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株洲市二中的一名实验教师,对贵刊特感兴趣,对看到的一些实验,如果操作简单方便,我都去试一试,看能不能为教学所用。今看到2000年第6期29页黄新成老师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演示器的设计和制作》一文,于是我便去做这个实验,发现有一些不妥。先说我的实验现象吧,首先我用比较短的绳吊起滚摆去实验,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滚摆和此端杠杆同上同下的情况,根本看不到滚摆上、此端杠杆下,或滚摆下、此端杠杆上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后来我把绳换长一些再做此实验,刚放手滚摆到滚摆下落到最低点之前,还是可以看到失重现象的,但是到后…  相似文献   

2.
余静蓉 《师道》2005,(4):42-42
近日看到一则故事:一天深夜,一个物理学家,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在做实验。物理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我在做实验。”又问:“白天你在于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物理学家勃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候用来思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美好     
<正>我原是学理科的,最早学化学。我学得不坏,老师讲的东西我都懂。化学光懂了不成,还要做实验,做实验我就不行了。用移液管转移液体,别人都用橡皮球吸液体,我老用嘴去吸——我知道移液管不能用嘴吸,只是橡皮球经常找不着。吸别的还好,有一回我竟去吸浓氨水,好像吸到了陈年的老尿罐里,此后有半个月嗓子都哑着。做毕业论文时,我做了个萃取实验,烧瓶里盛了一大瓶子氯仿,滚滚翻腾着,按说实验装置不该往外跑气,但我的装置漏气,一会儿就漏个精光。漏掉了我就去领新的,新  相似文献   

4.
今年换了一个工作环境,实验室的资源、周围的情况也有所改变,许多原来做熟的实验器材、所用的实验材料都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凭着这么多年的自然教学经验,我胸有成竹地去上课,去做实验。然而我碰上了两个出乎意料的情况:第一,我在进行植物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实验准备时,因为懒得去找红墨水,就随手稀释了一些高锰酸钾,把冬青树的枝条插入其中,两节课过去了,效果没出来,大概是时间没到,太阳光又不强烈。下午来校匆匆走进实验室一看,糟了,没有以前所熟悉的那种现象,扒开皮看,里面连一点反应也没有,只在茎的末端有一点红色!第一课没法用了!怎么…  相似文献   

5.
水莲花开了     
洽儿说:“妈妈,我要做实验。”我问:“可以,麻烦吗?”“不麻烦。”他说。我之所以问是否麻烦,是因为他总有许多要做的实验。他的想法总是太多,而他想要完成他的实验,总是会向我要许多目前家里还没有的东西。我就只好说:有时间去给你买。事实上,一段时间之后,我们都忘了。  相似文献   

6.
那天出早操的时候,因为和一个家长交流他孩子的学习情况,我没来得及到操场上去和学生一起做操?我就想到教室转转,顺便看看教室里的卫生情况,走到教室门口,我愣住了,小A竟然没有去做操,他正下背对着我,坐在别人的座位上,弓着背,低着头,慌慌张张地翻着别人的书包。我重重地咳了一声,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吓得从座位上跳起来,  相似文献   

7.
每天上学,我都看见路边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又圆又大的盖子。一天,它们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这些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盖子下面又是什么?我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说:“那些盖子下面是下水道管子,至于盖子为什么是圆的,你自己去做实验。我可以告诉你,盖子是圆的,不只有一个原因,有两个。” 放学回到家,我就带着成功的希望去做实验了 先假设下水道的盖子不是圆的,而是方的;然后哦用硬板纸做了一个正方体和一个正方形的盖子,将盖子盖上去。没想到:要对得好好的才盖得上去,只要有一点儿对不准,就盖不上。后…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经常是原封不动地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即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去主动地思考换一种方法去实验,只是机械地把书本知识搬到实验台上。这样难以达到化学实验教学中所要求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做实验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所以,在化学分组实验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拓思路,自主地设计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改进实验。  相似文献   

9.
屈开 《山东教育》2005,(12):47-47
昨天我去幼儿园和老师做了沟通,了解一下我儿子目前的情况。老师说他比在小班时有了很大进步。但特别不爱表现自己,老师叫他和同学一起到前面做游戏,声音很小,做动作也放不开,表现得很腼腆。一说话就低下头,不大方。这个问题我也有体会,在家里还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并把实验的过程记下来。我想:做什么实验呢?什么实验才有趣呢?”我左思右想,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来,只好去问爸爸。爸爸想了一会说“:有了。”他让我准备一把剪刀、一支圆珠笔和一张白纸。我照着爸爸的吩咐做了,把这三样东西一一拿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魏滨 《南昌教育》2006,(11):43-43
我听了我校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之后,受他的启发,在五年级(苏教版)的一节科学课上,我做了一个检验人体或湿木是否是导体的电流放大器模型来辅助教学。我问:“人体、湿木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呢?”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拿着木头去浸湿了,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似乎确信人体和湿木都是绝缘体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照方抓药,以验证为主。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去做。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而实验操作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不该有丝毫马虎的心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一部分实地调查,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奶奶的妙招     
今天,我在家里写作业,忽然看到奶奶拿了两只大鹅蛋向厨房跑去。我还以为奶奶去煎蛋,但我却看到了这样一幕:她拿来一个盆子,打来一勺冷水,接着又用热水瓶倒了一点儿热水,然后把两个鹅蛋放在里面,好像在做什么实验一样。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一年级语实验教材第18课《做什么事最快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最后明白了做什么事最快乐。这篇课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美好     
我原是学理科的,最早学化学.我学得不坏,老师讲的东西我都懂.化学光懂了不成,还要做实验,做实验我就不行了.用移液管移液体,别人都用橡皮球吸液体,我老用嘴去吸——我知道移液管不能用嘴吸,只是橡皮球经常找不着——吸别的还好,有一回我竟去吸浓氨水,好像吸到了陈年的老尿罐里,此后有半个月嗓子哑掉了.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探究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作为实验教师,我在为学生做准备的同时,自己首先亲自做一遍,以了解实验各方面的情况,便于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疑惑时,能够及时地给予指点。  相似文献   

18.
张宣文 《父母必读》2023,(S1):20-21
<正>我叫程杨天祐,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今年16岁,是大庆外国语学校的一名高一学生。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我喜欢做化学实验、烹饪美食、研究民航飞行技术,我希望高中毕业后可以通过民航招飞,实现我的蓝天梦。在努力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做各种化学实验是我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情。通过学习实验原理,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发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调整细节,最终达到实验计划中的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还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思考问题时也更加系统、严谨和全面。  相似文献   

19.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改进陕西西安市第六中学(710002)任延红“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在于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性质。此实验是高中《生物》4个必做实验中难度最大的一个。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完全按课本中的实验方法去做,...  相似文献   

20.
1问题提出 在做《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这一实验时,由于导电纸使用时间过长,损坏较严重,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学生问我,“可以自制导电纸吗?”当然可以,我因势利导,鼓励同学们大去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