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校歌的旋律响起,心下便油然而生一种复杂的情愫。小时候,对清华的印象来源于书架上众多印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字样的天书——完全看不懂,所以"清华"于我而言就代表了学问之集大成者,极是向往。不想多年后能够保送至此,用一颗物理的心近观水木清华荷塘月色。七十岁的单车新生入学报到当天,第一个印象就是自行车。清华之大,从东北角的宿舍紫荆公寓步行去西门外圆明园站坐地铁,至少半个小时,自行车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清华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凡新生进校头等大事就是买辆得心应手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2.
师表     
文洁若 《课外阅读》2009,(16):31-31
我曾写过《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一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我还记起了那时的一个传闻:清华、北大、南开是联合招生,梁再冰填的第一志愿当然是清华,却被分数线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林徽因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爱女的考分竟够不上清华的录取标准!后来校方把卷子调出来给她看,她这才服了。记得每个报考生都给了个号,我拿到的号是“35003”——“35”指的是民国三十五年,即一九四六年。卷子上只写号,不许写名字。这样,作弊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相似文献   

3.
汤民 《成才之路》2010,(23):I0013-I0013
看新闻,发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又掐起来了,这次是在高招数据上“打架”。7月侣日,北大对外宣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份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录取。7月19日,清华招办提供给媒体的数据则称,今年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省份的文科第一名填报清华,总数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高校榜首。北大和清华真不愧为“对头”,  相似文献   

4.
能考上北大、清华,对每个学生来讲,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在四川南充,有位名叫张非的考生横空出世,四次参加高考,一次考进北大,两次考入清华,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让人甚感意外的是,进入名牌大学的张非,并不一帆风顺;相反,求学之路却充满艰辛坎坷,他每次入学不久,便很快被学校退学。那么,在这个从北大、清华进进出出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5.
无涯 《课外阅读》2012,(18):48-50
自行车也堵车清华之大,两崖之间不辨牛马。行于清华可谓难矣。清华人是很"富"的——"有房有车,房是两室一厅八张床,车是后轮驱动指哪去哪自行车。"没错,清华人除了住集体宿舍,还人手一辆自行车。所以,随处可见清华大大小小的停车棚、停车室、停车线,而那里密密麻麻全是车。没来清华前,谁也不会相信10米宽的双向马路会堵车,堵的还是  相似文献   

6.
罗斯 《高中生》2013,(1):48
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但他有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人都不易听懂。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寝室里的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室友们忧心顾颉刚的病,因而情绪并不高。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让室友们恢复以往的积极性,身先士卒,率先找人说话。顾颉刚把目光投向邻座  相似文献   

7.
清华侦察记     
朱红杉  张冰  邱楚原 《大学生》2015,(Z1):54-57
话说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天,一支名为“燕遗特工队”(全称“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下属特工队”)的队伍从西门潜入清华大学,途经近春园、古月堂、清华八斋及照澜院等,到达二校门,打了一场“悄悄进村”的“解放隔壁侦查战”。2014年又是一个阴沉的雨天。北大青年的俺们仰慕“前辈”风采,决定重走当年革命路,一窥清华园。不想竟青出于蓝,开辟了又一条逛清华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有北大的,应该也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  相似文献   

9.
涂皓 《教育》2013,(7):26-26
来自北京的杨天去年参加高考,他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有着“切肤之痛”。他就读于北京市一所知名的示范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第一、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在学校乃至全区都名列前茅。如果发挥正常,根据往年分数线,其父杨楚认为,儿子有实力冲刺北大、清华这两所高等学府。“我不敢报北大、清华,因为我是‘裸考’。”  相似文献   

10.
<正>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他清华毕业,北大执教,一生与这两座高等学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读过先生的《此情可待成追忆》一书后,了解到先生有深厚的清华缘与北大情。这本《此情可待成追忆》,所选既有季羡林先生耄耋之年对清华的怀旧之文,也有在北大几十年的赤子之心与殷殷深情。其中有深情回忆、有客观评价、有热情赞扬,还有以日记形式,记录的自己在这两座学府中的人生印迹。书中文字再现了季先生青年时期的清华教育氛围,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是季先生"最具体的生命痕迹的记录"。而对北大的回忆性散文,以及赞美北大的杂文、随笔、序跋等评价性文章,笔触所及,无不体现季先生  相似文献   

