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卢愚 《今传媒》2007,(6):9-11
今年7月1日是《华商报》改版十周年。十年问,《华商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整合,日趋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张被公众广泛认可、社会影响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都市类报纸。集中探析这张报纸成长的历程,对仍处在转型期的我国报业当不无益处。在《华商报》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审读中心一直将其列为重点跟踪审读。近期他们又组织力量,分别从政务报道、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新闻策划等四个方面。初步总结了《华商报》的成功实践。本刊集中推出这些审读成果,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一份礼物,奉献给《华商报》和全国新闻界的同仁,让我们共同辨析,共同分享,从《华商报》十年历程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促进我国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日,也是《华商报》改版4周年的日子。党的80年风雨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党的事业才能无往不胜、长盛不衰。《华商报》改版再创业的实践也证明:坚定不移地做党和人民的喉舌,办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才能真正为党和人民造福。《华商报》不是党委机关报,但是从主管单位省侨联到报社领导及全体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华商报》同样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样负有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自觉做党和人民喉舌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一份较有影响的报纸,《华商报》的广告经营颇有成效。早在2002年,《华商报》的广告经营额就已经突破了3亿元,在全国媒体单位广告经营额前100强中排名第31位,2003年的广告收入继续增长,达3.9亿。笔以为,《华商报》广告经营的成功除了与它先进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有关之外,  相似文献   

4.
在西安的报业市场上,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和《西安晚报》为代表的近十家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十分激烈。几年纷争,似乎尘埃落定,三大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然而,三大报之间的竞争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本尝试对《华商报》以在位身份与其他竞争之间的搏弈行为进  相似文献   

5.
秀荣 《报刊之友》2002,(1):64-64
《传媒》2002年第1期“发行广角”栏目中刊发了华商报社张军民的章《华商报:以形象促发行》,探索了《华商报》自1995年1月创刊,至1998年7月30日发行已逾40万份的制胜之道。中分七点进行论述:一是以华商形象促发行:二是以员工形象促发行;三是以优质高效促发行;四是以管理形象促发行:  相似文献   

6.
11月6日《华商报》“都市新闻”刊发一条《员工灶上煮狗食副总不赔礼员工告上庭》的消息报道。两天之后,我报新闻中心给编辑中心发过来记者采写的这条消息,很显然这条新闻已滞后,尽管消息的内容比《华商报》刊发的消息还要详实些,编辑中心还是把稿件退还给了采写的记者。接过被“枪毙”的稿件,记者感到十分委屈,这是个典型“共源性”新闻,早报记者和《华商报》记者是同时得到新闻线索的。11月6日是周末,正赶上我们休息没有报,所以让《华商报》抢先发稿了。《华商报》抢先发稿,俗话说“抢先上市的果子未免有些酸涩”。对类似…  相似文献   

7.
张军民 《传媒》2002,(1):40-41
《华商报》由陕西省桥联主办。1995年1月创刊,1997年7月1日改版后,其发行量与日俱增。1998年7月30日,经陕西省公证处公证,《华商报》7月30日的发行量已达404304份,探究《华商报》发行的制胜之道,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形象促发行”。  相似文献   

8.
张娜 《新闻世界》2010,(12):150-151
作为西北报业市场霸主,《华商报》的发展史为业内津津乐道。2000年,《华商报》激流勇进,将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形成了华商传媒集团。经过10年发展、扩张,形成较为完整的媒介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07,(6)
6月15日,由华商报社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华商报》改版十周年系列图书面世。据悉,这一套三本的图书是为庆祝1997年7月1日改版的《华商报》迎来十周年纪念日而出版的,包括——揭开典型案例采编内幕、阐述华商新闻理念的《民本成就公信力》,描绘报纸视觉  相似文献   

10.
南长森 《今传媒》2006,(1X):37-37
“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2006年元旦,打开《华商报》当天的报纸,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用一个多小时读完全天28版,总体感觉是:《华商报》在字体上悄悄变脸,却似乎在刷新历史中行走,又是那样稳健大方,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知识》2007,(8):7-7
本刊讯由华商报业管委会策划的华商报业两本图书《能走多远由你决定》、《近些再近些》今年6月正式出版。这两本图书集纳整合了华商报业旗下《华商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2005到2009年五年间的《华商报》评论文章中进行抽样,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样本的定量研究,梳理《华商报》评论五年迅速发展的轨迹。五年来"华商时评"适时而变硕果累累。文章最后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华商报》新推出的"评论周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安报业目前现状西安报业目前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一枝独秀,整体畸形”。具体地讲,就是其他报纸整体低迷,众人在“水平线”下进行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实际上十分“土气”和“浅薄”的《华商报》却独占了整个陕西报纸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广告额和发行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报纸。根据慧聪国际商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01年上半年,《华商报》享有的广告数量,占到整个西安广告市场总量的49.84%;《西安晚报》占27.9%;《三秦都市报》占10.74%。《华商报》在两年之内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陕西报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相似文献   

14.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15.
香港《华商报》创刊于1941年4月8日,1941年12月10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主动停刊。日本战败投降后,《华商报》于1946年1月4日复刊,至1949年10日15日终刊。前后一共办了四年五个半月。复办的《华商报》,是在1945年10月开始筹备的。日本投降后不久,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便打电报给中共广东区党委书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7,(6):18-18
6月15日,由华商报社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华商报》改版十周年系列图书面世。  相似文献   

17.
晁铁军,《华商报》视觉副总监兼视觉设计部主任。准备采访文案时,我提交了五位候选人名单,编辑部确定了他。第一次来到古城西安。打车时提起华商报,女性出租车司机给我介绍了一路。在西安石油大学南口的一个报刊亭,我买了厚厚一沓《华商报》。我发现,别的报纸摆放很少,而且都堆放在里边,《华商报》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交谈前,我和铁军一起感受了他们的夜班。这家年广告营业额  相似文献   

18.
新闻广告:媒介自身博弈的毒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良  南长森 《青年记者》2007,(12):120-121
《华商报》是在西北乃至全国都颇有公信力的都市类报纸。创业近十年来,秉承“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报业品牌”的经营理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日报对开60版、期发行量60万份,2005年广告收入突破5亿元人民币。在2005年第二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华商报》跃居第三位,是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9.
樊瑾瑜 《新闻知识》2013,(1):99-101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内容分析法,以《华商报》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评论报道作为样本,试图通过对都市报新闻评论问责内容、问责方式以及问责对象的研究,进一步考察《华商报》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0.
国内新闻界     
《华商报》创刊55周年来自国内外的200多位老报人于去年11月15日在广州聚会,祝贺香港《华商报》创刊55周年,复刊50周年。《华商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报纸,由廖承志、夏衍、范长江、廖沫沙等人筹办,40年代在香港两度出版,前后4年6个月。该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在重庆的《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封闭后,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