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临场统计和观察法对广州足球队2000赛季所有主场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足球队主场比赛时主要采用的是防守反击的快速打法;主场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防守能力不强、后卫线上缺乏一名核心队员。后卫普遍存在速度较慢、脚下技术较粗等;广州足球队在主场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不稳定,是广州足球队2000赛季主场比赛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旨在为球队改进训练、提高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 要:通过量化研究进一步探讨重大赛事主场优势的形成机制。根据前期对重大赛事主场优势形成机制质化研究的典范模型,提出了对重大赛事主场形成机制量化研究的研究变量以及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编制或修订了相关研究变量的测评问卷,问卷的信效度基本达到测量学要求;并对120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有效施测,研究结果表明:主场环境直接影响心理领域感,对比赛结果没有直接影响,对主场环境的预先应对在主场优势形成中具有因果条件作用;个体主场心理变量不仅受赛前变量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它后续心理变量和比赛结果变量,在主场优势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主场推进策略可以有效影响运动员的个体主场心理变量和比赛结果,对主场优势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排球联赛主场致胜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主场效应已有的研究结果 ,结合 1996~ 1997年度全国甲A排球联赛的数据统计 ,对主场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甲A排球联赛存在主场优势 ,并对致胜有重要影响。提出了引起主场效应的主要因素为 :客观环境、队伍水平、竞技状态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到目前为止,由于研究方法的问题,奥运会主场效应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国外的研究也不多。将详细探讨奥运会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主场优势效应,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维尔克松符号等级检验和克-瓦氏单向方差分析对奥运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历届奥运会东道主主场优势非常明显。2)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体能型项目的主场优势不明显,技能型项目主场优势明显。3)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与主场因素相关的项目(主观评分项目与场地变化大的项目等)主场优势明显,且其主场优势要显著高于其他项目的主场优势。4)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高水平项目与低水平项目的主场优势差异不明显。结论 奥运会主场优势确实存在,但不同的运动项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场优势水平。  相似文献   

5.
主场效应是指主队的获胜概率大于客队的一种统计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NBA和CBA两个不同水平联赛球队的主场效应进行比较,探析不同水平球队比赛主场效应的原因.辩证地对待主场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CBA联赛十年来各队主、客场比赛的获胜率和胜率差的统计,分析“主场效应”现象和影响“主场效应”的各方面因素,希望能为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开展和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甲A足球联赛中主场优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研近几年我国足球实行的主客场制比赛结果后,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编制了《运动员比赛时的内心感受问卷》,选取96甲A足球运动员共90名作为被试,对其在主场、客场比赛时的内心感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主场优势现象在我国三大球比赛中明显存在,比赛地点和比赛成绩密切相关。②比赛地点不同会引起运动员一些主要心理状态的变化。③比赛地点因素中,观众因素、赛场客观环境(场地、设施、气候等)、队员比赛动机和自我表现欲望、裁判因素及战术指导思想、观众的起哄行为对客队的干扰、威胁是引起主场优势的主要原因。④在本研究范围内,比赛地点不同引起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与运动水平、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年限、场上位置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主场致胜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1994-2003年甲A联赛、甲B联赛及2004年中超、中甲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主场致胜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存在主场优势并对比赛胜率有重要影响;影响主场致胜的因素主要有赛场客观环境、观众因素、运动员比赛的动机和自我表现的欲望、裁判因素、球队战术的运用、比赛赛程安排与竞技状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足球甲级职业联赛主场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1994年以来,各甲A、甲B球队主、客场比赛的获胜率和胜率差的调研统计,研究了“主场效应”现象,探讨了影响“主场效应”的主、客观因素,旨在为我国足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及其职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运用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分析,研究了足球运动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并揭示和总结出如下研究结果:年龄优势对足球青少年人才选拔有很大的影响,在青少队足球队中,同一年龄段中,年龄稍大的球员往往获得更多的表现和培养机会;竞技体育领域的商业化导致足球俱乐部身价高低不同,足球俱乐部的身价同它们在比赛中的成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球队在主场比赛中往往具有主场优势,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在点球大战时,主场优势往往变成主场劣势。