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阿格农《伊铎和伊南古语》的象征意蕴朱红素撒母尔·约瑟尔·阿格农是一位以高度创新而领袖群伦,被以色列公认的最杰出的现代希伯来文小说家。1966年,他以“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以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1〕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以色列文学界登上这一“...  相似文献   

2.
一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是阿根廷当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也是拉丁美洲的一位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的作家。当前,研究他的专家和学者遍及欧美各国。我国在1983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而介绍和研究他的文章尚属寥寥,国际上对他的研究所取的学术观点尽管很不一致,但都感到要弄懂他的作品很难。诚如所言,阿根廷“产生了一位文学天才,其神秘与难以捉摸的程度犹如  相似文献   

3.
有“现代惊栗小说大师”之称的美国小说家史蒂芬·金(Slephen King).夺得本年度象征美国最高文学荣誉的“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跻身文学巨匠之列。颁奖机构形容他是美国一位最受欢迎、最富想像力和最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的作品独树一帜,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珍品。这部作品独具魅力,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松幽默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1867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卡拉韦拉斯县驰名跳蛙及其他》问世,从此开始了文学生涯。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傻瓜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以及逝世后出版的《神秘的来客》《百万英磅及其新编故事》等。其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公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离家拜师学艺。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有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6.
殖民时期的文学并不是纯文学,其主要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赞美上帝.如果文学作品不是以此为主题,它也就失去了文学性.所以,这一时期的最伟大作品科顿·马瑟的《新英格兰的宗教史》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集子.它涉及了历史、野史、人物传记、恶魔传说以及布道和神学等领域,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目的:歌颂上帝和那些效忠上帝的人.当然它们都反映了马瑟的清教徒观点.而威廉·布雷德福的《普利茅斯殖民史》和约翰·温思罗普的《日记》则记录了上帝的无限威力.不知为什么,可能就是由于朴实的语言和不加任何修饰的忠诚使这两部作品在文学中占据上游.与此同时,塞缪尔·塞沃尔的《日记》和佩尔斯的《日记》都是同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这一时期以及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上帝的忠诚.但是殖民时期的诗歌却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思的《判决日》“用诗歌描述了这最伟大的、最无可辩驳的上帝的宜判”.这部诗作把木马摇动似的旋律和这一神圣的主题荒唐地结合起来.安妮·布雷德斯瑞特偶尔把韵文和诗体混合,所以她的“四位一体”的废话诗篇(如《四个君王》、《四季》等)显然是关于文学史的,而不是文学本身.出自罗杰·威廉姆斯和约翰·考特恩的小册子记录了他们在神学上的分歧.还有约翰·艾略特的《印地安语法》、韵文  相似文献   

7.
战后至今4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49位作家,其中有5位东方作家获此殊荣。依次是以色列的约瑟夫·萨缪尔·阿格农(1966年),日本的川端康成(1968年)、尼日利亚的沃菜·索因卡(1986年)、埃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1988年)和南非的纳丁·戈迪默(1991)。东方具有悠久的文学传统,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疆域,近半个世纪里只有5位作家获奖,当然所占比例太小。但我  相似文献   

8.
山田章博: 出生于1957年,现居住在京都市,是一位活跃在游戏人物设定及插画界的著名插画家,曾为游戏《神秘的约柜》及《前线任务》设计造型,而他绘制的《罗德斯岛战记·法利斯的圣女》是系列漫画中的最优秀者。他的画风偏于“剑与魔法”之类的西方画风,然而又结合了东方文化中的细腻。最典型的莫过于《十二国记》,这部作品的氛围与山田章博的插画画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非常忠实地再现了原作中12国的世界。这部《RahXephon》则是山田章博老师的又一力作,他独特的人设造型使之无愧于当代日本最优秀的Comic画家。  相似文献   

9.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J.D.Salinger)(1919—)以他至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15年)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坛,被誉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塞林格这位犹太籍作家有着与主人公相似的少年生活及成名后神秘传奇的遁世生活引人注目,更主要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的美国青年,……三十年来,美国历年的一批批中学生、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究塞林格以非浩翰巨制的小说而走红美国名闻国际,甚至成为美国许多学校的必读物,自有其新颖独特之外,本文试就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大作家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一生创作了四百七十多篇小说和二十余部剧本,以“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著称于世。他早期作品中的《变色龙》、《万卡》、《普利希别叶夫中士》、《苦恼》等优秀之作为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极为生动的形象。而他的中后期作品《草原》、《乏味的故事》、《第六号病旁》、《带阁楼的房子》、《姚内奇》、《樱桃园》(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未婚妻》等,思想性更加强烈,艺术上也更加成熟了。作品体  相似文献   

