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利 《新疆教育》2012,(11):118-118
“成功素质教育”之所以能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就是由于它有许多理论创新,尤其是提出和实践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从素质教育理论层面上证明了其积极意义,从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实践取得成功来看,也足以证明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经历了从“全面实施”到“全面推进”再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不仅要求解决行动层面的实施问题、制度层面的推进问题,更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体要求。为此,发展素质教育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体系,在政府层面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在学校层面建立起完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提出开拓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思路。10多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思潮,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各种研究都是站在“素质教育”的立场上来批判和指责现行“应试教育” 的弊端。而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实践,诸如减压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体验教育等,也都是在一片叫  相似文献   

4.
高海燕 《江苏教育》2007,(23):55-56
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 在中国,“素质教育是什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得到了回答。一个是政府决策层面,由政府决策系统承担,以文件、决定、计划、法律等方式做出回答。纵观20余年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是决策层对素质教育的一贯表达;而实施素质教育的范围、要求、重点随形势和认识的变化有不同表述。另一个层面是中小学的实存状态。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认识存在误区,表现为三点: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作为一种目标———手段定位的教育理念 ,已经成为教育界尤其是教育实践界的一种新“时尚” ,“各式各样”的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大有汇成“素质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之态势。如何认识这一态势 ?本文试从素质教育过程模式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以期籍此深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 ,并指导素质教育实践的理性展开。  一、模式———寻找“总摄多样性”之纲的同一性  《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对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客观定位时 ,曾提及“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与同行们一提到“素质教育”,往往就全提到五花八门的“课外活动”,似乎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是提高了素质,在教育的实践中,素质教育与“面向21世纪的经济、科技竞争”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质量教育”。以上两点认识是片面的,“素质”的本质是人体的主动性,即以衡量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基本条件和标志是学生的主体情况是否得到成功体现,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相似文献   

7.
很久一段时间以来,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理论界,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呼声有增无减。走向素质教育已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诀择。目前,对于素质教育的研究,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非基础教育,人们都从方方面面,不同程度地作了极富意义的探索,给人们理解和实践素质教育以极大的启迪,并从不同层面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自然的,素质教育问题还将继续并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异化」到返朴归真彭钢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教育现实中的对立无论是从语义学还是从逻辑学的角度,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都无法在同一个层面上构成相联系、相对立的同一范畴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从语义学或逻辑学的相同角度和层面来概括和解释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对“素质教育”观的理解有其不足或缺憾:“活动说”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过程;“方法说”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误解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技能说”把素质教育庸俗化为“匠人培训”。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素质教育观”最坚实的思想基础是教育的“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哲学意义在于依据它建立起关于教育的完整科学体系,其现实意义则集中表现为可以据此纠正关于教育的种种谬误与曲解,指导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的确立;“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把握上。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教育思想,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在实践层面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偏差,以至于把素质教育分裂成了"素质教育在课外"、"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德育教育"、最后拼接一个"素质完人",以至于素质教育成为一个虚假的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