针对伴随着研究结果浮现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改变青少年球员的选拔规则以及平均分配收入等方法,修正和解决足球运动项目乃至其他体育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体育项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临场统计和观察法对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参加2001年全国女子超级联赛所有主场的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主场比赛时主要采用的是防守反击的快速打法;主场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防守补位和协防的意识差;在主场比赛中技战术水平能够得到正常甚至超水平的发挥,主要在于队员的心态比较稳定,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旨在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战术训练、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竞赛的主场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外已有的有关主场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阐述了观众、环境、裁判、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旅行、行为等因素与主场效应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篮球比赛主场气氛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等,对最近几个赛季CBA与NBA比赛主客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形成主场比赛具有较大优势的影响因素,及针对这些因素如何营造较好的主场比赛气氛,以供我国各级俱乐部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引用了三种标准对2015-2016CBA联赛主场效应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在技术指标层面对主场效应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1)三种标准的检验结果一致表明:联赛总体具有明显的主场效应,但是这种主场效应在常规赛阶段非常明显,在季后赛阶段未能显现.(2)总体比赛主场效应主要体现在罚球次数FTA、助攻AST、失误TO、犯规F、盖帽BL和抢断STL等6项指标上,其判别作用依次减弱;常规赛的判别指标依次是罚中次数FT、助攻AST、失误TO、盖帽BL、犯规F和抢断STL;季后赛阶段因无主场效应特征而无法建立逐步判别函数.(3)胜场的主场效应主要体现在5项指标:助攻AST、失误TO、罚球次数FTA、盖帽BL和三分投中次数P3,其判别作用依次减弱;负场的主要依次体现在罚中次数FT、防守篮板DR、犯规F和三分命中率PP3等4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CBA联赛山西中宇主场观众系列越轨事件分析表明,事件发生频率和发展态势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山西中宇主场观众越轨行为具有非理性、隐蔽性、集中性、持续性和破坏性等特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历史、心理、安保、球员和裁判等方面;山西中宇主场观众越轨行为遏制措施主要从球迷文化人手.  相似文献   

16.
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投篮基础技术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投篮技术动作。对近几十年来与单手投篮技术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其技术特征和身体动作轨迹、空间位置等特征以及训练方法、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单手肩上投篮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单手投篮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日常训练与教学。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对投篮技术的研究多为纯理论分析,而国外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2、在投篮技术的研究中,对跳投动作研究较多,而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研究则较少;3、对人体上肢各关节的屈伸、旋转研究较多,而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缺乏整体性。4、多数关于投篮心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自信心、注意和意志四个方面,其他心理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并最后指出对人体躯干和下肢各关节的研究,以及投篮动作各身体环节的协调结构和心理特征方面,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CBA十年来主场城市的选择、变化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2004—2005赛季CBA主场城市的分布状况、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若除去由于升降级制度引起的CBA主场城市变更这一因素外,CBA主场城市在职业化十年中的变化不大。现役CBA主场城市多为副省及以上级别城市,城市生态环境丰富迥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北京市两所足球俱乐部少地运动员训练兴趣产生的途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性质的足球俱乐部和不同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进行比较研究。调查对象是国家奥林匹克中心足球俱乐部和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1983~1984年龄组、1985~1986年龄组、1987~1988年龄组的少年儿童学员,共102人。采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围绕着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兴趣产生的途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问题。对结果的总体趋向、年龄差异和俱乐部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观看比赛、球星影响和亲身参与足球训练与比赛是少年儿童足球兴趣产生的主要途径;踢球意愿、自我发展、足球运动特点吸引和精神调节是他们足球训练兴趣产生的主要原因;比赛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他们训练兴趣的主要因素。不同性质的俱乐部和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在足球训练兴趣的产生途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9.
北京首钢男篮CBA主场比赛防守能力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抢断球、后场篮板球、失分三项临场统计指标作为重点,对1999年~2000年CBA男篮联赛中,北京首钢男篮主场比赛防守能力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发现其成绩上升的原因,找出了该队在队员个人防守能力、全队防守组织与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2003-04CBA联赛西安赛区陕西盖天力主场的11场比赛中主裁(R),第一副裁(U1),第二副裁(U2)的临场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名裁判员对主队和客队的犯规和违例的判罚都具有一致性;R和U对整个比赛的判罚一致;R和U1在整场比赛中对犯规和违例的判罚尺度一致,U2对犯规的判罚尺度不一致,对违例的判罚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三位裁判对犯规和违例的判罚在比赛开始后都有着向一定尺度靠近的趋势,但犯规基本达成统一尺度的时间较违例偏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