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孔子的阶级立场,争论很激烈,特别是历史分期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意见就更加纷纭。但是,最主要也可以分为代表奴隶主或者代表封建主这两种意见。有人认为孔子的当时的历史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他基本上是反映了新兴地主阶极的要求的。有人认为孔子代表从奴隶主贵族转化来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有人则认为孔子是  相似文献   

2.
一、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他的教学实践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主要从两方面来贯彻因材教的原则,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承认程度的高低,他举例说过:“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由于接受能力的不同,所以,他认为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水平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另一方面,孔子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如他对学生…  相似文献   

3.
儿子在美国工作,来信和我说,他和媳妇伊娜要我到美国去和他们住.伊娜是美国姑娘,爹妈也都是地道的美国人.我那个小孙子已经七岁了,叫杰米,淘气又可爱.因为洋外公外婆都有工作,所以要我到美国去帮他们料理一下家务,做做饭,还有就是照看杰米.  相似文献   

4.
二千年来被尊为“圣人”的孔老二,是反动统治阶级一手捧起来的。帝王将相捧他,刘少奇、林彪捧他,苏修也拼命地捧他。可是,劳动人民在孔子生前的时候就骂过他“如丧家之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是哪家的“圣人”,这还不清楚吗?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国内外反动派  相似文献   

5.
突破桎梏     
桎,脚镣;梏,手梏。这是字典的解释。桎梏是用来控制犯人的。如此说,我们都是罪人。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桎梏,而且有些会终身监禁。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擅长做桎梏的人,他发明了一种桎梏,叫“礼”。从此,所有人都生活在他所发明的桎梏之下,并都毕恭毕敬,膜拜这位赐予他们刑具的人,他成了圣人,高尚的人,后人叫他孔子。孔子有很多弟子,有个叫子路,有个叫颜渊。子路豪放不羁,颜渊谦恭有礼,亦步亦趋。孔子很喜欢颜渊。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哭得很伤心,因为再没有人这么拥护他的刑具。他最讨厌路,还曾经咒骂说,子  相似文献   

6.
学会反省     
12月12日晴古代学者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孔子认为曾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特别注重传授学业于他。一次,曾子对他的学生子襄讲什么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话,他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  相似文献   

7.
据《论语·学而》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向他请教.子路问:"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合乎义理的主张,可以立刻付诸于行动么?"孔子答道:"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另一个学生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合乎义理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公西华感到迷惑不解.孔子笑了笑说:"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积极进取.子路生性逞强好胜,所以我就劝他缓慢行事,多听取别人意见."这个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范例.然而,反复仔细品味这个教育故事,我觉得很有进一步推敲考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是很晓才开始听B.A.D的歌的,后知后觉地迷上了他们的声音,却也错过了去年他们来上海时的访问。所以,我对自己说这次一定要把握。很巧,看完他们在大学的演出后,在新天地吃饭的时候,我又碰到他们。"那天我爸爸请客,他正好在上海。"Ben后来又告诉我,那天是他爸爸第一次看他的现场表演。而我,同样也是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感受他们!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认识史上,鬼神以其荒诞离奇的特点困惑着人们,无数哲人、智者曾提出各种解释,从而形成异说纷呈的鬼神观点。那么,当这个"怪物"摆到既信天命又信人事的孔子面前时,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本文试图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孔子的鬼神思想,因其思想中宗教观念与理性精神是对立的,所以他在鬼神面前表现出了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音乐史、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奠定了儒家音乐理论的基石,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孔子的音乐审美标准和创作实践原则两方面来探讨孔子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1.
“必也正名乎”,是孔子讲过的一句话,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孔子被打下十八层地狱,“正名”就是他的一条罪状。孔子当初提出“正名”的本意如何?且留给历史学家去考察吧!我想到的是张春桥、姚文元特别是那个顾问为什么对“正名”那么恨之入骨!答案就是:他们使尽偷天换日的招数搞乱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概念,然后用这个被篡改了的概念来整人济私,你要“正名”便戳穿了他们  相似文献   

