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明 《教书育人》2013,(5):41-42
常言道:方法之失,失之皮毛;理念之失,失之根本。当前,基础教育遇到的最大挑战很大程度上不是工资,不是设备,而是校长办学理念的缺失。因此,加快校长角色的转换,用校长管理方式的转变来推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使学校高标准和谐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高水平特色发展。校长不应该再是从管理层面上去教育学生、教育老师、管理学校,而应该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校长专业化发展日渐成为校长职业发展和培训的主题。作为校长,具有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其理想的角色目标应该是:一方面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学校教育实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全校教师实现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引领。这两方面都能实现,这样的校长无疑是一位好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如此,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作用,取决于他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校长应成为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这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学校管理理念.校长如何才能实现对教育思想的领导呢? 校长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在今天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元教育思想、多元教育价值观并存,校长更应该具有把握教育规律、认识教育本质的能力,因此校长要带头学习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中学教育的领导核心,校长的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制度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管理理念应该符合以人为本,具有思想性、实践性、优越性、创新性,对于一个中学校长素质的要求就更加重要了,不但要从他的专业知识来考查,还要从他的个人性格来考查。  相似文献   

5.
吴中锋 《教育》2012,(21):23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品牌的设计者。如何去当好一名优秀的校长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一是校长要有事业心;二是校长要有领导艺术;三是校长要以人为本;四是校长要有危机意识。只有做到了以上四点,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校长要有事业心有了事业心,校长就会主动研究管理科学,积极从事学校管理,关注学校发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争取不断取得成功。校长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先进的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特殊发展。先进的办学思想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全  相似文献   

6.
李颖 《吉林教育》2004,(4):22-23
一、校长的管理思想。1.学校观念文化——视野开阔、理念前位、目标明确、求本务实。在学校观念文化的创建中,校长充当着学校文化设计者的角色,而校长对学校观念文化创设的过程,也是对校长理论素养和思想统整能力检验的过程。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作为校长应该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对国际国内教育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掌握教育理论、尊重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改革动态,对自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学校实行聘任制让教师面临着挑战,那么它对校长是一种更为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学校实施聘任制,必须以校长的领导素质作为前提。作为校长,他应该是一位能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其办学的新思路、构建其管理的新格局的理性大师。一、聘任制挑战校长的管理理念成功的管理必须具备两大要素,即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高水平的管理工具。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校长获取成功管理的重要条件,而管理理念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要求进行改变。学校聘任制的实施冲击着校长们过去的管理理念,让不少的校长在聘任制的面前有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8.
罗刚淮 《教书育人》2012,(19):10-12
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校长专业化发展日渐成为校长职业发展和培训的主题。作为校长,具有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理想的角色目标应该是:一方面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学校教育实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全校教师实现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引领。这两方面若是都能实现,这样的校长无疑是一位好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如此,则学校幸莫大焉。而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校长都应以此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自我、发展学校,不断追求卓越,实现人生价值。最近,笔者接触了一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其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处事方式等决定着该学校的发展方向.因而,校长应该是新理念的倡导者、科学的决策者、优秀的管理者,更应当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专家.  相似文献   

10.
梁小平 《湖南教育》2004,(16):12-12
新课程改革对于中小学来说,必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关注人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高理念,学校教育要实现从知识为本、学科为本变为以关注人的发展为本的重要转变。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处于学校管理中心地位的校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校长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小学校长是处在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上,面对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我们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如何把一所学校管理好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学生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圣地,学校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铺垫基础。我们的管理理念决定学生思想的形成。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的办学理念。校长要关注学生的成  相似文献   

12.
<正>校长管理工作的创新,既是学校教育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校长领导学校成功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校长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从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这两个方面着手,全面实施。一、管理理念的创新理念是灵魂,校长的管理工作要创新,首先使其管理理念得到创新。1.摒弃封闭,开放管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一所学校中,校长的管理理念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源头。在某个学者的一本书中写到:"任何事物总有改进的余地,唯有创新,唯有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校要想做好转型工作,一个"好"校长的引导是少不了的,某种意义上,一个好的领导者决定了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高素质的校长往往可以使一个学校发展得更好,而一个能力不高的校长往往使学校未来的发展堪忧。通过对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下校长应该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为我国新时期的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校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主要是"学校管理",他需要具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作支撑,需要意识到学校变革的方向,需要将学校的发展、新型学校的创建,视为管理的目标追求,不断实现学校教育的最大价值。这样的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只有在这样不断的研究性实践中,才可能生成新型的学校与新型的校长,才可能实现校长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的形态是学校管理的相对稳定形式,不同的学校管理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应。依据学校秉持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考量管理者素质、管理方法、管理策略和学校表征等,可以将学校管理划分为四种基本形态。校长应该根据学校具体条件对其进行择优。  相似文献   

16.
曲正伟 《中小学校长》2023,(5):35-38+61
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文化、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等价值性认识的系统表达,也是校长教育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办学理念的凝练,是校长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更是校长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办学理念凝练的过程中,校长要聚焦未来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学校未来发展的新任务和校长专业发展的新需求,通过寻求内在的价值、尊重时间的积淀、遵循理性的思考、凝聚治理的力量等方式,不断提升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小平 《山东教育》2004,(31):62-62
新课程改革对于中小学来说,必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关注人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高理念,学校教育要实现从知识为本、学科为本变为以关注人的发展为本的重要转变。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处于学校管理中心地位的校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校长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管理行为呢?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11,(14):24-2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彭钢在《教育发展研究》上撰文认为,学校领导必须超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管理理念,确立“团队领导”的理念。过分依赖权威性、制度化的校长个人领导,校长成为办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既是中国学校管理的明显优势,也是中国学校管理的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责任重大,作用也不容忽视。学校,常常成了校长“人格化”的产物,或曰校长的化身。不管怎样,校长和学校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于是,校长的理想将影响全校师生,进而也将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争当一个有理想的校长,从而创办出一所有追求的学校。一、校长的教育理想应反映教育的运动规律与时代潮流,具有科学性与时代性。一个成功的校长不仅仅是依靠有效的实务管理来发展学校,而更主要地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不断攀登教育事业的高峰,既创造出良好的办学业绩,…  相似文献   

20.
一、学校领导者(校长)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需要,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最根本的理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