11.
靠什么去证明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估计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靠升学率,而且是靠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升学率! 因为莘莘学子及其家长都将清华、北大视为"梦中情人",社会舆论也都将考取清华、北大看作中学教育成功的标志,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用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数来衡量一所中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其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增多,对北大、清华“一流高校”的质疑声越来越响。质疑者中,甚至不乏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北大校友、著名专栏作家薛涌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北大有关人士首次对“沦为二流说”进行了驳斥——“纯属无稽之谈”!理由是: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高于香港的高校。具体到北大、清华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其不能以“调档线高”而自得自傲。北大、清华之所以调档线高于香港的大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语言、生活习惯、学费等都是有碍于学生报考香港高校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学校到底是一流还是二流,显然不只是取决于所招学生…  相似文献   

13.
茫尔  羽狐 《特区教育》2014,(11):10-13
在姜晓虎的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不喜欢出去玩耍,也不喜欢和室友打闹。可惜,他有一群爱打闹的室友。这天,他得到了一款游戏,里面的NPC居然长得和他的室友一模一样,复仇的时刻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14.
靠什么去证明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估计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靠升学率,而且是靠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升学率!因为莘莘学子及其家长都将清华、北大视为梦中情人,社会舆论也都将考取清华、北大看作中学教育成功的标志,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行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招生季节,激烈的“生源抢夺战”又开始了,笔者在5月25日的《南方周末》上见到了“教育怪物”,有一个自称陈武谋的学生,拿着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找到四川某中学副校长,“因为想考北大,所以不去南大,要复读,希望学校给他每月200元的补贴,并且给他租一间房子”。校长被生源问题逼得病急乱投医,就答应了。结果是,此人呆了两个月后失踪。随后得知,此人后来又跑到了其他中学,以同样的手段骗取生活费。还有一个“考试专业户”找到学校称:“如果学校奖我2.5万元,可以保证考上北大或者清华。”后来得知,此人曾考上过中科大,后又考上过清华,并…  相似文献   

16.
我是院系调整前老清华物理系的末代学生,1951年10月入学,1952年10月随着叶企孙等老一辈物理学家转到北大物理系了。以后,我一辈子都在北大,毕业后先在普通物理和光学两教研室,后转到无线电电子学系。叶企孙先生没有担任过校系领导,我和他又不在同一个基层单位,接触比较少。直接的就是下面几次:一年级时因为好奇,听过一次他给三年级讲的“物性学”课;他请戴道生和我在莫斯科餐厅吃过两次饭;  相似文献   

17.
柯进 《教师博览》2007,(11):14-16
由于三进两出北大、清华,四川考生张非被媒体视作"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和"考霸";由于两度退学与网瘾之间的一段特殊关系史,以及今年高考再进清华的"神奇",张非又成了被众多媒体不断追逐的"奇才"。然而,对于张非来说,可以带走的,是二进清华深造的难得机遇;带不走的,却是发生在他身后令人深思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我觉得,中国的十大名校各可以用一种动物来形容。北京大学——龙。北大泱泱学府,说他是中国近代文明的摇篮也不为过。易经有云: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北大是也。清华大学——驴。近年来清华在各个大学排名中都有赶超北大之势。但其实力恐怕难以超过北大。其超出北大者,造势也。所谓黔驴技穷,程咬金三斧头,清华是也。南京大学——蛇。远古时代,中国人的图腾是蛇,但后来为龙所取代。南大在近代一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但后来为北大取代,与蛇类似。末路贵族,南大是也。复旦大学——鸡。在解放前,复旦在上海只能算是二流,上海人所谓的“野鸡学堂”也…  相似文献   

19.
那年那月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也有北大的,应该还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中文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罗先生赴美讲学,闻一多先生代理过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1991年,他是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是张晓勇(。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有"保安励志哥"站着上北大的事情在前,清华高才生张晓勇当保安的现实,就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儿浪费和大材小用。但处在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工作的权利,选择做官、经商还是当保安,只要是自主与自愿的,就都无可厚非。即便抛开个人选择的原因,就教育与社会等多层面来分析,清华高才生当保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