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牧《阿房宫赋》云:“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课本释“歌台”句曰:“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象充满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注“舞殿”句曰:“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语文》教材中选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文中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两句的注释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暖。‘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注释脱离了原文的句法结构.只串讲了大意.特别是认为“响”是动词,当“响起来”讲。有失偏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于杜牧《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句,历来都有人这样理解,“歌台由于歌唱呼出的气而暖起来,如春光之融融”,“舞殿由于舞袖引起的风而冷起来,如风雨之凄凄”。(见王力著《古代汉语》第四册1308页),而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也袭用这一理解。受这种解释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  相似文献   

4.
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有这样两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新教材解释为: “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有点牵强,因为它脱离了原文的句法结构而串讲大意,认为“响”是动词,当“响起来”讲。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语文》教材中选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文中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两句的注释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课文《阿房宫赋》,注“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为:“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注“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为:“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注这四句话为:“歌台由于歌唱呼出的气而暖起来,如春光之融融;舞殿由于舞袖引起的风而冷起来,如风雨之凄凄。”很明显,课本注释对王力先生的注释既吸收又有所修正。吸收有二:1.将“歌台”与“舞殿”两句分开解释;2.“冷”与“风雨凄凄”是因为“舞袖引起的风”所致。修正有一:将王力先生“歌台由于歌唱呼出的气而暖起来”修正为“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笔者以为,王力先生和课本的注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四句话应作“互文”分析并且运用了“通感”手法。  相似文献   

7.
杜牧《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句,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注曰:“歌台由于歌唱呼出的气而暖起来,如春光之融融;舞殿由于舞袖引起的风而冷起来,如风雨之凄凄.”中学教材亦因袭此说.这样注容易使下面“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理解产生错觉,认为“气候”一词该理解为“天气节令”之意.其实上述解释失之于未能领会作者的深意,在此,笔者谈点看法以就教高明.一、原解释不符合《阿房宫赋》的题旨.杜牧创作《阿房宫赋》是为了揭露秦朝统治者的奢侈荒淫,借古戒今,对沉溺声色、大修宫殿的唐敬宗提出警告.如上的理解显然与作者的命意无关.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语第二册选有杜牧的骈体名篇《阿房宫赋》,下注解:“[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宫人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的样子。[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宫人在殿中跳舞,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相似文献   

9.
《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个对偶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古文观止》的注释是:“临台而歌,则响为之暖,如春光之融和;舞罢闲散,则袖为之冷,如风雨之凄凉”。并说“此段写宫殿歌舞之盛”。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64年5月第一版)的注释是:歌台由于歌唱呼出的气而暖起来,如春光之融融;舞殿由于舞袖引起的风而冷起来,如风雨之凄凄”。高  相似文献   

10.
苏运中同志对中学统编教材《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句的解释提出了意见,并对此句作了语法分析,认为“歌台”、“舞殿”是“状语”,“暖”、“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响”、“袖”是宾语,于是将“暖响”译为“使音响有暖意”,“冷袖”译为“使舞袖产生寒气”(见《四川师院学报》1980年二期)。这样解释,有失句子原意,也打乱了原句的句法结构。我认为,“歌台暖响……”是一组对偶句,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的“欣台暖响”是主语部分,中心词是“响”,带上表处所的“歌台”一词,限制“响”发出的地点,带上“暖”说明“响”给人的感受,“歌台”、“暖”应该是“响”  相似文献   

11.
李先慧 《现代语文》2014,(11):57-58
一、"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误读的归类及质疑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文字层面的误读及质疑从文字学层面,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误读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把"暖""冷"讲成使动用法,理解为"使……暖""使……冷"。质疑:这类理解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古之使动用法犹今之兼语句.  相似文献   

12.
对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两句,人们对其字句的解读历来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近来越来越多的编者和作者一反以往人教版所依据的王力的解释,认为这两句是互文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阿房宫民同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句新旧教材把它译为:  相似文献   

14.
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朝歌夜弦”、“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以上三句,教师用书都机械地照直翻译,如“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像春光一样暖融融;殿里舞袖拂动,风雨降临般的冷飕飕”、“早晨唱歌,晚上弹曲”、“燕国赵国的收藏,韩国魏国的积蓄,齐国楚国的精品”。这不合乎原意,没有把“互文这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来。正确的翻译应为“歌台舞殿上的表演有时使人感到热烈,有时使人感到凄清”“不分早晚(或从早到晚),宫女们都在弹琴唱歌”、“燕、赵、韩、魏、齐、楚所经营…  相似文献   

15.
文非 《语文知识》2000,(7):66-67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是杜牧《阿房官赋》中的佳句,十六字写尽歌舞之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遗憾的是,对这四句话,至今仍未有尽如人意的解释。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  相似文献   

16.
金陵遗梦     
李煜说,一切只如过眼云烟,只留梦中。我说,一切不过是梦里看花,只是开始。——题记金陵,那个小巧而精致的地方,曾经歌舞升平,弥存着李煜那“歌台暖响,舞殿冷袖”的奢侈生活,还有那“待踏马蹄清月夜”的情致。  相似文献   

17.
一、丰丰满满的骈句骈句,讲究句式整齐,声韵和谐,辞藻华丽。骈句的这些特点,方便从多角度辗转抒写,能很好地渲染气势,表情达意。《阿》文成功地运用了骈句。一写阿房宫来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可谓横空出世,应势而生,倾天下之财而就,作者把它作为秦王生活与秦历史的一个缩影来隆重推出。二写楼阁的构筑,“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钩心斗角”,说不尽的繁丽,道不尽的精巧;“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问中带喻,问出多少神仙幻景,喻出多少天上人间!“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  相似文献   

18.
宋国有一个富人,拥有万顷良田,家中歌伎成千。真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他有一个儿子,名叫“万人宠”,而这个富人叫“只疼儿”,可想而知,儿子在家中的地位! 一天,下大雨把富人家的墙给淋坏了。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偷窃!”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儿子聪明,而怀疑是老人偷的。于是富  相似文献   

19.
课例一一、导入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杜牧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阿房宫赋》。二、释疑解难1.朗读:全文四段分别由四人朗读,纠正读音;然后齐读,体悟赋文的语言美。2.检查:提交课前预习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答疑,并把握文章写作意图。3.互动:为弥补遗漏,教师可事先预备好以下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完成)。(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相似文献   

20.
对称,是指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诸方面在数量上相等或相当,在内涵上相近或相对。对称美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达·芬奇也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对称美即是“和谐与比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建筑、工艺、人体诸方面都广泛存在着对称美,在高中语文的课文中,对称美也不鲜见。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