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辉斌,1 949年生,湖北天门人,字靖华,号竟陵居士,全国知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学术界公认的“小学校里的大教授”。现为襄樊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并兼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李白研究会顾问、湖北省陆羽研究会顾问、湖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王辉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的研究与教学。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先唐诗人考论》、《唐代诗人探赜》、《唐宋词史论稿》、《四大奇书研究》、《孟浩然研究》、《王维新考论》、《李白史迹考索》、《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唐人生卒年录》、《全唐文作者小传校考》、《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唐代诗人咏湖北》、《唐代文学探论》1 4部著作,主编、参编、参撰的著作有《孟浩然大辞典》(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副主编)、《大学语文》(副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李白大辞典》、《历代襄阳名作家论稿》、《中国古代文学》(修订再版本)7部。其中,《唐代诗人探赜》是一部被收入《中国文学年鉴》(2006)而代表着“国家学术水平”的专著(截止...  相似文献   

2.
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曹萌教授运用这组关系实现了他多年的学术理想。从2002年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到2006年出版《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传播研究》和4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资料汇编》,可以明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广泛运用,但其运用形式较为单一。这无法满足《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需求,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本文以元明清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讨论影音资料对大学元明清文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八八级汉语专业本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讲授的内容是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在隋、唐、五代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是先秦至近代的文学,按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为四段,即:先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这门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各个阶段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和重要的文学现象,获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在本论文中,笔者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通过自己的探究去体悟,从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6.
李玉杰  田猛 《教书育人》2007,(11):108-109
《中国古代文学》是各类院校中文系必开的专业课,这门课程所承载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文学史发展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获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学的能力和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多次给云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选读》和《儒道美学思想研究》.这里,谈一谈我对课堂教学中教书育人的肤浅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一些实际做法、体会.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文学资源非常丰富,对其的深入探究是没有止境的,从古代到现代,古代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学的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针对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我国文学语境概述、浅析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之间的重要关系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价值取向不明确、基础学科地位下降、教学模式陈旧等方面的困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把“文学学”还原为“文学”,改革课程,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讲授时古今结合,贴近当下,并合理运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10.
由湖南师大古典文学教研室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上、中、下册(上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册:《唐宋文学》;下册:《元明清文学史稿》。全书共计80万字。下称《丛书》),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年多了。在出版后的这些时日里,它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读者们的好评,并巳被一些函大、业大、师范专科学校采用为教材。《丛书》是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之亟需,根据1982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和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编著而成的。尽管因受上述大纲性质的限制,编著者的观点在一些章节还没有充分展开,但它却是熔作者廿余年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于一炉,既述且作、时有新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在当今物欲横流、实利主义风行的社会,作为传统学科,《古代文学》遭遇极大挑战与困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适应当前形势与职业需求,是《古代文学》等人文类课程需要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古代文学》课程在课堂教学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地域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地域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文学思想与文学风格。《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体现文学与地域的关系。庄子在所处地域文化的熏陶下,文学作品自然显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风格和地域文化。由此,也可以从《庄子》的地域特色表现来归纳出能够代表中国古代文学地方特色的几点特征。  相似文献   

13.
祝诚,中国古代文学教授。1964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元曲专题”等课程。主要致力于元明清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的研究。先后出版《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选集》、《谭元春散文选集》等专著5部,《钟惺生卒年考辨》等论文60余篇,约百余万字。其竟陵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受到学术界的肯定与好评,1994年被《中国文学年鉴》著录,认为“理清了钟、谭平生行迹和一些关节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如何缩短古代与现代的时空距离,让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值得业界深入探索和研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营建磁场效应不失为是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优化中国高等文科教学内容体系,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一个崭新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文科教学体系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借鉴古今中外高教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联系笔者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这一重要课程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有句话说的好"文史不分家",恰如其分的说明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文学作品作为特殊的"史料",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历史教学过程中,走文史结合的  相似文献   

17.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的学术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史记》选录上紧扣住了司马迁"爱奇"的审美倾向,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奇"文观念。其评点以文本鉴赏为基础,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归纳和演绎两个环节中都起着桥梁作用,颇多精妙见解,对认识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姚苎田从"文史之辨"的角度入手,对司马迁写作过程中对史料的主观裁夺和虚构的运用进行了详尽的辨析,达到了对《史记》文学性的发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所讲授的内容,是从先秦至五四以前的文学,我们分三个学期讲授,第二学期是先秦至魏晋南北朝部分,第三学期是唐宋部分,第四学期是元明清及近代部分。本课所用的教材、录像带与大纲以及各学期分段讲授内容均与八五级语文类相同。但因我们是自开专业,所以有某些地方又不完全等同于八五级语文类。因而,本文先把本学期“古代文学”课所应注意的问题及大致要求略谈一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是文学与历史相融合的学科,是文学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中动态演进的文学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需要重视三个维度:一是历史维度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二是作为文学教育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三是东亚文献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史实、诗心与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李宜 《西藏教育》2008,(4):13-15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挖掘素质教育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著名教育家张志公曾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并不是刻意的将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穿插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