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使政治工作报道实起来,是从事政治工作宣传的同志的共同追求。也许有的同志会说,政治工作报道如果搞快了,就难免会出现罗列经验、讲空道理的现象,很难实起来。其实,快与虚并不是难以割舍的亲家,快与实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做到快中求实。寓理于事,靠事实说话政治工作报道要在快中求实,必要的道理当然要讲,但如果光讲道理,即使再快,也不能赢得读者,反而会令读者生厌,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解决“空对空”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必须走出“快”就是说经验、讲道理的思维误区,靠…  相似文献   

2.
政治教育报道既是军报的宣传重点,也是宣传难点。政治教育报道2难,集中体现在难写、难编、难登上。难是坏事,但它又逼迫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不断进行思考、探索,以寻找其生机与希望。从这一角度看,难也是好事。拙文拟谈谈有关使政治教育报道“实”起来的一些问题。在近几年新闻改革研究中,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军事训练报道要“虚”起来,政治教育报道要“实”起来。提出这“改革目标的背景是:有些军事训练报道太安了,技术性强,读者看不懂,又容易泄密,因此,要多从提高思想性上下功夫。而政治教育报道往往是认识了什…  相似文献   

3.
老舍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演讲时谈到,写实物要以实物为主而略加抒情的描写,使文章生动空灵一些,反之,写诗情画意则要略加实物以期虚中有实。这的确是名家的经验之谈。不仅写作讲究虚实相生,中国画的烘云托月、计白当黑,书法的飞白,音乐的休止符何尝不是虚实关系的具体运用。可以说,作为一对充满辩证关系的矛盾统一体,虚实的结合是无处不在的。对新闻报道来说也不例外。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可使报道工作别开生面。新闻中的“虚”指概貌、概况、抽象事实;“实”指细节及具体事实。虚实法在新闻报道中有哪些体现呢?择其要有以…  相似文献   

4.
政治教育报道难写,这是记者和编辑的共识;政治教育报道写好了格外出彩,这也是记者和编辑的共识。一般说来,评价这类报道,写得好无非是指写得实写得活,写得差肯定是说写得虚写得死。长期以来,我们就这样在实与虚、活与死之间“挣扎”。去年部队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解放军报》在二版开辟专栏,跟进报道,赢得一片叫好声。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认真总结一下,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把这类报道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今年社党委加大了新闻改革的力度,提出了报纸要增强可读性、贴近基层的方案,按要求,要达到短、新、深、实、活的要求,政治教育报道的难度就更大一些。如何把政治教育的报道从枯燥乏味写得新鲜活泼,从空洞无物写得实实在在,从雷同老套写得泪然各异,从冗长繁杂写得短小精悍,我认为这是让政治教育报道“实”起来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下功夫实现这“四个”转变,不是易事。这要靠全社的同志和广大通讯员的共同努力,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索。下面我联系实际讲一些具体想法,供参考。第一,以抓创新求“实”政治教育的报道最怕的就是大而空,解…  相似文献   

6.
档案学研究的务实与务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重探讨了档案学研究中的务实与务虚问题,说明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务实际之虚”和“务实际之实”应当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取向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把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更要充分地讲清道理,引导舆论。解放日报一贯重视新闻评论,去年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中,更加重视就实务虚、以虚带实、析事明理的评论在引导舆论中的优势和作用。一年来,除了加大“新世说”专栏宣传精神文明的分量和力度、在“解放论坛”专栏推出百姓出题目,众人发议论的“精神文明大家谈”专题外,尤其是在党委、编委会的领导下,精心撰写了“论学习徐虎精神”、“论广场文化”、“论社区文明建设”、“论全行业规范服务达标”等四组共十三篇系列评论,在上海精神文明宣传中独树一帜,造成了声势,体现了党报评论的  相似文献   

8.
1、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 ,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 ,政治工作报道是新闻报道 ,自然要遵循这个规律。政治工作报道特别是政治教育报道 ,如果没有多少事实作根基 ,只得“米不够 ,来添水” ,不是大道理罗列 ,就是体会、感受满篇 ,空洞无味 ,可读性自然差。如何让它实起来?用事实出来说话 ,报道者则可隐身其后 ,坐收“寥寥数语胜过空话千言”的效果。刊载在《解放军报》1995年8月22日江永红的一篇题为《从收发室看“四个教育”》的文章 ,就将政治教育报道做实了。当时围绕“四个教育”做的文章很多 ,但精品不多。什么原因呢?没用事实说…  相似文献   

