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灿 《航空档案》2005,(1):74-74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印度与新中国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据中国外交部前不久解密的档案显示,1954年,印度一名官员在西藏突然病倒,印度驻华外交官紧急约见我外交部官员求助。我政府经过考虑,同意印度空军飞机进入西藏紧急空投药品。在我国的帮助下,印度遇险官员最后获救。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档案管理官员研修班”是由中国政府资助,受国家商务部、国家档案局委托,云南省档案局具体承办的项目。从2004年至2007年云南省档案局馆共承办了三期,先后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五个区域的55个国家,共117名官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3.
耶鲁大学官员前不久宣布,他们将与微软、KirtasTechnology进行合作,对耶鲁大学图书馆多达100,000万册特有的图书进行扫描,主要是那些已经免于版权保护的英文图书。虽然没有具体透露协议的价值,但Kirtas的一个官员告诉记者,这项交易在第一年就将多达1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4.
刚刚当选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在会见中外记时.回答了记关于政府官员如何处理和媒体关系的提问。他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固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相似文献   

5.
程大鲲 《兰台世界》2004,(11):38-38
诰命、敕命是中国古代皇帝颁发的一种文书,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武官员受封,由朝廷授予文书,名之为“告身”,即相当于现代官员的委任书。清朝规定: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封外藩(指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边远地区的蒙古族、维吾尔族贵族),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发给敕命。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之音”台长更迭看美国新闻“舆论的一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之音”台长的更迭2002年8月29日,“美国之音”电台台长罗伯特·赖利通过电台理事会发表了辞职声明。这位“9·11事件”之后上台的台长在这个职位上还没有超过10个月。“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对新闻媒体软硬兼施,要求绝对听从指挥,尤其不能播出本·拉登和塔利班领导人的讲话,但“美国之音”却表现得极其“不听话”,竟然不顾政府官员的三番五次的阻拦,部分播出了对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采访录,同时播发美国政府官员的评论。2001年9月29日,华盛顿的官员透露,“美国之音”电台台长惠特·沃恩以…  相似文献   

7.
政府官员责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本身就需要有比较广泛的民意和政府官员认同的基础,只有这样。政府官员才能真正承担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8.
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凡 《兰台世界》2007,(5S):68-69
民主革命的先行——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不仅以光辉的革命业绩名垂史册,还以其卓越的理论建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观念,特别是其关于官员道德方面的许多颇有见地的思想,对于当代政府官员道德建设,官民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据权威人士估算,近10年省部级高官每年落马的数字在16~l7名之间。另据反腐专家透露,2003年查处的官员已经超过20名,是改革开放以来查处力度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以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逐步完善,同时也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提高了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培养了一批既懂政治、又懂新闻的双面手.国务院新闻办自2003年起在全国各地开展新闻发言人培训,培训工作转变了政府官员传统的宣传模式,从原先官员的一言堂走向了官员和记者的双向互动.政府官员主动向记者提供新闻提供服务提高了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为代表的官员雷语.近两年不断爆出。在被广泛关注时.部分官员被停职,后无下文。然而,部分官员“低调”复出。官复原职或换职位复出者均有。  相似文献   

13.
县乡干部直升省直部门,打破了官员升迁的层级隔阂,使基层官员有了更平等的上升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林爱珺 《新闻记者》2006,18(5):45-48
我国现行民法对官员与普通民众在名誉权保护问题上没作任何区别,这从形式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政府官员同样可依法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名誉权。但是,这一点正反映了我国法律的一大制度性缺失,即在公共利益面前,官员的名誉权不应该等同于普通公民的名誉权。在实际生活中,官员所拥有的强势地位与其所受到的监督并不对等.这就使维护官员的名誉权与保障民众的监督权之问严重失衡,造成了价值取向的错位。这种失衡和错位,客观上导致了宪法所确立的“人民监督”制度的虚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4,(47):16-16
65岁的袁伟民12月9日正式退休,不再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一职。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体育官员,袁伟民47年的职业生涯一直没离开过体育。  相似文献   

16.
黄斌 《声屏世界》2005,(11):56-56
近年来,为加强对官员的考核考察,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面,各地热衷于邀请媒体介入监督。于是,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传媒上,公开述职,公布手机、电话号码,承诺服务内容,甚至选提领导干部、接受评议意见等等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媒体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员的考察只唯“上”的陈旧理念,在象征公正的摄像机下,官员的一言一行能得到较好的监督,能督促官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其积极作用必须肯定。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频祭反腐利剑,一批腐败官员纷纷中剑落马,身陷囹圄,有的甚至丢了卿卿性命。腐败官员的丑相被媒体曝光,从一品大员到九品小吏,“规格齐全”,可谓硕果累累,成就裴然!现根据官职高低、贪吃数量、胆量大小、“污染”程度等指数,对2006年通过媒体曝光的腐败官员进行分析,排出新版2006十大“黑榜”官员,让腐败官员被阳光暴晒,警示着人们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相似文献   

18.
正9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官网的EMBA学员名单中还有3名现任省部级官员的名字,9月9日,这3人的名字已被删去。一个多月前,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EMBA、后EMBA、总裁班等被明确列为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这引发领导干部退学EMBA风潮。与收入相比,这些培训收费高昂,参与官员需要支付其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工资。知情人士向记者企绍,官员就读EMBA很少自掏腰包,有的源自单位的教育经费,有的商学院为官员减免学费,甚至有企业为官员埋单。专家表示,官员学  相似文献   

19.
“引咎辞职”和“官员问责”,成为2004年4月中国社会的关键词。并可能成为此后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的政治术语  相似文献   

20.
公众对问题官员的复出之所以如此敏感,不仅在于他们的复出程序不透明,更重要的是这些要为公众利益受损负责的官员们,没有让公众感受到他们起码的羞耻心和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