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和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知识的书籍中,都专门讲了现代汉语中多义词的所谓“基本义”。给“基本义”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归为三种。第一种认为“基本义是多义词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第二编第四章第二节中说:“从语汇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多义词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汉语知识“多义词”一节里有这样的讲述:“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义。”这个讲法,对多义词的最初义和常用义颇有混淆之嫌,若不澄清,有可能给教学带来误导。汉语多义词的“最初义”和“常用义”是不同的。多义词的最初义,指的是它的“本义”。如:  相似文献   

3.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4.
上面所举之例,乍一看去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甜”是个多义词,“花”是一组同音词。多义词和同音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但它们也有着相似之处,如形体相同、多个意义等。多义词指的是包含几个相互关联意义的词。也就是说,多义词是一个词,这一个词有多种意义,而且这多种意义之间是互有联糸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显然:我说“新时期:中国又一个亟需鲁迅的历史时代”,意思是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亟需鲁迅的历史时代,这就是鲁迅先生生活和战斗过的民主革命时代。同样显然:今天,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时期,和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时代,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历史时代。鲁迅的时代,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而今天,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决定,这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反复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并且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一家五口人靠他一人养活,他肩上的担子可真重啊。”……这些句子是比喻句吗?答案是否定的。你也许会有疑问:把“大榕树”比作“天堂”,把“井冈山”比作“摇篮”,把“火”比作“海”,把“责任”比作“担子”,怎么不是比喻句?这就涉及到词的比喻义的问题。汉字的词语很多是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的地位并不是平列的,有基本义与转义之分。转义又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  相似文献   

8.
黄伯荣、廖序东两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上册第287页对多义词的基本义和转义的关系是这样说的: 多义词“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前者叫基本义,后者叫转义。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源学上说的词的原始意义”。 对这段话,笔者有不同看法。在此提出,谨与两位先生商榷。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具体讨论。 现代汉语中“肥”是一个多义词,其意义有: 肥 ①含脂肪多:肥猪;肥肉。 ②肥沃:这块土地很肥。 ③使肥沃:肥田粉;草木灰可以肥田。 ④肥料:积肥。 ⑤肥大:衣服袖子肥了。  相似文献   

9.
贾子婧 《海外英语》2012,(22):240-241
由于受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影响,语言学家们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对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多义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认知语言学对多义词的研究表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学习和记忆英语多义词,那么,困扰广大师生的这一难题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解决。所以,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英语学习者多义词的记忆效果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想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这个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二是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一)考察这个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有个方法问题、角度问题。对于14年的实践,十四大报告用了一个概念来加以概括,这就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小平同志说过多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南方谈话中他又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史课程是为电大文、理各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下面分别就这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教材的特点等问题作些简要介绍。 一、课程性质 中国革命史课从学科特点看,是历史科学。它的基本框架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离开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没有了“中国革命史”这门课了。从社会功能看,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中,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中国革命史课可以说是:“身兼两任”,既要注重历史科学的史料、史实准确、  相似文献   

12.
从音义对应关系角度来看,同音词与多义词没有什么不同,二者都是以相同的语音形式单位对应不同的意义内容单位。所以要确立多义词的存在,就必须与同音词相比较,以便把二者区分开来。许多语言学家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胡裕树等曾谈到:“多义词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不同的意义,而同音词则是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①韩俗等人则说得更明白:“同音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声音形式的词所构成的词与词间的关系,多义词是几个有联系的意义统属于一个语音形式下的一个词;换句话说,同音词是词与词的关系问题,多义词是同一个词的不同意义之…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设计指导思想: 1.人教版新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三册的“洋务运动”一课和统编教材“洋务运动”一课,在教材编排上,有很大变化。统编教材的章目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把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相联系。新编教材的课题是《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把政局变动与洋务运动相联系。怎样的编排更好,可以进一步研究,。但新教材是从一个新角度去分析这一段历史。把握好这一点,是讲好这节课的关键之一。 2.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寻求富强道路的探索史。洋务运动是这一  相似文献   