9.
虚与实原是一对哲学范畴,早在先秦诸子的论著中就有过论述。虚实相生,又矛盾又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串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科学、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之中。在军事上,有“避实就虚”的策略;在经济上,有“务虚务实”的方针;在医学上,“虚实”更是同“阴阳、表里、寒热”一起作为“八纲”,维系着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这一对哲学范畴,表现在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0.
读到"江岸信息网"刊发的中共武汉市江岸区委书记蔡杰5月16日到区档案局调研提出"实工实做实工虚做虚工实做"理念时,眼睛为之一亮。蔡杰说,"实工实做,就是自身的工作要实打实地去做;实工虚做,就是自身工作的展示要虚做,学会借力。档案部门  相似文献   

11.
虚实法,又称虚笔或实笔,是我国传统美学上用语。实,就是描物;虚,就是衬托。新闻写作的虚实,是指叙述新闻事件的同时要抒写作者的感情、评价。新闻报道的真人真事,要以写“实”为主,写“虚”为辅。但是实虚穿插结合,使描述的对象增加实感、增强内容的  相似文献   

12.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正如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消极、丑恶现象的批评揭露为辅,有主有辅,主辅相对,这也是一种辩证关系。如果说,正面宣传是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那么,批评揭露就是告诫人们不应该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讲,严肃认真、把握分寸、讲究方法、注重效果的批…  相似文献   

13.
实与虚实与虚,即真实和虚假,本是相互对立,不一致、不相同的概念,但在一些情况下,在一些编采人员手中,出现过以虚充实的现象,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虚变成统一、一致、完全相同的东西。如:1958年11月,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江西人民台)把波阳县古县渡公社桂湖生产队晚稻亩产创高产的决心,报道为亩产22.8万斤丰产“卫星”的现实。以虚充实,实虚互渗的原因,说法有二:(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二)对被采访者的言论和现场的现象信以为真。这两种说法可再作具体分析。关于社会环境问题。一些重大问题的虚假,的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南充市档案局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下,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引领,将机关党建工作实实在在地融入档案事业发展与日常工作中,坚决克服"抓党建是务虚"的错误思想,坚决抛弃"抓党建光说不动"的应付交差错误行为,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业务、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同时,坚持讲政治、抓实学习、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推动机关党建与  相似文献   

15.
我有这样一个近似简单但却不无根据的看法,我以为报纸工作做的就是六个字的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要提高报纸宣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我们知道,报纸是要讲道理的。理要讲对,话要动听,报纸宣传就在这个“理”字上。党报,就是要  相似文献   

16.
叶林 《声屏世界》2004,(2):36-37
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批评报道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也就是要讲究选题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新闻文摘     
怎样处理好新闻写作中的“实”与“虚”?新闻写作要使叙述与议讨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处理妇“实”与“虚”的关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文体和写作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新闻写什坚持用事实说话,并不一概刘斥必要的议论。这里所指的o沦,绝不是空谈泛论,更不是废话、套话等。而是从事物的现象概括出来的,又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写好新闻,一般应以实带虚,对实的要求是材料反映观点;对虚的要求是观点统帅材料。实中有虚,使新闻报道生动活泼。又要反映虚,做到实和虚有机结合,浑为一体。(陈艺园椅)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8.
前此诸篇,我们着重讨论了古代传记文对新闻人物通讯的写作借鉴。 从本篇起,我们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古代说理文对新闻评论的写作借鉴。 说理文要概括,要抽象、要务虚,但这种虚不是虚无缥缈,不是玄而又玄,不是空对空。立论,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理论与事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事理相辅。从事实中总结出规律——道理来,这就是即事明理。 事理相辅,即事明理,这就是本篇要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和新闻写作,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技术性,增强思想性。这个意见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很长时间以来阅读学员大量的新闻习作逐渐形成的。所谓技术性,指的是报道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偏重于从技术方面、从次要方面决定取舍,没有从政治上、思想上,从重要方面考虑得失。这就是平时常说的,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实不见虚。这当然不是说,作者主观上有意地避重就轻舍本逐末,而是缺乏从政治上、思想上大的方面周密思考的结果。这个缺点,表现在宣传科技成果、工程建设成就以及好人好事等报道方面尤为突出。这里先解剖一个实例。一位学员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20.
夹叙夹议。是小评论写作常用的手法。人们常说:“要摆事实,讲道理。”而夹叙夹议的小评论,正是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种论说文体。摆事实,讲道理,关键是摆好和讲清。要把该摆的事实摆出来,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把该讲的道理讲透彻。做到切中要害。也就是说要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从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