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需要通过专业的指导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郑州区域整合郑州市优质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构建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课程,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实践方法与途径,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课程构建与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学校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校应凭借自身区位特点,充分利用高学历家长资源,注重家庭教育制度建设,推进办学民主,抓紧家庭教育课程实施,提升教育实效,实现家庭教育资源整合,改变教育生态,使学校和家庭成为真正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家长学校以家长为主要实施对象,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帮助家长掌握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从而为幼儿的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对家长学校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从家长学校课程目标科学化、课程设置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化、课程实施多样化、课程管理规范化、课程评价主体化等方面努力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实现家园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权,不仅指家长对其子女施加教育的权利,还应当包括家长接受提升其教育素养之教育的权利。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成人教育应当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为,开设家庭教育培训课程,以此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曾晓兰 《天津教育》2021,(7):103-104
“家长微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对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课程及家长对学生开发、实施的各领域教育专题或单元的统称,也是家校合作新模式下家校共育的一项大胆尝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施“家长微课程”也就成了大势所趋。本文立足家校共育的实践,旨在探索“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蜀外校区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家长教育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开办了家长课堂,对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帮助家长更好适应角色,承担责任,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陆通 《广西教育》2023,(13):67-70
本文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关要求,探索基于“家校共育”的家长育梦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着力打造线上线下全学段覆盖、校内校外全方位关爱的“家校共育”新样态,以此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8.
张佩  鲁帅  王丽华 《江苏教育》2023,(25):16-19
家庭教育课程的目的是满足家长育儿需求,提高其角色胜任力。郑州区域结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开发注重家庭教育实践的应用性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运用积极语言技术,将积极语言“HAPPY”五步法与角色扮演、家长互助等形式相结合,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实效。  相似文献   

9.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的两块阵地,实施家校联动,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对于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工作,家长不仅有知情权,更应有参与权。为此,在主题课程实施中,我们时刻注意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主题课程的困惑、疑问,向他们介绍主题课程的由来、目的、意义,邀请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实施,为课程的顺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社会分工模式和教育现状下,要想贯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承担起主导作用,应认识到家长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发展体系之内,予以开发和利用。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包括,引导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观念和资源支持;把家长请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创造机会,让家长之间共享良好家庭教育经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个体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并贯穿人的一生。从个体接受教育的过程看,家庭教育是个体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河南省郑州市生涯教育课程研究团队在建构家长课程的过程中,参考“三生教育”和“四生教育”理念,将生涯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拓展并概括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涯教育和生长教育的“五生”教育,并通过实施“五生”课程,帮助家长更新家教理念,探索家教方法,构建家校共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社会分工模式和教育现状下,要想贯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承担起主导作用,应认识到家长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发展体系之内,予以开发和利用。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包括,引导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观念和资源支持;把家长请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创造机会,让家长之间共享良好家庭教育经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社会分工模式和教育现状下,要想贯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承担起主导作用,应认识到家长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发展体系之内,予以开发和利用。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包括:引导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观念和资源支持;把家长请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创造机会,让家长之间共享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论述基础教育新课程对家庭教育的新期待,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正发生着范式性变革。建议家长:为新课程实施作贡献,联系社区人士,组织社区课程资源;配合学校观察、记录孩子的成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改善亲子教育关系与家庭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必须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子女的家庭教育。其中,新教育理念的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6.
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应积极地参与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中来.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对课程目标制定的参与、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以及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学校新市民子女校园文明养成教育重点,针对当前家庭教育课程缺失,积极探讨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带给新市民家长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教育的延伸。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必须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子女的家庭教育.其中,新教育理念的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文章以深圳市宝安区家长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重点阐述了相关政策背景及研究趋势、家长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路、家长教育课程的实践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从区域层面上推动落实协同育人,构建完善的家长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家长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效,况且近几年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现在的二孩家庭越来越多,但是家长的精力有限,再加上自身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与学校的配合程度不一,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受教育成果,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基于以上情况,我校积极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家庭教育课程,用模式化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不断强化学校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