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不囿于开设一门必修“课”,而是要开发满足在校四年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一系列“课”,保证有语文学习不同需求的学生随时能进行语文学习、接受指导。大学语文必修课要强化能力训练的主线,注意与专业学习的有效衔接;选修课要突出服务学生的多元语文学习需要,注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活动课要主动介入校园文化建设,策划和营造校园内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醒语文教师耍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语文课这个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活动起来,不但要“心动”,还要“会动”,并最终落实于“行动”。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再次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学,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使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目的,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语言运用、如何进行教学组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课堂板书以及学生讨论的引导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注意“温度”,声音清晰温和,语言简洁明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组织要有“法度”,松紧适宜,手段灵活;多媒体的运用要注意“宽度”,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放宽,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教学板书要注意“深度”,这样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指导态度的明朗与否,将影响学习的有效性。语文课堂上“五度”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语文教学往往侧重“教”,忽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一种懒惰性和依赖性.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充分认识学法指导的作用;注意教法与学法的结合;要重视运用;要结合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这些理念传递的信息是: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固化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提供的学习条件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学习知识的一般过程是: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旧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注意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精力得到合理分配,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学习的组织过程“活”而不“乱”。推行人本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开展合作探究,引领学习深入。注重学思结合,放眼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0.
对新课标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瑛 《中小学管理》2003,(10):32-34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体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日益广泛地采用。但是,在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势必影响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下面,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谈谈新课标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自主”与“自流”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可见,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价值引导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应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涵时、对文本内涵理解不深或多元解读出现偏差时、品味关键词句时,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教师还应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还要指导学法,让学生变“死学”为“活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次基础训练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三部分。综观这些内容,其目的、要求不仅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且突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注意事物的联系”。在教学时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一、明确目的,自主学习。基础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明确每一道题的训练要求、意图,有的放矢地创设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基础训练的“字·词·句”训练安排有四道题。前三题都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练自得。如,第三题是选择字词的正确意思…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语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训,是教师的事,给学生点拨、开导、启发、解惑;练,是学生的事,训而练,练而训之,训练合一就形成教学。”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练和训同样重要。重训轻练,重练轻训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应注意,练不在于多,贵在于“精”与“巧”。因此,对于练习,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讲究实效。尤其在新课改阶段,更要注意练习的形式,既要有传统的文本作业练习,又要有个性化的作业练习。既要考虑如何体现知识转化为技能,又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而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学习状况依然令人深思:听课不会作笔记;学课文只知写字词、记段落、背中心;写作文想一句写一句:当众发言结结巴巴;朗读课文唱腔拖调、添字漏字;写字龙飞凤舞;不善使用工具书,不善收集资料……这些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请首长洗脸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界一次难得的教改机会,新课标无疑对语文教师是一次极大的解放,是对语文教师的生产力的新培育。可以说,新课标是比较适合语言学科的。将“见仁见智”的问题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确实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乃至语文生命史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刘莉 《云南教育》2000,(5):23-23
多年来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少教师经常把“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教 ,不注意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这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我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 ,认真钻研并把握“阅读课文”的特点和要求 ,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解题目 ,明目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探清文章脉络、透视文章中心的窗口。通过解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 ,同时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关心和注意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为学生自学注入动力 ,这是…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语文教学“语言是基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与文学是情感交流的媒介”这个特点,语文教学必须注意语言的应用和学习,通过教师课堂板书的严谨、规范和准确与学生语言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教师课文诵读的音准、断句、流利与学生普通话语言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课文赏析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与学生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应用、示范与学生口头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师生教学双方的互动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让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要教给学生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