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军 《考试周刊》2013,(72):141-141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手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就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从而学习积极性高涨,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一、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引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用数学本身固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其积极思维。如教学“年、月、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是一年过一次生日,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今年 12岁了,却只过了三次生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这一奇异的问题,必然把学生带入探求知识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望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加以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物理规律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呢?我认为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  相似文献   

5.
姚建春 《考试周刊》2013,(76):144-14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而中学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多采,这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活动往往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讲经纬线方向时提问:“一个人沿某纬线一直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一个人沿某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又如讲青藏高原时提问:“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强,为什么气候天寒地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最有兴趣的时候也是学习状态最佳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一定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  相似文献   

7.
初中二年级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巧妙、有效地设计问题,是学生产生探究问题兴趣并且质疑的前提和保障。事实上,质疑是智力活动中独立分析和判断的心理反映,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批判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那么,一堂物理课教师究竟怎样设疑才能引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达到和谐、主动地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  相似文献   

11.
刘英慧 《成才之路》2010,(21):I0009-I0009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所谓激疑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疑问。但激疑并不等于教师随时随意的提问、设问。这里所讲的激疑应当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精心考虑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激疑方法,往往是把那些最容易产生思维矛盾的问题,摆到学生面前。而同一个问题又往往包含着两种不同的结论,它们各自的推导过程似乎都论据充分,逻辑严密,但结论是矛盾的或是根本对立的。这就必然会引起学生急于解决问颢的积极的啊维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而中学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多采,这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活动往往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讲经纬线方向时提问:"一个人沿某纬线一直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一个人沿某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又如讲青藏高原时提问:"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强,为什么气候天寒地冻?"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最有兴趣的时候也是学习状态最佳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一定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4.
贾岩 《青海教育》2005,(6):46-46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情感卷入认识对象,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这是自然教学成功的首要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一块红糖,然后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富有激发思维的问题:“要把这块红糖尽快溶解成一杯红糖水,应该怎么做?”。学生对这一问题既有知识基础,又有生活经验,但却又是一个面临的新问题,因而必然出现抢着回答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是一种求知的状态,处于问题意识中的学生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应成为物理教学中的核心。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质疑和释疑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提出一些能够撞击出学生思考火花的问题。如:①为什么:有经验的养蜂员能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相似文献   

17.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这就是说,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提出问题、“析疑”——分析问题、“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的“设疑”,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引起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和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向往,增强求知欲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实际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数学自主学习常见的方法有:阅读感悟、目标导学、探索猜想、质疑问难、讨论验证、类比迁移等。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思维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数学在思维中产生,在思维中发展,同样,思维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摇篮。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思维,应着力于四个善于:一善于带着问题去思考,二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自己思考,三善于采用变式思维方式,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认识矛盾冲突”,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内…  相似文献   

20.
鲁昌勇 《陕西教育》2007,(10):32-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