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但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介绍鲁迅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掘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我国近代文坛的文学巨匠,其作品影响了整整几代人。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深入研读鲁迅作品的同时,探究在课堂中教学鲁迅作品的方法,让鲁迅作品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让鲁迅精神在学生心灵中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品文本解读都是中学语文教学难点,同时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对文本解读都围绕主题思想与段落章节分析,并没有回归文学文本分析.由此先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排现状,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核心素养下部编版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文本价值取向,其一借助文本深挖鲁迅作品人文情怀,其二结合文本多方位展现鲁迅作品特色.最后从语文核心要素围...  相似文献   

4.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和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师的陈旧解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从温情和关爱的角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5.
最近以来,有关中学语文删减鲁迅作品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赞同者为之叫好,反对者扼腕叹息,不管是赞同者还是反对者,大家似乎都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出现了危机。到底是鲁迅的作品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对中学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品蕴含着宝贵的民族精神,其闪耀的思想光辉,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发展而走远。如何与时俱进解读鲁迅作品,作者从作品的思想价值、教师学生的自身发展等三方面阐述了个性化解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张玉武 《江西教育》2012,(12):14-16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已成普遍现象,并出现了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删减鲁迅作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当下亟待反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既能凸显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能让现代中学生欣然接受鲁迅、阅读鲁迅。一、把脉,诊断当前课堂之弊端鲁迅小说中的庄与谐、散文中的情与趣、杂文中的理和智,是语文课中的重头戏。让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奠基。  相似文献   

8.
“本期关注”今期刊发三篇文章,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鲁迅作品的教学处理问题,一个是课文解读如何掌握度的问题。鲁迅作品进出教材,现在成了社会热点,本刊是语文专业期刊,我们还是关心在现有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什么困难,该如何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张正平老师的文章,比较客观全面地探寻了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困境的原因,值得大家参考。朱小闯老师的文章,认为造成现在对鲁迅作品的曲解,缘由在于对其作品的过度解读。文章延伸出一个问题:如何解读文学作品才是适合的度?这是一个难题。洪方煜老师的文章,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讨论的样本:这样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是过度了呢,还是适合度呢?  相似文献   

9.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鲁迅作品一直被作为典范选人中学语文教材,入选最多时达三四十篇。鲁迅作品蕴含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和高度的艺术价值不仅会给人前进的力量和文化的修养,更会对人产生长久的影响力。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意义重大。抓住关键词,品读文章意蕴,是笔者在教学鲁迅作...  相似文献   

10.
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就是鲁迅,这句顺口溜很形象地道出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上的难度与畏难心理。其实,很多老师在授课时,也觉得解析鲁迅作品有一定难度,是块比较难啃的骨头。往往把鲁迅作品作为讲解的重点,认真备课,详细解读,效果却往往并不如意。纵  相似文献   

11.
夏敏  叶继奋 《现代语文》2014,(12):22-24
鲁迅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对鲁迅作品的取舍和教学更是有激烈的争论,甚至截然相反、褒贬不一。从近几年“鲁迅作品是否入选教材”的大讨论中可以探知一二。当下以学生喜爱程度来评定作品的价值,让人觉得有些武断,与其说是尊重学生的需求来更推进语文学习,还不如说这是降低课文的难度来满足教师的教学。教师觉得鲁迅作品“难懂难教”,这是教学的现实困境,但也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因此本文就从现今教材解读中所存有的弊端一一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出路,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鲁迅作品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误区。本文主要从鲁迅作品的价值、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如何正确认识鲁迅作品、鲁迅作品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等方面概述了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梦清 《学周刊C版》2013,(2):155-156
鲁迅作品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鲁迅作品,要教出鲁迅作品的特色来。就鲁迅作品本身而言,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也应该有不同的教法。笔者现就鲁迅杂文来谈谈如何更好地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丽艳 《考试周刊》2014,(31):42-42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很大影响。然而,在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作者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目前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其中争议之一就是关于鲁迅作品该不该选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师觉得鲁迅作品难教,学生的感受就是鲁迅的作品难学,体会不到鲁迅作品的美。专家们开始考虑在中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中减少其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再也看不到鲁迅作品的价值和魅力。近几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惧怕鲁迅作品教学问题,似乎是阻碍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使学生接受鲁迅作品,关键还在老师身上,老师要把学生引入崇高的美的意境,使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魅力,这样才不惧怕学习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学生中存在不愿读鲁迅作品的现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再读鲁迅作品提高自我修养,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鲁迅作品的诗意童趣,把握鲁迅作品的亲情温度,师生合作探讨抓住矛盾的焦点,交流阅读的心得等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真正领会鲁迅作品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是传播鲁迅作品、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媒介。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鲁迅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鲁迅作品是中学生了解鲁迅的重要渠道。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让学生汲取鲁迅作品营养的重大使命。通过对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选编情况梳理和分析,从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和教材选文标准,这两方面来分析中学语文新教材处理鲁迅作品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对鲁迅作品的施教思考,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者提供教学参考之资。  相似文献   

18.
张子超 《现代语文》2007,(8):103-104
韩石山先生在其书《老不读胡适,少不读鲁迅》中提出,教材中鲁迅作品不宜选入太多,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通过对其阐述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其所作的分析和鲁迅先生文章的解析,指出其所撰之文值得商榷的不妥当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孜孜以求的鲁迅作品教学不仅仅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而且更要从文学角度还原"真实的鲁迅",应立足于立人、思变和怡情,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感悟鲁迅.在这种感与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整体把握,体味作品的人性美、生活美、语言美,感受作者的人格美,从而获得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