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就业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就业信息资源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保证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而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已达600多万。这些数字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心理指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媛 《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56-157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就业难,引发而来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探究应对策略,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健康就业、充分就业、全面就业.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试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的积极作用和具体应用设计,并对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思考,已期待为今后运用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提供可借鉴的具体研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大森 《科教文汇》2010,(35):195-197
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正面而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利于顺利就业的促成,负面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则不利于顺利就业的达成。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可以将其进行分类,每类就业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问题,有的还具有多种负面心理问题。负面心理因素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复杂。高校要更加认识到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工作,从就业的心理契约角度入手,对负面心理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7.
彭菁菁 《科教文汇》2009,(34):76-77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校贫困生是就业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高校持续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就业指导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讨提高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显得日益迫切而需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国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大学生的心理相对脆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学生的人数众多,实施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显然不现实,团体辅导的方式能够基于共同的心理问题同时对多个成员进行辅导,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自负、从众、依赖等心理误区,不仅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表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顺利择业及心理健康。大学生要从客观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意识、提高自身素养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控,还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实现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11.
胡世群 《科教文汇》2013,(5):189-190
中职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面对这种现状,各中职学校成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专门从事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存在诸多弊端,不能形成就业工作合力,作者从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专业教师在指导中职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利因素,提出了如何发挥专业教师在中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的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商榷,希望能为中职学生就业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尚宇红 《科教文汇》2014,(22):220-22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的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学手段,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中。课程教师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熟悉掌握教学程序,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陈伟祥 《科教文汇》2014,(12):16-17
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在初、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社交网络在中国各大高校发展得如火如荼。社交网络渐渐地融入了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活动、道德行为、心理健康及学习态度等。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新载体的社交网络应该受到各大高校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视。社交网络产生的影响不仅促进大学生与同群体及外界的交流,也可能因其信息传播的不当而对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高校教育者面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思想教育新形式的社交网络,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剔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不利因素,从而开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天地,积极地对其进行疏导和科学的指引。  相似文献   

14.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普通院校在地理位置、办学经费、人才引进和政策倾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以致该类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表现出很多不良的就业心理。因此,适时准确地把握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分析成因,从就业指导角度出发,给予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就业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普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索、分析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红 《科教文汇》2014,(10):199-199,201
本文在分析了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欧文亚隆团体辅导的特点后,探讨了欧式团辅在贫困生中的应用,旨在为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治疗模式,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徐会艳 《科教文汇》2014,(27):15-1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学生在自我约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迷惘日益突出。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状况,对淮安市周边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笔者试图寻找一种适合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来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些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症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一化、形式化,专业心理教师匮乏,较难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朋辈心理辅导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该文对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除了塑造高素质技能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近几年大学校园发生的一些案件,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世纪,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变得更加的迫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花 《科教文汇》2011,(16):177-177,192
高校是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除了塑造高素质技能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近几年大学校园发生的一些案件,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世纪,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变得更加的迫切。  相似文献   

20.
曾霞 《科教文汇》2021,(13):166-167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