14.
<正> 对汉语多义词的语义派生类型,现今一些主要教材和专著一般都划分为“引申义”和“比喻义”两利。“引申义”是“由基本义直接发展引申出来的派生意义”“比喻义”则是“通过词的比喻用法产生出来的意义”。笔者以为,这个划分并不科学,“引申义”、“比喻义”的定义事实上也很难让人准确掌握并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诸派生义分别属于两种中的哪一个类型。试以多义词“口”为例。“口”的本义是“人或动物进食或发声的器官”,派生义项例如: ①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口、罐口 ②出入通过的地方:关口、港口、路口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充炭直”,中学课本注解说:“假充炭价.直,通‘值’,价钱、代价.”“充”是一个多义词,除了作“充实”解以外,还可以作“充当”解,可以作“假充”解.但假充是以假冒真的意思,在这句诗里就不大说得通.当时交易用的一般是铜钱、银子,它使拿红绡、绫来“假冒”铜钱、银子显然是假冒不了的.再从“系向牛头”来看,显见得卖炭翁也不是受骗,他根本就没接受这样的炭价,而是白衫儿硬把“半匹红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这一说法,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大体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却是不完全正确的,应当给予分析和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中国从一开始并非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是由单一民族、局部统一的国家而逐渐形成为一个多民族、全国统一的国家的。但就“中国”这一概念来说,其含义就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国”这个词的含义,也是不断变化的。它最早出现于周代文献的记载,离现在已  相似文献   

17.
隐喻和转喻是多义词的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拿“头”这个汉语多义词来说,它的本义是“人体的一部分,位于脖子之上,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大脑等.”其中隐喻性思维结构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好比两个域,从“人类”的域映射到“非人类”的域;而转喻性思维结构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是指只在这一个域内的替代关系,本文只涉及“人类”的域.  相似文献   

18.
善良的心     
一天,我从河边走过,看见几个人站在河边,他们在看水里一个漩涡。一个孩子指着漩涡问道:“那是什么?”一个大人说:“那是漩涡。”另一个大人说:“那是漩涡。”又一个大人说:“那是漩涡。”孩子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孩子说:“那是河水的眼睛。”另一个孩子说:“那是水里的星星。”又一个孩子说……显然,孩子没有大人那么理智,在孩子眼里,漩涡是他们想象的翅膀。偏偏有一个和孩子一样的大人,这是个女人,女人说:“那是一颗善良的心。女人话一出口,立即遭到几个大人的白眼,还有人说:“这女人有毛病。”大人骂那女人,是因为女人不应该和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一)为了改革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我们对建国以来哲学战线上几次重大的批判和争论,作了些初步的调查研究。我们这样作的想法是:一,只有了解当前的思想斗争,才能使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思想斗争史更好地为当前的阶级斗争服务。通过了解“今”,使《中国哲学史》这支“矢”,明确了它所要射的“的”。以便立足于当前斗争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教材。二,当前的思想斗争,也就是当代哲学史,了解当代哲学史,可以为理解古代哲学史提供钥匙;理解了古代,又可以反转过来,更好地为“今”服务。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凡是从事中国哲  相似文献   

20.
乔冠华从青少年时就养成一个习惯,喜欢看中、外地图集。他一生搜集、珍藏的中国古代、近现代和世界各国不同时期印制的地图数以千计,堆满了家中十几架书橱的底层。乔冠华说:“读地图,不但可以懂历史地理,也可以学到政治地理,学到经济地理,对一个人的学识增长,至为重要”。读地图有助于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变迁乔冠华最早接触地图是他十岁那年,父亲乔守恒送他去盐城亭湖小学读书。这小学不读“四书”“五经”,而是教新学,有一门历史课。老师讲中国历史的变迁,在讲到唐尧虞舜中国分为九州、十二州时,拿出了传为宋苏轼编撰的《历代地理指掌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