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播学是一个青春学科,20世纪40年代才在美国形成,而中国第一次对传播学进行公开研究始于1978年7月,其标志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出版的“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家新闻学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郑北渭主编),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传播学译文《公共传播》,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公开介绍传播学。传播学在中国距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它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研究进程后,于20世纪末进人高潮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特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的说法是:“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数年高涨;在中国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查一查卡片,老舍一共为《北京日报》写了四十二篇文章,不算少!卡片就是一小摞。最早的是一九五二年十月七日的,当时《北京日报》刚开张,那篇文章叫《学习民间文艺》。最晚的是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九日,题目是《小而精》。这就是说,由报纸一诞生到它被林彪“四人帮”控制为止,老舍一直是《北京日报》最热情的撰稿人之一。除《人民日报》外,《北京日报》是解放后老舍供稿最多的一家报纸。大概,既是北京  相似文献   

3.
文人的作品广告与推销史文贵《扬子晚报》1992年4月1日一篇文章《老舍为自家作品写广告》(原载《团结报》)称:“中国文人为自家作品写广告,老舍恐为第一人。”但在最近几年,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勇于推销自己作品的人已屡见不鲜了:“某作家”或“某诗人”等“...  相似文献   

4.
何蜀 《出版参考》2004,(4):21-21
“文化大革命”中“八亿人看八个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还有一个由“文革旗手”江青“亲自抓”的“样板戏”,它就是“革命现代京剧”《红岩》,但它尚未公演就半途夭折了,否则,第一批“样板戏”本该有九个。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奇妙的。奇妙到你只能领会、体味它,却不能左右、更改它。它的逻辑总是那么平淡无奇、顺乎自然,却又常常出人意表、奇峰突起。 40多年前,老舍先生凭着深厚的生活功底和敏锐的世情洞察力,写下了传世之作《茶馆》。先生高明,却也恐怕没有料到后人会借着《茶馆》创下“老舍茶馆”的字号,而且赋予全新内涵,独步京师。不服可不行!这就是生活的逻辑。有“老舍茶馆”,便会有人光顾、欣赏、品味,“说三道四”者不乏其人。《“老舍茶馆”与老舍的<茶馆>》  相似文献   

6.
章仲锷 《传媒》2001,(5):31-32
这个“十月”指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北京(也是全国)的第一本大型文学刊物——《十月》。它是我参与编辑的第一家期刊,对我来说,自有其不寻常的意义。 那是1978年春,人们已隐约感到文艺春天来临的气息和脚步,当时我在北京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工作。有一天与主任王世敏(可惜他英年早逝,愿他安  相似文献   

7.
老舍妙语写广告1934年,《论语》半月刊连载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到12月份正发到第九节,校样打出后,文尾尚有空白,老舍遂提笔为自己的作品撰写广告一则兼代补白,主编林语堂过目,莞尔一笑,签字付印。老舍的广告别具妙趣,此处照录如下:《牛天赐传》是...  相似文献   

8.
2008年已经在21世纪的大道上迈开了矫健的步子。《人民日报》元旦献辞罕见地为这一年加上了“伟大”的定语。这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之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迎接建国60周年的筹备之年……多少件想起来就让人心跳不已的大事、喜事,都集中在这一年。这是一个激情与壮志高扬的年份,也必将是成就与光荣丰收的年份。  相似文献   

9.
读《论语》,最佩服孔夫子对待学习的诚实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实人本来就该这样,可他跟着又来一句“是知也”.一下就把这句话上升到理论高度。后面的“知”为“智”,是说这才叫明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是执行《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10年全省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目标,在新的更高起点上着重丰富档案馆馆藏、努力提高档案馆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促进全省档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12.
陈新 《新闻天地》2006,(11):17-20
杨澜生于1968年,而赵忠祥生于1940年,他们本非同一时代的人,可是因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名叫《正大综艺》的文艺晚会却让他们成了“黄金搭档”忘年知音,并且这份难得的友情还在岁月的长河中打磨得愈发深厚,甚至经受住了生死攸关的考验。慈父严师,赵忠祥的无私关爱成就了杨澜“赵老师,请您一定要帮帮我啊!现在《正大综艺》的收视率节节下滑,正处生死攸关之际,只有您加盟担纲主持,才可能拯救它啊!”这是1991年5月的一天中午,《正大综艺》女主持人杨澜对赵忠祥说的话,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是赵忠祥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一刻。开播于1990年的《正大综艺》,曾是国内首个综艺益智类栏目,其形象生动的节目内容不仅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成长片断,其  相似文献   

1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档案》2008,(1):1-1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十七大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档案工作者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完成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刘绍棠是名人。刘绍棠是京东通县人。何以为名人?13岁即发表了第一篇习作《邰宝林》,17岁就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被称作“神童”。21岁,又因《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意见》等文章被错划为文艺界右派典型之一。进入中年,作为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致力于北京乡土文学的创作,其代表作有《蒲柳人家》、《蛾眉》、《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等,被  相似文献   

15.
林帆 《新闻世界》2006,(6):36-38
随着《涩女郎》、《向左走,向右走》的风靡全国,深感职场压力大的都市人,渐渐发现了漫画轻松幽默而又充满智慧的独特魅力。如今在香港和上海等城市,成人看漫画已经演变为一种阅读时尚.在美国和日本,最迷恋漫画的群体早已不是孩子,而是成人!一位洛阳女孩从中发现商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成人漫画吧”,没想到一下就“火”了起来,如今月利润高达2万元以上!她是怎样成功的?[编按]  相似文献   

16.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①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dE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  相似文献   

17.
袁庭栋  白丁 《出版参考》2007,(11):24-24
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关于姓氏的普及读物是《百家姓》。 《百家姓》作者不可考,一般人多谓此书为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人所编.当时吴越王钱傲虽已归顺北宋(北宋建立之后。吴越王还残存了19年),但仍保留王号,故而《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将“赵”列为第一姓,“钱”为第二姓。但此说不尽可信。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的《读者论坛》办得很活跃,可是也有为文而文的形式主义现象。这里举一个“自相矛盾”的例子,供贵刊编辑同志研究。去年《新闻战线》第10期第30页,登了《“词”和“词汇”别混淆》一篇短文,指出“词汇”是一种语言里的全部的词,它和单个的“词”的概念不同,不可混淆。这无疑是对的。然而到了第33页,贵刊在刊登老舍同志那篇《记者的语言修养》一文时,就置前文的议论于不顾了。请看:老舍同志文章在第19节里说:“文章单调,是因为只知道那几个词汇,没有办法选择。”这里的“词汇”不正是“词”的误用吗!我认为,老舍同志偶然出现的笔误,本不值得大  相似文献   

19.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北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华别墅”,  相似文献   

20.
蒋海燕 《传媒观察》2004,(12):60-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有的副刊甚至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栏目,如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沈从文编的《大众报》文艺副刊等,还有20世纪60年代的《羊城晚报》的“花地”,80年代《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都曾拥有大批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