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这次新课标修订仅文字修订就有200多处,其中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从过去一、二年级要求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会认1600字,其中会写800字。进一步提倡了"多认少写",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有效、自主的识字呢?在这里笔者谈点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学前识字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给识字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教师可以尝试以改革"封闭型"课程结构为突破口,每周开设一节识字活动课,在不动现行教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课外生活中识字。这样,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直接与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接气",识字教学"两条腿走路",化"难"为"易"。学生两年可轻松识字2500个左右,从而实现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3.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集合,"体验式"识字教学是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笔者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想象关联等"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提升了学生识字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主动识字习惯。  相似文献   

4.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怎样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即重点介绍在识字教学中"说文解字",把汉字形象化,把各种语文知识调动起来产生联系,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方法,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训练组集中识字法”,即在每个训练组学文前 ,把每篇课文中的生字拿出来放入新的语言环境中 ,采用多种方法集中学习。这是我们在多年的识字教学研究、实践中提出来的课题。一、“训练组集中识字法”的提出在长期的识字教学研究中 ,发现随文识字等识字法 ,注重阅读教学 ,注重在阅读中识字。部分学生往往对故事情节内容感兴趣 ,对生字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学文后 ,文章会读了 ,句子会读了 ,文中的生字、词也能在具体句子中读 ,可是在单独考查识字效果时 ,把生字从文章中拿出来 ,学生有的难以读准 ,有的甚至不认识 ,出现了学生会读书而不识字…  相似文献   

6.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识字教学中注入一些新奇而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这样的识字教学才能有趣且有效。  相似文献   

7.
姜超英 《考试周刊》2014,(38):131-131
识字教学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段,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认识"1600—1800"字,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单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很难完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8.
"大语文识字"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引下的识字教学,它摈弃了原先封闭的、局限于课堂的识字教学,而是立足母语这一大的社会环境,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课外读物,加强识字的社会实践性,通过多渠道、多方法,开放而富有个性的识字过程,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识字课堂,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阅读、表达、交际能力,并使之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实践研究,从"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中识字"、"运用中识字"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师用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解决新教材的大容量识字问题,使识字教学难上加难。其二,传统教学采用韵文识字,而现在基本采用分散随文识字,这也使识字量不能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再者,现在的低端识字教学热衷于拼音化,而忽略了形义,学生死记硬背,过于机械,容易遗忘,使得错别字增生,也是识字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主体。汉语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作为汉语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学习汉语文化的钥匙。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肩负着这识字写字启蒙教学的重担,我们要激活语文课堂,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去寻找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达到优化识字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11.
"发现儿童,保卫童年"是一个世界性、跨世纪的课题,为改变当前小学生识字学习负重前行的现状,"全语境"儿童汉字学习实验者依托叶圣陶的"儿童种子观"教育思想,在活动中发现、支持和保护儿童的识字学习。本文主要阐述教师童化自己教识字,学生主动分享学识字,家长积极互动助识字,使识字课堂活动自由和开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须构建开放的识宁体系,将知识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中国的独特文化,认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回顾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识字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决定了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由此可见,低年级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开辟广阔的识字途径,激发浓厚的识字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高效识字。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识字教学方法越来越多,但由此也产生了操作上的麻烦,导致学生在识字中无"法"识字,识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笔者认为,并非这些识字方法不好,而是因为太多太复杂而缺乏一种科学分类。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十分必要,它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进而取得较高的识字效益。  相似文献   

15.
1.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有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和指事三大类。比如:"明"这个会意字,我就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让学生认识、感悟:"日--月--明",太阳能发光,十分明亮;夜晚,月亮会折射太阳光,把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所以日和月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给每位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识字能力,尽量减少和杜绝错别字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说字"教学法,帮助学生快速识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文识字"是当前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但目前小学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仍存在着"操作僵化"、"面面俱到"、"顾此失彼"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优化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分析学情,把握时机灵活识字;分析汉字,把握特点科学识字;注重整合,寻找联系高效识字。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随文识字"是当前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但目前小学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仍存在着"操作僵化"、"面面俱到"、"顾此失彼"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优化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分析学情,把握时机灵活识字;分析汉字,把握特点科学识字;注重整合,寻找联系高效识字。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学习负担.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拼音部分,就让学生及早地接触汉字等,这就为解决“识字”这个“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人教版教材的识字教学给了广大教师一种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提早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