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密封装置李国德(辽宁庄河三十一中116400)一、仪器设计及药品用量1.氯气发生器干燥大试管一个,底部预先装有2克KMnO4,试管口塞有三孔胶塞,插有三支玻璃管,从左到右分别与尾气吸收器,氢气燃烧室,盛8ml浓盐酸的小塑料瓶连接.2...  相似文献   

2.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实验应当是一种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绿色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笔者此前曾经对初中阶段的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1] ,现再将两个涉及高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探讨 ,与同行们共勉。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MnO2 的回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该实验中 ,以浓盐酸和MnO2 为原料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MnO2 +4HCl =MnCl2 +2H2 O+Cl2 ↑  氯气是所需要的产…  相似文献   

3.
高一化学课本上第一章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存在如下缺点 :1.操作复杂 :此方法需制取氯气、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把燃烧匙移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三步操作 ,每步操作必须干净利落 ,否则要花费大量时间。2 .由于实验过程中有氯气逸出 ,造成环境污染。3.不能控制红磷与氯气的反应速度。为了克服上述弊端 ,现对本实验做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1 .平底烧瓶  2 .内吸有浓盐酸的胶头滴管3.内盛少量红磷的燃烧匙  4.高锰酸钾晶体5 .氢氧化钠溶液  6 .烧杯  7.水止夹二、实验操作及现象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氯气的制取 :把胶头滴管内的部分浓盐…  相似文献   

4.
实验目的1.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2.验证Cl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学习消除有毒气体对环境污染的方法。实验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实验用品具支圆底烧瓶,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橡皮塞、玻璃管、小试管、Y型管、干...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中师)化学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中,钠要在加热熔化状态下才能与氯气反应,会使学生认为钠与氯气反应的条件是加热。且反应所需的氯气要提前制备,结果是实验时氯气的浓度降低,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对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仪器 一个250毫升的锥形瓶(配两个橡皮塞,其中一个橡皮塞上固定一个用白铁皮自制的小燃烧匙,如图1所示),一个青霉素瓶,两块玻璃片。 二、实验步骤 1.在锥形瓶中放入一个盛有少量氯酸钾晶体的青霉素药瓶,用长滴管往青霉素瓶中加入适量浓盐酸,用橡皮塞轻轻塞住锥形瓶口,待整个锥形瓶呈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实验1—5是把红磷放在燃烧匙里,点燃后插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由于燃烧匙是铜质的,在插入瓶及红磷与氯气反应时都是热  相似文献   

7.
酶法水解淀粉氨溶氯化银的银镜反应实验周改英(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244100)一、实验原理,1.人的唾液和胰液含有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006)n+nH2O酶→nCH2OH—(CHOH)4—CHO)唾液2.回收检验银离子生成的A...  相似文献   

8.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韩学忠高一化学第三章硫和硫酸中,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这个实验应该让学生观察四个现象,理解三步反应的原理。Cu(红)+H2SO4(浓)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uO(黑、固)+H2SO4浓硫酸的酸性→CuSO4...  相似文献   

9.
用高一教科书上制取氯气的装置来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性质的实验弊病较多: 1.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收集好几瓶氯气才能完成演示实验,每当换瓶时氯气会扩散出来,污染空气,对师生的健康危害极大。 2.用MnO_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温度稍高时制出的氯气便不纯,有氯化氢气体混入,影响实验效果。 3.在演示次氯酸使色布褪色的实验时,还要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搬到教室,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0.
1氯气与氢气迅速化合而爆炸(1)实验改进此实验是研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所需原材料是有毒气体氯气。力求使整个操作过程在全封闭环境中进行;尽可能使装置微型化,减少原料用量以减少或消除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了以下实验,经我校20多个实验班2年来的重复使用,效果颇好。图1(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所需仪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简易启普发生器、橡胶管、止水夹、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橡胶塞、稀硫酸、锌粒、浓盐酸、高锰酸钾晶体、镁带等。(4)实验步骤①在简易启普发生器与橡胶管、止水夹组成的密封装置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水.旋动漏斗活塞把盐酸滴入克氏烧瓶中,盐酸与高锰酸钾作用产生氯气,氯气经过导管溶于锥形烧瓶的水中,待浓盐酸滴完,微微加热逐出克氏烧瓶中的氯气进入锥形烧瓶,待锥形烧瓶内无气泡产生时,立即抽出导管防止水回流,再拆开装置.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装置 (如图 1)图 1说明 :①Y形管 (15mm× 15 0mm) ;②带细绳 (长约 1 0m)的塑料片 (用烧热的铁丝在塑料片的一边角烙一个小孔 ,细绳穿过并在底端打结 ) ;③铁架台 ;④KMnO4晶体与浓HCl;⑤Zn粒与浓HCl。2 实验操作及现象①把塑料片的细绳系在铁架台的铁杆上方。②用药匙的小头端取少量 (约两小匙 )KMnO4晶体于Y形管的一端 ,另一端加入 1~ 2小粒Zn。③把Y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往Y形管的两端各滴入 2~ 3滴 37%的浓HCl(要用新开瓶的分析纯盐酸 ) ,KMnO4晶体、Zn粒立即与浓HCl发生反应 ,分别产生Cl2 和H2 ,两气体迅速…  相似文献   

