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汽车报”前的感喟朽木随着报纸的扩版增页,这几年,专版日益走红起来,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越办越具体。比如从去年起,有些报纸竞用4个版的篇幅去办专版──当然不是去办理论版等传统版面,而是去瞄准新东西、新玩意,能吸21住人的“新事物”。翻开现在的8版日...  相似文献   

2.
冯越 《报刊之友》2008,(12):41-41
岁月如梭,我参加新闻工作(纸质媒体)也有20多年了,这正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报纸越办越多,越办越厚,越办越对老百姓的心思,哈哈,还有一样,就是报纸上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且不说别人了,我自己编辑的版面,回头一看,累计起来也可以算是“千疮百孔”的,真是惭愧得很!正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  相似文献   

3.
岁月如梭,我参加新闻工作(纸质媒体)也有20多年了,这正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报纸越办越多,越办越厚,越办越对老百姓的心思,哈哈,还有一样,就是报纸上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且不说别人了,我自己编辑的版面,回头一看,累计起来也可以算是“千疮百孔”的,真是惭愧得很!正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作用和竞争首先是靠正刊。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办活正刊应该说比办好副刊要难一些,但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办好正刊,先要办好办活头条。我们说的头条,是指在报纸一版的诸多新闻中,读者头一个想看的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新闻。有人说,头条是报纸的“龙头”;头条是报纸的“航标”;头条是报纸的“旗帜”;头条是报纸的“灵魂”。报纸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都是首先通过头条告诉读者。有了  相似文献   

5.
新闻策划既是组织者的一种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既是一种战略,同时也是一种战术,既是一种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从2002年起,我们提出报纸宣传“亮点工程”口号,用策划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所谓“亮点工程”,即值班总编辑每月值班时必须保证报纸有一至两个具有创意性的策划,且策划能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近三年里,我们先后成功策划了“马年六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尚不健全。地市报开展舆论监督难度颇大。一旦批评稿件见报,常常会碰到反舆论监督。因此,处理好新闻舆论的反监督,是搞好舆论引导,把地市报纸办得有生气、有战斗力的重要一环。“红脸关公”充不得“听表扬眉开眼笑,遇批评一触即跳”,这是对一些爱吹不爱批的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专业报纸真是越办越专了。去年8月,国内第一张以防治一种特定疾病为目的的报纸——《防癌报》在广州问世了。《防癌报》主编,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李振权谈到办这张报纸的重要意义,举出统计数字说,来医院查治鼻咽癌的病人,95%左右已到中、晚期了。他们为什么不及早就诊呢?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基本的肿瘸知识。这些年,医生们为报刊、电台写了一批宣传文章,还编印了小册子在院内出售,但影响面仍有限。“于是,我们这些操手术刀的人,也拿起笔来办报了。”人常说“隔行如隔山”,这倒也不尽然。医生办报,开始在组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报纸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各家报纸的版面也越办越活,真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特别是“异军突起”的都市类报纸,以它新鲜的食粮赢得了读,赢得了市场,成为当今媒体的主力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因是报人,近水楼台地便有了好几份报纸在手里,办公室里又订有多种“外报”,花花绿绿一大堆.留心看看,现在的报纸是越办越厚,越办越花哨,记者的稿子也是越写越长,越写越“生动”,翻开报纸,确实是满篇的热热闹闹,如果埋头进去,几个小时出不来,但仔细想一想,又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不论什么性质的报纸,都是人办的,最终也是要办给人看的。从我们的地方党报而言,绝大部分还没有发挥出编辑潜能,释放出应有的宣传效益来。若从我们的投入而言,再与其它性质的报纸作一比较,这一点将更是明了和不容争辩。有时,读者对报纸不满意,我们则以“我们是党报”作为搪塞和敷衍;然而,“党报”不仅不能当作办不好报纸的“挡箭牌”和“保护伞”,  相似文献   

11.
在前不久出版的上海一家报纸上,赫然登出《<深圳青年报>可看可吃》的奇闻。时隔不久,我们又从上海和北京的另外两家报纸上看到了同样的消息。看到报纸接二连三地刊登这一新闻,我们好奇心强的几个年轻人便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都说要写信给《深圳青年报》,去买张“可看可吃”的“周末报”来“尝尝味道”。谁知,信还未来得及发出,就见《羊城晚报》头版登出了辟谣的消息,说那条“新闻”,是“某印刷  相似文献   

12.
时代变了,信息大爆炸,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报纸如果还是“老四版”,就像小脚穿大鞋,肯定不跟脚。因此,报纸厚一点,是应该的,有人说已经发展到了“厚报时代”,也不算言过其实。但一些越办越厚的报纸,厚得并不是地方。有的为了增强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14.
延安,是作为革命圣地列入史册的。《延安报》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一问题。有人以为,报纸特色不应局限在地方特色上,还应有时代特色、风格特色等等。我们以为,地方特色是报纸个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有地方性的报纸就越有社会性,它以“这一个”而区別于其他报纸。所以,我们不断在“延安”两字上作文章。在宣传上,我们遵照“加强指导性,扩大信息量,办出延安特色”的宗旨,充分  相似文献   

15.
亮点与美感——如何办出报纸可读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兢 《新闻采编》2005,(2):41-42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一张报纸,读者拿在手里,如果眼光停不下来,一翻而过,甚至根本不想多看,那还有什么效果?报纸要吸引人,办出可读性,不外乎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大素质。内容犹如产品质量,版面形式则好比商品的包装,二者缺一不可。内容再好,版面不引人注目,无法招人阅读,难有传播效果;而内容不生动感人,缺乏影响力,版面再好看,也同样无法留住读者。“亮”的内容 “美”的形式,才能做出精品报纸。  相似文献   

16.
报纸越办越厚了。起初我们把它当作报业大发展大繁荣大变化的证据,把它当作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善举,历史地去看,这无疑是对的。20年前那种精神餐桌上的贫乏,在越办越厚的报纸面前,成了一个永远的背景,让人唏嘘不已的回忆。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数量与质量之间,总有一...  相似文献   

17.
在办《报刊文摘》同时,我们还出了《解放日报市郊版》,人称“小解放”。这张小报4开4版周二刊,不叫“农民报”而取名“市郊版”,示意它与以往的农民报作为“对象报”有所区别,它是面向市郊的综合性小报。我们不要求它搞催耕催种,唱农业生产的“四季歌”,弄不好重犯以往瞎指挥的错误。我们要它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起移风易俗作用。所以要这样办,也是想作为一种试验,看看不搞催耕催种,能不能起到推动农村工作的作用。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志不理解,认为这样办要犯方向性的错误。但随着…  相似文献   

18.
谢顾问:我是一名司务长,工作之余,常写点宣扬身边好人好事的稿子。可有人议论说我写稿子是为名为利,不务正业、我不明白:难道当司务长就不能利用业余时间搞报道吗?56106部队王金城王金城同志:报纸是靠大家办的,’‘大家”就包括你我他,当然也包括司务长,司务长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本是件大好事,应受到鼓励和表扬。那么,为什么办了好事还被说成是“不务正业”呢?我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只能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作些分析。先说主观方面。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有“业”和“余”之分。你的“业”是司务长,“余”是搞报…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40多年来,“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各新闻单位积累了丰富的依靠群众办报纸、办广播、办电视的经验;全省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通讯网络,广大通讯员为新闻事业做出了不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4,(5):48-48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直接反映一张报纸的形象。“脸”上有神,“脸”上出彩,才能使整张报纸有吸引力。版面进步的背后是观念和方法的改进,可以从中理出这样几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