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小朋友看来,苏轼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文豪。不错,我们早就读到过苏轼的作品,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首歌颂西湖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这首写庐山的诗,还有"明月几时有,把酒  相似文献   

2.
于永正老师说过:"孩子们的童年应当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情趣的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品评起来都是有味道的诗……这首美丽的诗是由老师构思,师生一起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的四千二百余首诗中有一百四十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接着,老师让我们给诗配画,心里想着一首诗,闭着眼睛用笔画出来。我想起了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画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和我的校友们一起上课。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年轻的诗,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首爱情诗。作者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已经很古老了,是19世纪写的,它曾经激动过多少人的心灵!我们今天上课的程序是四步。课件显示: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师:下面我们就开始听。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这次课上听三遍。第一遍,整体感受(课件显示)。在听诗的时候,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一)生:(静听)师:下面听第二遍。这一遍听的要求是:理解诗中的意象(课件显示),听整首诗的意象是怎样和谐地组合…  相似文献   

7.
是我国灿烂辉煌的诗歌之流的源头,前几期我们介绍过一首《鹿鸣》,这次我们再介绍一首儿子悼念父母的诗《蓼莪》。这首诗歌共有六章,我们这里节选的是第五章的一部分。清代研究《诗经》的专家方玉润对这首诗评价极高: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这些千古绝句让我们动情,令我们落泪,催我们奋起……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诗两首》一课,品读两首诗。一起来读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们创作的第三首诗,主题是"童年",这首诗意义重大,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创了我们班级儿童诗创作的一个崭新时代。或许是这首诗的主题更加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吧,每一首诗都极具个性化,所以几乎每一首诗都是我眼中的精品。信手采撷几句——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年前,祖父和我说:"一个人只有身处他乡,才会真正拥有故乡。"那时我还很小,似懂非懂,直到很多年后,当我写下"我还欠故乡一首不长不短的诗"时,突然发现自己终于理解了祖父的话。从此,我是一个有故乡的人——路桥十里长街,一条内心隐秘的河流,那些闪亮的少年时光,仿佛鱼群在水中自由穿行,一次次游过我的梦境。我的名字1980年9月15日,当我来到这个世上时,母亲脑海中久久回荡着一个名字——"相依"。当时,我  相似文献   

1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多么感人的诗呀!每当我吟诵起这首诗时,眼里总会闪现出母亲的身影。如果我们是小草,母亲就是阳光,每天不知疲惫的照亮着我们,让我们奔向光明;如果我们是鲜花,母亲就是绿叶,永远执着的映衬着我们!母子之情是一盏永不会熄灭的灯火。  相似文献   

13.
一、高考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相似文献   

14.
一、情绪的诗 在诗歌欣赏过程中,我们常说一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情感",一般不会深究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为了作更细致的辨析,可以先来看两首诗,一首是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相似文献   

15.
《大中专文苑》2008,(3):10-10
环保,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勿需解释,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这样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此把我们带入对于美好的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生机盎然、美  相似文献   

16.
一、高考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 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 是哪一个字?为什幺?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景洪春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是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怎能不以诗意和美感来滋养祖国的幼苗呢?尤其是语文教育,更是应该闪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散发着诗的激情,语文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语文本应是一首动人的诗!王玉强老师提倡"深度教学",我认为他绝不是提倡语文老师只要给每种类型的练习题找出规律性,语文教学就结束了。语文除了工具属性、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她自身独特的魅力。王老师写过课本诗,也提倡学生写诗解读课文,用诗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  相似文献   

18.
<正>打油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曾写过一首"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首古诗出现了"斜"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诗的原文是这样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可谓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并且在华语圈中广为流传,但诗中的"慈母"一词估计也是汉语中误用率最高的一个词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说"慈母严父",所以自然地就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