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资是分配领域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着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立场、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乃至生命。劳动者失去了它就失去了一切。在社会主义国家,工资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对企、事业的劳动者来说,工资则是维持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工资也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资  相似文献   

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价值分析及路径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资收入是普通劳动者生活主要来源,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经济利益.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要求作为社会分配宏观调控的国家工资政策和工资立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两个价值目标;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工会组织,应当是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实施的领跑者;作为社会分配主体的劳动者阶层要直面社会现实,形成合力,争取自身利益;要完善立法,提升立法层次,增加罚则;建立专门的工资集体协商机构;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3.
工资权是指劳动者依法或依约履行劳动义务后享有的从用人单位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它是劳动者劳动权的核心内容,但在我国现有劳动立法中并无系统规定,关于工资权的内涵研究也较少.从工资权的债权属性、人身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在结合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提出工资权应包括工资协商权、知情权、请求权、受领权、支配权和救济权这六项权利,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未来工资立法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工资水平是教师与社会其他部门劳动者之间分配关系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工资是调节和配置教育领域人力资源的经济杠杆,也是影响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以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对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进行清晰的定位,解决工资改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和谐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但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实行的工资等级制,由于多种原因,已基本与劳动者的劳动多少和质量脱钩,一个人的工资多少已不能反映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不反映他劳动的质和量。这样就形成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严重影响了干部、工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许多企业产品  相似文献   

6.
对那些参与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SDR)的非美国本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完成学业后的工资、工资增长和就业单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非美国本土的劳动者在1999年的平均年薪比美国本土的同行低,但是10年后的2008年,非美国本土的劳动者的工资超过了那些美国本土的同行.分析还发现,非美国本土与美国本土的博士10年间工资增长存在差异.差异可能是由于学科专业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传统的社会主义工资模式必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新型的工资模式。由于这种新型工资模式是以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所以,我们称它为社会主义市场工资模式。本文将在较为纯粹的理论层次上讨论这种工资模式形成的必然性及其社会经济功能。一、市场工资模式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所谓社会主义市场工资模式,就是由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水平的工资模式。具体说来,在这种工资模式中,工资水平的高低不是由政府规定的,而是通过劳动力的交换,由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共同协商决定的。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工资水平呈下降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时期的工资是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依据按劳分配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借助于货币,对劳动者个人进行消费品分配的劳动报酬形式。工资问题历来复杂、敏感,与每一社会成员切身相关。总揽现行工资状况,分析尚存问题,有助于认识工资改革的合理趋向。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是一个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完善市场机制;规范竞争行为;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坚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深入开展反腐防腐、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理顺工资分配关系;强化对低收入者的保护等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工资的单向决策机制引发了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当前以工会为平台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项平衡劳资双方力量、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工会可以聚合劳动者的社会资本,减少资方的交易成本,是劳资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工资集体协商是将工会组织纳入工资协商体系,进而平衡劳资双方地位而形成的工资共决制度。现阶段,以工会为平台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认识性偏差、工会主体性不足以及协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高对工资集体协商的正确认识,增强工会的独立性和代表性,加快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化建设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设想社会能够处在的三种主要状态,然后来考察其中劳动者的地位。 (一)如果社会底财富在衰落中、那末,劳动者痛苦得最厉害,因为:劳动者阶级即使在社会底幸运状态中也不能像有产者那样获益甚多,但谁都不像劳动者阶级那样残酷地遭到社会衰落底苦楚。 (二)现在假设财富正在增进的一个社会吧。这个状态是对劳动者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出现着资本家们底竞争。对劳动者们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们的供给。然而: 第一:工资底上升会在劳动者们中间带来劳动过度。他们越是想多得报酬,则他们愈是不得不牺牲他们的时  相似文献   

12.
李阳 《职业技术》2007,(15):43-43
从7月1日起。江西对未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清单逾期不改的用人单位将进行罚款;用人单位必须每月至少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将向劳动者加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按照马克思分析影响工资运动三个因素的理路,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供求以及劳资关系三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运动加以剖析,可以发现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关注劳动者生活需要,改善劳动力再生产条件;二是畅通劳动者提升渠道,推进知识积累型的技术进步;三是努力实现劳资正和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激励机制之一是工资。工资是企业劳动力商品价值基本的、具体的表现形式。重新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和杠杆──工资,发挥工资的职能,调节员工的利益分配关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企业工资制度,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主要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论1 成本的内容1.1 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产品价值决定于产品生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产品价值包括:(1)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2)劳动者活劳动消耗所创造价值中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部分,主要是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3)劳动者活劳动消耗所创造价值中归社会支配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后勤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质是变革后勤劳动者生产关系,即重新定位调整他们的权益关系。后勤劳动者包括“老人”、“新人”和“临时工”,改革涉及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交换与分配关系。一、关于改革的动力与对象(一)政府是改革的发动者和最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将加班工资、津贴福利等计入最低工资的现象,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醒说,最低工资标准是法定工作时间(正常工作8小时)内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加班工资、低温津贴及相关福利待遇不能计入最低工资。  相似文献   

18.
奖金是劳动者超额劳动的报酬形式,是对劳动者提供超额劳动的补偿和奖励,奖金也是工资的一种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不断深入贯彻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日益高涨,但是由于认识误区的存在,很多劳动者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在八小时以外工作就属于加班,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加班工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以下三种情况,劳动者索要加班费可能很难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分配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剩余价值率是马克思研究分配关系的起点和伏笔;工资理论重点研究工人阶级内部的分配;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则研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深刻对立;剩余价值分割理论说明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集团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