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我国投资乘数效应变动的趋势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投资乘数效应的变动趋势的分析,指出我国投资乘数的变化趋势是投资乘数较小并不断降低,且变化频繁。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是我国消费倾向低、资金沉淀以及投资消费周转壁垒过多等因素。通过对其原因的剖析,以期为我国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和乘数理论,利用1985~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对中国GDP、最终消费影响后,利用后两者的协整关系建立消费函数,测算投资乘数,并利用该乘数和官方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投资数,测得1万亿的重建资金约将创造1.89万亿的GDP。  相似文献   

3.
沈妍 《未来与发展》2011,34(2):63-67
近年来,如何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换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最优化分析为基础,将各基础产业部门间的消费结构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内化于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通过对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的测算。探讨了各基础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异质性拉动作用。要求政府在制定刺激消费的政策时。应根据不同的投资乘数效应采取多样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办法建立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R&D支出与就业可变参数模型,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就业乘数.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R&D支出的就业乘数效应取决于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它们包括政府R&D支出诱导乘数、技术形成乘数、技术转化乘数以及就业弹性系数,最后还分析和讨论了影响上述参数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溢出的乘数效应与加速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杨武  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3):425-427
技术创新中的溢出效应,是技术创新外部性的典型特征。本文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溢出的乘数效应与加速效应,这种溢出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归于创新的示范与模仿效应和竞争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乘数效应与加速效应的技术创新源以及产生的正、负经济效应,得出知识创新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对投资乘数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乘数原理是凯恩斯学派运用数学模型从数量上描述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在实际投资活动中,一笔投资并非按设定的乘数引起收入的倍增,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仅就投资乘数的具体应用作出分析,以揭示其理论与实际应用之差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在自然、文化和交通上的优势,通过与旅游业相关的数据分析发现,旅游乘数效应对于内蒙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较大,应充分利用旅游乘数效应,延伸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链,促进内蒙古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产业间R&D溢出受益者效应的后向乘数、贡献者效应的前向乘数,以及扣除自身影响后的R&D溢出效应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对我国2002年产业间的R&D溢出效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本文的计算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产业间R&D溢出的特点,对制定相应的R&D投入税收政策以及各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和两步GMM回归方法,从回弹效应视角分析技术进步影响能源消费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将回弹效应分解为能源价格效应、城市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权结构效应。研究发现:广义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狭义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正U型关系。技术进步虽然会通过促进能源低碳化减少能源消费,但也会通过加速城市化扩张和加剧市场竞争增加能源需求,产生回弹效应。相比之下,能源价格由于受到政府宏观调控,对回弹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M2/GDP水平与趋势的国际比较、影响因素:1978~200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78—2002年期间我国M2/GDP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我国M2/GDP较高的原因在于:M2的货币乘数和准货币所占比重上升,经济货币化进程深入,融投资体制效率低下,金融体系不发达。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信号传输技术中,由于低频的电信号难于实现远距离传输,所以要将低频信号调制在高频信号上,以实现有效传输。本文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作为主要元件设计调幅电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拉格朗日乘数法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解决最大正应力和抗弯截面系数最大化问题,与一般解法相比拉格朗日乘数法显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个基于FPAG的单精度浮点乘法器,利用了Booth-2算法编码运算,并使用了Wallace树结构完成部分积的累加,并且考虑了浮点数特殊值的处理。乘法器在Xilinx ISE 9.1中进行了综合与仿真,在modelsim中验证了乘法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Dynamic time-delayed feedback control (DDFC) is applied to stabilize the unstable periodic orbits (UPOs) of chaotic systems in large stability domains. The stability domain is defined as certain areas of the parameter space of the feedback strength, in which the UPOs are stabiliz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DDFC with a second-order controller system is investigated by considering two control objectives: to broaden the stability domain of the controlled UPOs and to minimize the modulus of the largest Floquet multiplier, which leads to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MOP). The MOP is solved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 Ca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DDFC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riginal time-delayed feedback control. The DDFC can stabilize the UPOs in a large stability domain and with a small modulus of the largest Floquet multiplier when the adjustabl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system are properly designed.  相似文献   

15.
李霞 《大众科技》2013,(8):114-115,90
文章通过具体实例的验证,对卡诺图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典型应用进行总结概括,系统地掌握卡诺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管文华 《科教文汇》2012,(15):97-98
物理中应用楞次定律的方法很多,它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以此带动学生学会探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7.
企业创新能力与品牌竞争力关联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探讨品牌概念理论上的扩展,导出企业创新力与品牌竞争力的关联性及协调性理论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企业创新能力与品牌竞争力的乘数效应理论,最后研究企业创新能力与品牌竞争力的关联函数及图形说明,是品牌创新力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界东 《科教文汇》2012,(34):101-102
本文所述物质全息教学法是以具体物质(明矾)为织梭,以“化学”定义为经,以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操作为纬,以引申触类为组织方法,力图将零散的化学教学内容编织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化学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郭锦泉  姜光远 《情报科学》2000,18(4):358-359
Internet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的经济通道,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倍增效应开创了经济活动的新纪元,文章概括分析了基于Internet网络的电子商务、营销和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