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今强 《教育》2012,(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摄影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又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后现代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其最终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摄影作品不一定是坏的作品,但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作品,不可能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在摄影对文化的诉求和文化对摄影的救赎中,文化对于作品内涵和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沈凯 《文教资料》2011,(15):84-85,52
本文从摄影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摄影作品推动文化传播和保护、摄影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和谐及摄影作品丰富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侵权认定比例较高,由于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常采取固定的模式,在判决中缺乏对摄影作品独创性、摄影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范围的明确认定,导致著作权保护内容无限扩张、公共领域被侵占。因此,应将摄影作品中的公共元素排除在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之外,以利于公共摄影作品的及时传播。  相似文献   

5.
摄影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又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后现代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其最终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摄影作品不一定是坏的作品,但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作品,不可能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在摄影对文化的诉求和文化对摄影的救赎中,文化对于作品内涵和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黎敏 《教育》2012,(1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魅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电子产品遍布市场,也  相似文献   

7.
摄影可以看做是对生活、自然和景象的记录,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行为。对于高超的摄影师而言,不但要追求摄影的技巧和技艺,更要追求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很多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启示。对于我国的很多优秀摄影作品来说,其中不乏艺术精品,也不缺少与传统文化接轨的作品。本文以此为论述线索,阐述了优秀摄影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8.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摄影天地”栏目:技法讲座、作品选登、影像品读和摄影名师,旨在交流摄影艺术、展示摄影教学成果。此栏目主要涉及:摄影名师、摄影器材、摄影技巧、摄影教学与创作体会、作品点评及优秀作品选登,以便为摄影爱好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摄影需要自己的评价和指引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摄影教育、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三个方面。文章综述了现在国内一线摄影教师关注的青少年摄影作品评价体系十多个问题,以期完整呈现国内业界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陆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56-357
摄影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是新闻学和摄影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新闻摄影作品提供给读者的是清晰可辨的具体形象,并且是对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务进行报道,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在新闻事实同步进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形象的观察,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文将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欣赏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真实性、艺术性和准确性。因此 ,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新闻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2.
构图和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构图关系到怎么选择并拍摄所选的对象,一幅作品画面的布局与安排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视觉效果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色彩、形状并质感的那些作品,也就是说摄影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的本质就是用光来作画,光线也是摄影作品最本质的要素,光线能使画面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赋予照片视觉韵律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3.
艺廊精粹     
莫毅先 《教师》2011,(18):130-F0004
莫毅先,男,自由摄影工作者,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桂林摄影家协会会员,桂林爱上爱摄影工作室艺术总监,从事摄影20余年,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并在各类报刊发表,2010年部分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光学器物,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记录景物形象的影像作品,如新闻摄影、纪实作品等,都是以影像符号为媒介,让受众群体对于高写真度摄影、高原像度出像作品,获得像语,提升审美体验的客体。但是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原像程度,都与摄影用光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谈一些影像作品中摄影用光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摄影器材的不断升级,使摄影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从技术、与文字媒体的对比、与电视教材和动画的对比、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几个层面论证了摄影作品在教育教学当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摄影作品应用于教学当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摄影特性的限制及信息传递语式的需要。摄影文化的传播必须用其特定的语言、语式来表达、传递。摄前意识在摄影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成败。因此。把握摄影意识以及影响摄前因素的三大文化因素,可以准确传递作品内涵.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作品一:《法眼看世界》获全国摄影家"开封采风"摄影大赛铜质收藏奖。作品二:《开封夜市新去处》获全国摄影家"开封采风"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作品三:《演出之前》获"菊香水韵,大宋皇城"中国开封全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四:《攀》入选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五:《初绽》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18.
器材不是好作品的必然技术只是好作品的基础创意才是好作品的关键你喜欢摄影吗?喜欢用相机拍些什么呢?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摄影发烧友也越来越多了。但你是否充分利用好自己手里的数码相机了?为此,我们特地开设“数码摄影”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对新闻摄影作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对其选择评判的标准随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的分析,了解其发展趋势,目的是为了能选择更多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中。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观念摄影这一概念在多个艺术领域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其所蕴含的情感色彩成为艺术家宣泄内心情绪的有效途径与方式。观念摄影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外化为摄影作品本身,观众与艺术家的思想借由作品实现了共鸣,这必然带来观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观念摄影的应用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从而带动了摄影本身的发展。要对观念摄影加以界定与判断,首先要对其基本思想加以明确,对其在我国的发展脉络加以梳理,继而研究其拍摄手法与技巧,最终实现对观念摄影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