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威 《河北广播》2004,(6):34-35
我以前也做过电子媒介的记,现在从事理论研究。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新闻难做,新闻的做点不好选。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百姓30分》的做法为同仁和理论研究怎样做新闻、怎样发展新闻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在学校里学过新闻业务知识,毕业后虽然不做专职新闻工作,但对新闻工作有一定的感情。近10年来,我结合实际工作,写了一些新闻报道,被报纸、杂志、电台录用。其中《人民日报》发表24篇,《新华日报》刊登了43篇。近年来,已被国内5  相似文献   

3.
我在新华社从事国际新闻工作30多年里,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国外采访。我在国外大体做过三种记者工作:我曾常驻一个国家,兼顾一个地区重大问题和动向的报道;也采访过一些国际会议;还短期访问过一些国家。常驻国外记者  相似文献   

4.
我做了50多年的新闻工作,跑过社会新闻,战地新闻;编过报纸杂志;也写过不少文章;评论、通讯、散文、杂文,什么都问津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出了六本书,有人要我讲讲经验,却一下把我问住了,因为从感性的知识一下升华到理论,我从来不曾去想过。想了很久,如果也可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就业难"折射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接受了七年新闻专业教育的我,在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成为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 现在我的学生和当初我做学生时的很多想法都非常相似,他们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实务课程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课程对他们今后在新闻媒体的工作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也有不止一个学生问过我,学中外新闻史有什么用,他们要记住第一份中国古代报纸、第一份近代报纸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我做了26年的总编和社长,在不同的场合有过无数次的讲话和发言,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激动。因为我把韬奋奖的获得看作是党和人民对一个一生坚守工作在一个单位.干了一辈子新闻工作的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职业生涯的认可和褒奖。我再次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对我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我更感觉到组织的厚爱,更感觉到自己的新闻人生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多年,既做过驻外记者,也干过国际新闻编辑,以下结合<环球>这本国际新闻杂志的编辑业务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我党的新闻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新闻战线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优秀的新闻战士,他们的美好形象至今仍留在广大读者群众心目之中,我为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有少数记者在群众中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郭润生 《新闻三昧》2008,(10):17-18
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做新闻工作必须要有责任心。新闻名家梁衡也讲过,从事新闻工作必须要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就不配做新闻工作。在我看来,责任心重于能力。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心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悟性是记者对新闻工作的一种独特感悟。有无新闻悟性是衡量记者优秀还是平庸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著名新闻学者范敬宜曾经说过,“我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  相似文献   

11.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问我:做记者感觉如何?我会实实在在告诉他:累,不安。累,是指心累;不安,是指良心不安。近年来,这种感觉竞愈来愈强烈。我在新闻队伍,不算老兵,也不算新兵。干了十五六年,获过全省“十佳记者”,有近百件作品得奖,新闻论文两度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最近又获高级记者职称,按说一切都满足了,也该心安理得了。然而,愈是这样,我愈是对自己,对我们的一些媒体、一些新闻感到不安,甚至是严重的不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人,中国记者。 很幸运,这两个冠冕堂皇的职业我都做过。并且,现在我还在“记者”这一岗位上工作。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感触最深的就是:记者与军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是指导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的经典著作,对于办好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过去未学过新闻,虽然从学校出来就参加新闻工作,但并没有认真地、系统地思考过应该怎样办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应该怎样做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我做通讯员工作时间不长,但已在中央和地方有关新闻单位发表了一批新闻作品,特别是近3年来,每年发表文章均超过百篇。 凡是做过通讯员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体会,要想在新闻战线上有所建树,有所成绩,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勇于自我牺牲精神。 做通讯员工作与干其他工作一样,也存在一个事业心问题。也许有人会说,通讯员工作是业余的,无所谓事业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它的作用,人们已做过很多论述,我从中曾受到不少教益和启发,按说无须再论。但是,多年来我有个感觉,觉得要系统而又简洁、明了地表述新闻的作用,乃是一种很不容易的事,过去的论述虽然易懂,但不易记。这种困惑,催促我回顾和思考了二十多年的新闻实  相似文献   

17.
高旭 《记者摇篮》2006,(10):26-27
眼下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因此在新闻报道上,除各家新闻单位各自策划的新闻外,很难再有独家新闻。那么记者如何能在这种“公众新闻”中,技高一筹,采写出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新闻报道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无意”的采访中做个“有心”之人。那么如何做个“有心”之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有了新闻敏感,就能敏锐地发现并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当过记者做过编辑,采写、编发过的稿件可谓不少,其中也有一些作品在市、省和全国获过奖。我有着和新闻界同行一样的经历,每一篇稿件特别是获奖作品的背后,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实践使我领悟到,没有平时的苦心钻研、认真采访、精心撰写,就不会有丰硕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这不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在都市类报纸跑过突发,也跑过星光灿烂的电影线。2011年夏天,我走进《广州日报》政文部,主跟公安线,跑起了那些令很多女生听起来心惊胆战的硬新闻。六年的新闻专业教育让我对新闻叙事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我曾羡慕那些多得如太  相似文献   

20.
志耀同志:您转来的《何谓新闻转轨》材料,我看到了;《新闻知识》编辑部托您征求我对讨论的看法,我也做过思考。新闻“转轨”,这确是当今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助于我们明确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坚持新闻改革的服务性方针,开拓宣传报道的新领域,因而很有现实意义。为社会主义、为广大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新闻广播工作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为人民广播的题词,就明确要求我们: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胡耀邦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