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与学生的解读:《拉萨古城》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学生在学习第一单元时,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的方法了解了西部并感受了西部的风土人情,学生已具备了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了解了文章一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走近西部”。编排意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三是学习表达,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本单元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课外资料补充,但是不能忽视课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教学中,如何加强组内课文的联系,实现以上的编辑意图呢?现以《草原》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教学为例,谈几点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一、删过多的拓展 我曾执教人教版第十二册课文《拉萨古城》,在学生只是对课文粗略地扫描之后,就急忙引导拓展:“拉萨古城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小记者就课文描写了拉萨古城中的景点及特点进行采访。”“当小导游介绍你了解的西藏风土人情。”“写广告词宣传拉萨古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引入了很多的课外信息,课堂容量相当大。乍一看,很有新课程的气息,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可是,由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通文本,更没有精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学生硬是入不了我设的“套子”。  相似文献   

4.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与《沁园春·长沙》《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共同组成了本套必修教材的开篇单元,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新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现代新诗的技巧,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初步知识》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本节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做好铺垫。教材将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把对机器人算法的分析只作为拓展内容。  相似文献   

6.
《漫步云端》一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变幻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其二级目标是“能通过科普小报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本单元第一课让学生在认识气象、天气的同时,简单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天气、我国的一些天气之最,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制作科普小报的基本流程。第二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清华版教材《小学信息技术——能机器人》的第二单元。该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获取信息的各种传感器。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能够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系统中编写程序,学会了直行、转向、循环等模块的使用方法。由于本课要学习的红外传感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传感器,且知识点较多,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8.
一、“批注”训练的提出如何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如何使学生对“自读课文”的学习有兴趣?我在处理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根据课文《一面》采用批注提示课文内容的特点,我将“批注的理解和训练”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面》两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批注,怎样做批注,理解了批注的作用后,  相似文献   

9.
一、删过多的拓展我曾执教人教版第十二册课文《拉萨古城》,在学生只是对课文粗略地扫描之后,就急忙引导拓展:“拉萨古城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小记者就课文描写了拉萨古城中的景点及特点进行采访。”“当小导游介绍你了解的西藏风土人情。“”写广告词宣传拉萨古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引入了很多的课外信息,课堂容量相当大。乍一看,很有新课程的气息,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可是,由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通文本,更没有精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学生硬是入不了我设的“套子”,结果可想而知了。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网络应用的简单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脑网  相似文献   

11.
周文琴 《小学语文》2010,(7):118-119
《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中安排的内容。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学习,他们对这一活动形式还不太了解,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鉴于此,编者对单元综合性学习做了精心的安排,不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提供了范例,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后,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运动前后》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运动前后》、《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心跳》、《运动与大脑》等四个主题的学习,研究运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一些变化,由此了解身体的更多秘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限宇宙》中的第三课,本单元也是整个小学科学课的最后一个单元。本课学习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人类设计、制造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这些探测工具的运用,使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了解了银河系的相关知识,还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对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普通的历史课,陈老师讲的是《洋务运动》。下面是陈老师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近代中国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形势。我们共同来共同。回忆一下上个单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华夏文明的起源。一、整合课标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和主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的内容要求如下:通过了解元谋人、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通过《我的位置在哪里》、《物体的运动方式》、《小车的运动》、《摆的研究》等课,让学生们对“相对运动”及“机械运动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各种运动的主要特点”作简单地了解,并且与后面《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力学知识的初步认识。与此同时,本单元继续上学期“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因此,应将本单元作为训练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个重点单元来进行。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对我的位置、升旗台的位置、学校的位置在方向、距离、时间等方面进行定性地描述,知道一个物体位置…  相似文献   

17.
谢小立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2-102,104
一、什么是单元起始课 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单元起始第一课。在教科版全部八册教材的32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向学生交代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向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的单元起始教学任务,如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及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放大镜》。由此可见上好单元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学会了》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在教学时,我抓住育人为本,围绕学习这一核心,着重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善于思考的精神,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并使这种自信迁移到其它方面。  相似文献   

19.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四篇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选文。这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分别指向阅读和习作。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红楼春趣》作为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自然承担着迁移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紧扣学生实际,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红楼春趣》‘趣’在何处,聚焦宝玉人物特点"展开教学,可通过灵活运用"猜读,跳读,多重阅读"等阅读方法实现对课文理解由粗放到基本到精准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20.
中职英语的第一课是Hello,everyone.这个单元是新的学习阶段的初始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新阶段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单元作为中职的开篇单元,学好这个单元很有必要。本文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