12.
文质论本是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论的一部分,但是战国时期儒家又提出了以文质相互救弊为主要内容的“文质”论来解释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国至两汉时期影响甚大的“三统三正”说、“五德终始”说等不同的历史思想和历史哲学。这些历史理论在形式上是在解释历史,但其直接的目的则是通过历史的循环来说明现实和预示未来。它们一方面成为解释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模式,同时也是匡正现实政治的重要理论武器。儒家的历史哲学也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却梦寐以求西周盛世,他向往西周领主等级制统治秩序,崇拜的是周公这个伟大历史人物.他为复兴周礼而到处游说.但处在由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反映没落领主利益的孔子,自然得不到新兴地主阶级的重用.经过战国秦汉,地主制度稳固了,死后四百年的孔子,才被封建帝王奉为“圣贤”,成了“万世师表”.孔子为什么能从生不逢时到死后哀荣呢?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另一方面也由于孔子的主张为封建社会提供了需要的东西.孔子是继周公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封建政治思想家.他无论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应该有重要的地位.他博学多能,好古敏求,继承了商周以来的文化遗产,通过实践,一以贯之,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学说.经过弟子们的补充和发挥,到了孟轲与荀卿,形成了两个大的流派.后来韩非、李斯等又是从荀子学派里发展出来的,他们帮助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个封建地主制度,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就是从孔子学说中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两人都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时期,他们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不乏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探究。两人在战争观上有相同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提倡““教战““的思想;作为哲学家的老子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就军事辩证思维、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兵道““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下课了,累了一节课的我慢慢眯起眼睛,回忆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周六回家,爸爸递过一个信封,我拆开一看,原来是笔友张华的来信。张华是我、林子还有尚小雪的笔友。他来信说他要来我们学校。我们想他一定是转学过来的,所以星期一早上,我们三个都到各班打听有没有转来的新同学,可直到上午放学了还没有消息。下午上体育课,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自我介绍道:“我叫张华,是省师范大学的学生,来你们学校实习一个月,从今天起,你们的体育课就由我来上。好,现在开始点名……”“他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林子大叫。是呀,我们怎么会想到…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听一位职校朋友说起他们的校长来,溢美之辞不绝于口。像他那样年龄的教师,早已过了理想化的阶段,所以,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听得出朋友称赞他们校长最多的是开明、也就是全校的大事小事,教职工都知情,也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他就当面向校长提出过批评: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可以,但要像企业那样经常迎来送往,花去不少招待费就实在不应该。该校长不仅当面接受意见,而且表示要落实在行动中,去年,他们学校的招待费用总计才3千多元人民币,教职工的福利却有了较大改善。难怪他说起校长来眉飞色舞?现在的校长多数是上级任命的,对他所负责的学校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曾经接过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当专业组长来找我的时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了很多的无奈,他扬起手里的一大摞学生来信,似乎充满着期待地对我说:"兄弟,你真的要帮我的忙啊,你看我刚上任就碰到这么多麻烦,好几个学生要转班,今天那个小王老师,又被那些家伙弄哭了,真太不像话了.你是老班主任了,他们应该服你.  相似文献   

18.
两天前收到一封学生来信,反映在他们班任教的一位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就信中所涉及的问题,我和那位教师坦诚地交换了意见。我既肯定她工作态度好,教学认真负责,又就学生来信中所提及的一些现象帮她作了具体的分析。那位老师频频点头,诚恳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表示自己一定会在工作中改正。我又在学生所在的班级作了适当的反馈,学生也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对孔子和孔子思想的评价,两千多年来毁誉不一,孔子有过时髦,亦有过倒霉,帝王们将他“神化”为一尊偶像,“四人帮”又竭力把他“鬼化”成为一个恶鬼。两个极端都是歪曲了历史。近十年来,为恢复孔子本来面貌及孔子思想应有的历史地位,重新进行了再研究、再认识和再评价。本文综述了三个方面情况:(一)简介大陆六次大型孔子学术讨论会和一次国际性的儒学讨论会;(二)研孔机构、学术团体与出版专著、论文集及发表了相当  相似文献   

20.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体系,另一方面他又为能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权变"思想就是其中重要内容,文章主要结合"反经行权""经权统一"两个方面对其"权变"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