,安徽经验和深圳经验的精髓,就是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使信息资源建设的触角由历史向现实延伸、由单一的机关纸质档案向多种类型、多载体档案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和行业收集、征集档案资源,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注入新成分、新要素,逐步形成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和机关档案室为基础、自治组织和私有档案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区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使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得到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档案编研工作是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档案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整序、综合和传播,向社会提供全面、便捷地服务,满足社会对档案原生性信息资源的需求。而目前档案编研工作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档案意识逐渐增强,利用档案解决工作生活中问题的需求也急剧增长,这使得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由一般的接待利用向着广泛、系统、多形式开发传递档案信息的方向转变。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有:一是利用者要求查阅的档案数量大,来馆利用档案的人员多;二是利用者要求查阅的档案范围广、跨度大、时间急;三是利用者要求高,不仅要求档案部门全面、系统地提供档案信息,还要求提供“半成品”,即提供经过加工的档案素材。因此,档案部门应顺应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新形势,采取档案利用服务新举措,满足档案服务利用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社会,档案部门不再是单纯的档案实体管理部门和封闭的信息藏储地,而是积极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机构。而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是档案信  相似文献   

15.
论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坚 《北京档案》2006,(3):26-28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研究、加工、输出档案信息,主动地向社会各方面的广大利用者提供科学、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这一工作对于档案的开发与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编研工作的成果--编研材料,浓缩了档案信息精华,使得利用者只需阅读档案参考资料,就能获得某一方面系统的档案信息,而不必翻阅大量的分散的档案材料,满足了一定的利用需要.根据"需要--追求--满足--强化"的心理学原理,人们普遍有着求知、求美、求新、温故和消遣的需要,存在着根源感、荣誉感、身份感和对个人、集体记忆的情感寄托.随着社会休闲日增,人们对编研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编研工作的管理手段及编研材料的种类、质量、利用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成为编研工作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需求的趋势是:档案信息需求的全方位与综合化、档案信息需求的开放化与社会化、档案信息需求的电子化与网络化、档案信息需求的集成化与高效化. 社会的需求促使档案馆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档案信息增值型、档案信息产业化、档案信息服务化、精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的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姝 《北京档案》2001,(1):32-32
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服务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项全新的服务行业.伴随着互联网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普及,信息服务逐渐从初级服务向专业化方向演化.而档案部门信息服务的传统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利用者的开放化的信息需求,也远远落后于社会信息化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应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服务是档案信息传递的发展方向.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就海淀区而言,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服务是海淀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档案服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档案认识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档案服务在档案工作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被触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决定了档案服务不能沿袭原有的服务模式,而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迅猛,档案部门在利用档案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我国的档案利用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认真分析新形势下档案利用面临的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策略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迫切需求,具有时代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20.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对档案自身管理行为现代化的要求,"信息化"不是使档案部门富有现代气息,而是建设一种新型的更加适应广大用户需求的新型服务关系。通过数字化,逐步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从封闭的、以档案实体管理为主的档案管理方式向开放的、以信息管理数字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