11.
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作家,是现阶段在苏联国内最受推崇、最受爱戴的作家之一。马克·斯洛宁评价“他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最伟大和最成功的艺术家”。绥拉菲莫维支也称赞他“是一个非同凡响的,同谁都不相象的、具有自己独特风貌”的作家。确实,他的《静静的顿河》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等名著早已被公认为是开创性的作品了。但是他的《一个人的遭遇》却长时间成为有争议的篇目。然而,这也许正能说明肖洛霍夫的这篇小说有其“独特风貌”,有它的其他作品所不能代替的深刻意蕴吧。这篇“较之许多大部头的作品尤为珍贵”的小说,它饱含着永远有价值的思想,深藏着永远感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提起俞平伯(1900—1990),谁都晓得,是位著名的新红学家.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早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他就参加“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写新诗、写小说、写小品散文和杂文,成了新文坛上的一员骁将.就其创作而言,小品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无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散文家.俞平伯的散文创作大约从1922年8月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散文《东游杂志》开始,到1933年止,历时十年之久.以后就转向红学与古典文学研究,散文写作就愈来愈少了.然而,他的散文作品数量不  相似文献   

13.
吕勇 《学语文》2003,(4):9-9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问世,引发了拉丁美洲一场文学地震,为拉丁美洲获得了世界性的殊荣。作品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它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拉丁美洲孤独的百年发展史,也不在于它为我们描绘了土著人的神秘生活,而在于作者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的艺术世界。魔幻则是融于这一艺术世界中的晶莹闪烁的蓝宝石。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假如你将世界一般文学予以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将被保留;而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将被存传。”在其五十余年来的日记与札记中,记载着他对狄更斯小说类似的褒誉。什么是艺术?他以为,《大卫·科波菲尔》才是艺术。在对他影响最大的诸如《圣经》及果戈理、卢梭等人的作品中,他显然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安部公房作为日本战后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家,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寓意是他作品中的特色。他通过对现代人所处的一种孤独状况的描述,揭露现代社会中的人类的生存困境,对人的存在表现出极高的关注。本文拟通过对安部公房代表作长篇小说《砂女》的象征寓意的解读,来探视安部公房文学世界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安部文学中的“异化”主题。  相似文献   

16.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最后一站,它的文化审美启蒙的姿态很鲜明,其时代性及延后性影响巨大,值得重新反思研究。贾平凹作为贯穿当代文坛的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是“寻根”思潮中很复杂的一个文学现象,他与“寻根”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阐释。贾平凹成功地避免了“寻根”文学的两大致命遗憾,在继承中国性灵文学的创作传统方面甚得神髓,真正达到了“寻根”的文学目的。这一波文学思潮给贾平凹的最大受益,则是他在创作上尝试探索出了将西方现代叙事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功结合的范例,创作出了《天狗》、《黑氏》这样的佳作。而拉美文学将神秘文化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启发了贾平凹将魔幻象征的艺术思维与禅宗思维契合,形成贾平凹式的神秘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17.
尤金·奥尼尔(1888—1953)作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以及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作为剧作家,他的创作观点是多样化、复杂的;因为他既继承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又深受美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虽然评论家们大都对于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津津乐道,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各种文学流派影响的痕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几乎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之中。在他早期航海题材的剧作中,奥尼尔常常将神秘、具有诱惑力的大海作为命运以及生活中邪恶的象征;在《毛猿》中,以主人公杨克的命运来象征整个人类对  相似文献   

18.
沃尔特·德拉·梅尔(Walter De la Mare,1873—1956)是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他出生于英格兰肯特郡,早在圣保罗唱诗班学校求学时,就创办和编辑了《唱诗班歌手杂志》。十七岁起在一家国际石油公司当办事员,终日奔忙于繁杂事务之中,一干就是十九年.1902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童年之歌》出版.由于他在这部诗集中表现出的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以及散文集幻想作品《亨利·布罗肯》(1904)和《诗集》(1906)得到众人赏识,1908年他获得了一笔津贴,得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德拉·梅尔是一位多产抒情诗人和小说家。他才思敏捷,精力旺盛,直到晚年还源源不断发表新作,在他七十三岁高龄时,还出版了探索人生之路的长诗《旅行者》(1946),深获胜誉.德拉·梅尔之所以能在当代英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完全归功于他那不可多得的、非凡超群的艺术才华。权威性的《朗曼英国文学指南》①说他的诗“韵律和遣词之优美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诗歌精品的典范。而在表达飘渺忽逝的神秘感受所处的幽静气氛塑造上独具匠心”。《聆听者》(TheListeners,1912)是诗人一举成名的佳篇,历来为西方诗歌选家收集。作为诗人德拉·梅尔的代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学”课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已有了较多的了解。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元明清及近代、现代、当代的文学,共有作品31篇。 现对学习要点进行提示。(按主教材作品篇目序号排列) 39.《窦娥冤·法场》《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通过窦娥的冤狱揭露了元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而原型象征的运用尤为突出,这一艺术特点不仅营造了作品的神秘氛围而且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的象征意蕴,主要体现在伊甸园的象征,血的象征,水的象征,光的象征和复活的象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