13.
“用MnO_2与盐酸反应制备CI_2,当有氯气发生时,盐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 对这一道很普通的题目,现行的教学书藉却都没有给出完善的答案。 武汉大学等校合编的《无机化学习题解答》P.87,第13题答案说:“要使反应能进行,必须E_(MnO_2_)/Mn~(2 )大于1.36伏(电对cl_2/CI~-的E~0)……E将随[H~ ]增大而增大,而EcI_2/cI~-将随[CI~-]增大而减小,因此,实验室常用Mno_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这里只作了定性解释,没有定量计算。说是“必须E_(MnO_2_)/Mn~(2 )>1.36”,论断不确切,因为反应时各物质浓度或分压并不都等于1。  相似文献   

14.
以Ag-煤渣做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快速。为防止污染空气,我们增加了简易吸收装置。一、仪器试剂氧气贮存装置、具双孔塞广口瓶、10×250mm玻璃管、酒精灯、小塑料瓶(眼药水瓶)、石棉绒、细铜丝、浓氨水、CaO、CaCl2、1...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需通过演示铝与盐酸的反应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这两个实验,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但按教材介绍的方法操作时存在以下不足:①用温度计测量铝与盐酸反应的放热情况,由于温度计的红线比较细,实验的可见度不大,即使坐在前排的学生也难以观察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第 19页安排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要吸收热量的实验 (如图 1) ,因为反应要吸热 ,板上的水由于结冰而将烧杯和板粘结在一起。该内容教学时正值夏末秋初 ,气温较高 ,据我了解 ,有不少教师演示成功率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图 1 Ba(OH) 2 ·8H2 O与NH4 Cl反应要吸收热量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化学原理考虑①反应物要充分研磨 ,在烧杯中混合时要快速、充分地搅拌 ,保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一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吸收大量的热 ;二是使反应…  相似文献   

17.
5买验3—4铝与酸、碱的反应 【提示与准备】 (1)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铝制品。(2)写出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还原剂。铝与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反应原理相同吗?(3)铝片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为什么可以不打磨去掉表面的氧化膜?(4)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快的是哪种?产生氢气量较多的是哪种?等体积的镁和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量较多的是哪种?(镁的密度:1.738g/cm^3,铝的密度:2.70g/cm^3)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目的( 1 )探索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 2 )学习侯德榜的科学 ,创新精神 ;( 3)训练无机制备实验的操作技能。2 实验原理1 86 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 ,发明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 ,连续生产纯碱的氨碱法。三步化学反应为 :NH3 +CO2 +H2 ONH4 HCO3NH4 HCO3 +NaClNaHCO3 ↓ +NH4 Cl2NaHCO3Δ Na2 CO3 +CO2 ↑ +H2 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再用 ,而氯化铵又可以与生石灰反应 ,产生氨气 ,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2NH4 Cl+CaO 2NH3 ↑ +CaCl2 +H2 O中国化学家侯德榜认为 ,索尔维法…  相似文献   

19.
一、氨跟酸的反应实验:拿一根玻棒在浓氨水里蘸一下,另一根玻棒在浓盐酸里蘸一下,使两根玻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是否有大量白烟产生。问题:直观效果不明显。分析:打开试剂瓶时,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经挥发。改进:按图1连接装置,在一锥形瓶里放入5mL浓盐酸,另一锥形瓶里放入5mL浓氨水。然后轻轻捏动双连球往瓶内鼓入空气,即见三通管口处有大量白烟生成。说明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优点:(1)操作简便,现象明显。(2)药品可以反复使用。图1  二、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在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注入少量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观察试管里所…  相似文献   

20.
两则化学实验的改进北京第十九中学韩学忠张桂云100080一、淀粉水解产物的银镜反应本实验若按教材上的方法,用NaOH溶液中和H2SO4,由于中和后溶液中葡萄糖浓度很低,银镜反应成功率不高,特做如下改进:取一支大试管,加入0.5g淀粉和4ml14的稀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