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是高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各模块的考查方式相对课改前有显著的变化,自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试题中有机化学的考查主要体现于两道试题,其中一题为选择题,另一题则为有机综合题,有机综合题的命制建立在合成路线的基础上,包括已知合成路线的解析和未知合成路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侧重于“双基”的考查。要想高考得高分,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是必要的。一般其题设条件与备选答案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匠心独运的改造,以其多变的形式设置陷阱。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正"三农"问题一直是高考常考内容,尤其是农业问题,因为其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所以备受命题者的关注。从近几年的命题特点来看,今后的高考试题仍然会关注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等主干知识。命题形式继续以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注重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对基本知识和原理灵活运用的能力。农业部分的试题有怎样的命题方式,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复习策略呢?下面通过一些例题进行分析。一、以某一区域为命题的背景材料,用综合题的方式考  相似文献   

4.
2003年高考文综卷第41题是史地政三科的综合题 :第(1)题为历史 ,第(2)题为地理 ,第(3)(4)题为政治 ,共赋分39分 ,是综合性最强、分值最高的试题。本文拟通过对该题的粗浅分析 ,探讨综合题的若干特点。一、从主干材料看 ,综合题具有明确的主题 ,并且围绕主题设计问题[主干材料]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该题主干材料言简意赅 ,明确地点明了题目的主题———人口迁移。围绕这个主题 ,试题涉及美国人口迁移的作用、后果 ,我国人口流动的流向、原因、结果 ,我国人口流动的结果之一———城市化的意义 ,我国三峡建设移民…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是高考的必考知识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该部分内容的试题,它与其他知汉的综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尤其是与动量守恒、电学、磁学的综合题,常作为高考的压轴题.而这类题往往都是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试题.  相似文献   

6.
1981年我国高考历史卷首次推出单项选择题,1988年又开始采用多项选择题,选择题在高考试卷中的分数不断提高。在取消多项选择题只保留单项选择题后,选择题分数比例稳定在50%。另外,实施新课标后,2007年广东高考新模式下的文基、理基部分全部以单项选择题命题,可见选择题在高考中地位是多么重要。从历年高考试题看,选择题考查形式主要有直接提问式、不完整陈述式、最佳程度式、否定式、组合式、材料式等,其命题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1.强调基础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和运用;2.适量引入历史材料,加强思维能力考查;3.挖掘题型测试潜能,考查历史阐释能力;4.采用不规则组合形式,加大试题难度;5.采用最佳选择形式,提高能力要求的层次。面对命题技术日臻成熟完善、考查形式日趋灵活、考查能力日渐提高、在高考中地位举足轻重的选择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日益成为历史教师的重要议题。下面,笔者就多年教学体会,结合近几年高考(广东)试卷,简要谈谈选择题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列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衔接点,是历年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以近几年广东试题看,既有选择题或填空题,又有综合题.但是从历年高考考试情况反映,数列综合题是大部分考生认为较难的题型.以下通过对近两年高考广东卷理科数学数列综合题进行比较分析,讨论高考数列的命题目的和考查意向,  相似文献   

8.
李翰  曹靓 《历史学习》2007,(2):25-29
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对时间的考查.2006年广东高考历史单科共有五道选择题涉及中国古代史,其中有四道题目都是直接设问考查历史时间.高考重视对历史时间的考查还表现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试题的题目设置为:6道单项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共计12道题目。试题全面覆盖了考试说明中要求必考内容的17个主题,考查了3个必修模块中的33个具体的知识点,覆盖了选修1内容的2个主题,选修3内容的3个主题。试题突出对生物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试说明中Ⅱ类要求的基础知识。试题难度适宜,命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考查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立意,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与往年试题相比,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冲 《新高考》2005,(12):10-14
“电场、恒定电流”均是高考重点,其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比例较高.研究相关高考试题,对新一轮的复习有参考价值.综观各地的高考试卷,在涉及“电场、恒定电流”的试题中,突出考查重点知识,并与其它知识(如:类平抛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等)相联系构成学科内综合题,高考试卷中这类综合题以计算题为主,常常作为物理试卷中的压轴题.  相似文献   

11.
电场是电学部分的基础,是高中物理内容中十分重要的一章,为历年高考试题中考点分布的重点区之一,每年高考或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或以计算题的形式,与力学知识紧密结合组成难度较大、多方面考核学生能力的综合题.通过对2009年高考中涉及电场的部分试题进行疏理,  相似文献   

12.
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适应高考命题发展的这一要求和趋向,有必要深人研究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特点,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自觉地加强历史基本理论教学。一、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延伸至选择题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向试题全面渗透,已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考查,扩展到选择题的考查。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在选择题中,出现了一些考查理论思维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题干给出历史事实,选项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图片选择题是近年来高考普遍采用的一种题型,通过图画与文字相结合,既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又考查学生文字与图结合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文以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若干图片题为例,浅析其类型及解答技巧。  相似文献   

14.
黄利华 《高中生》2008,(22):22-23
一、对2008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化学试题的评价1.以主干知识考查为重2008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试题8道化学选择题全部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平实、基本、常规,着重体现了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试题是备考的风向标,了解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变化趋势,对复习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二,突出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考核;第三,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热点;第四,加强文综知识的融合;第五,渗透新课程理念;第六,以“四选二”组合选择题为主。  相似文献   

16.
高考热学命题热点集中在分子大小和数目、内能变化与做功、气体压强等方面,这些试题往往以综合题形式出现,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热学”在高考中的要求都为Ⅰ级,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多数只要求定性分析,少数要求应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内能、热量、做功、分子运动理论方面的试题唱主角.现将今年各地高考热学试题,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2007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综观2007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如全国乙卷5道选择题分别考查了以下知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免疫、种群增长曲线、微生物发酵、蛋白质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苏继红  孙少萍  杨超 《学子》2009,(9):58-60
2009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今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有相当的难度。从指导思想来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19.
胡建良 《中学理科》2006,(11):38-45
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分析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的基础,基本概念当然也是高考化学考查的重点.基本概念在高考化学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0%,但是单独对基本概念进行考查的试题要远少于这个比例,在理科综合中一般是两至三道选择题,对基本概念考查更多的一种方式是体现在解决综合题时应用基本概念获取和分析信息,以及应用基本概念正确地表述解题的结果.一般来说,在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中,化学基本概念部分无综合题,但是解决综合题又都必须应用基本概念的知识.基于课程改革的理念,近几年考查化学基本概念试题的一个新动向是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高科技、新材料等,因而经常出现了一些专用词汇,如:食品添加剂、空气质量日报等,有时还通过新概念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1考情分析概率统计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之一,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试题以中档题为主,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际运用能力.2010年全国高考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试题(以理科为例)考查知识点及分值具体情况分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