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电视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电视频道发展的新方向。电视频道专业化要求频道主持人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由于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有着不同的知识要求,因此,频道主持人专业化需要掌握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文章从我国电视专业频道主持人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电视专业频道主持人专业化的实现路径,以促进电视专业频道主持人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国际电视业发展的大势,我国电视专业频道的发展应该顺应潮流,适时而动。然而实践表明,电视频道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大多数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也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专业频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即类型化阶段和细分化阶段。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电视频道资源条件下,以整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能反映  相似文献   

3.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近20多年来电视发展的趋势,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专业频道,但是专业频道不专业一直是业内公认的诟病。如何打造专业频道的专业化特质是中国专业电视频道需要不断思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气象频道的专业化打造的特点,该频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专业化打造的特点也许能给我国专业频道带来一些启示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邓韧 《新闻世界》2009,(5):51-52
现今,电视频道专业化在中国呼声较高,发展迅速。那什么叫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呢?一般认为,所谓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频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重新定位,实现频道播出内容的单纯化。收视对象的集中化,频道特色明朗化。  相似文献   

5.
向莉莉 《青年记者》2008,(14):32-33
背景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分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一直是电视人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改革.从中央电视台1999年实施"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战略开始,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专业化频道的雏形已大量涌现,形成了新闻频道 经济频道 体育频道 影视频道 法制频道 科教频道 娱乐频道等方面、多维度的专业频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王永连 《视听界》2001,(2):10-12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当前电视理论与电视实践中的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所谓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频道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如内容,受众等)进行重新定位与划分,实现频道播出内容的单纯化,收视对象的集中化,频道特色的明朗化,大量专业频道的出现,将是我国电视媒体竞争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受众严重分化的必然要求,它必将带来电视业的资产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我国电视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在频道专业化改造的趋势下,目前,专业频道虽未大量出现,但一些相关问题确实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当前电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所谓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频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重新定位,实现频道播出内容的单纯化、收视对象的集中化、频道特色的鲜明化。当前,从中央电视台12个频道的推出,到以湖南、浙江为代表的地方电视媒体的频道重新整合,频道专业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电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指的是在现有电视频道资源的条件下,以整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划分,从而使其节目内容能较为集中地反映某些特定领域的需求。专业化频道所应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应是:频道节目内容的定位专一,与目标观众对象的分众化。而电视频道的风格化,是与频道专业化紧密相关却又易被忽视、混淆的另一个概念。它是指频道内容在  相似文献   

9.
“频道专业化”曾被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二次创业,随着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频道专业化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议论、思考的热点。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的频道资源条件下,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较为集中地反映某个特定领域的需要。也就是说,频道专业化,实际上是对电视频道传播内容的一种梳理和安排,将内容一致或相关的节目放在同一频道中播放,形成一个电视频道传播内容上的独特性。一、频道专业化的现状198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经济信息频道,成为国内第一个具备专业特质的频道。也由此拉开了电视频道专业化的…  相似文献   

10.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在频道专业化的背景下,维系稳定的受众群,已经成为电视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受众分析的角度入手,探究专业频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电视窄播化,或者称"频道专业化",指在当今电视频道众多、受众市场逐渐分化的趋势下,电视的频道开始由原来的大杂烩式"综合性"频道逐渐向单一的"专业性"频道转变.而事实上,"窄播化"在文字媒体领域早已"大行其道",各种专业化的报纸和几乎所有的杂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受众比传统的综合性日报要窄.同时由于受众组成比较单一,所以对受众较为关注的问题可以进行专业且深度的剖析和报道.  相似文献   

12.
电视受众的大量分化,收视取向的明显差异,为当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电视业的发展和受众市场的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从90年代开始,电视专业化频道的步伐在我国不断加快,众多的专业频道层出不穷。2001年全国各地电视台对频道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调整,并进入专业化运作阶段。但是事实上,全国各地所谓的专业化频道几乎没有盈利的,我们看到,专业频道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问题:频道定位不准,千台一面,节目资源匮乏等,频道专业化的改革陷入了僵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电视业重要改革措施之一是实行频道专业化.但是,一些省市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实践中,存在着电视专业频道的设置小而全,原创性节目少而同质化节目多的现象.差异化传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赵翔  宋鹏 《现代视听》2013,(1):77-80
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然而,国内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大部分的专业频道名不副实,80%的专业频道经营惨淡,面临困境。本文针对频道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发展之策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霁虹 《传媒》2005,(7):48-49
伴随着中国新闻事业体制改革和当代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阶段性嬗变而出现的电视频道专业化改革,以1999年下半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等各种以专业化形式命名的电视频道在各级电视台的相继推出为标志,真正从理论探讨阶段过渡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中国电视也逐步告别了短兵相接的"节目时代",进入群雄并起的"频道时代".作为广播电视媒介的上级主管机构,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的文件中规定:"无线台与有线台必须合并.有线不设台,主要职能是传输,同时继续保留节目频道,实行频道化管理,逐步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对象化",这就为我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国内很多专业电视频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可到现在,相当多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已经呈现力不从心之态,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根本无法到位.研究城市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现状不难发现,这条专业化道路从一开始就卡在几个至关重要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7.
马嘉  海燕 《传媒观察》2005,(8):21-23
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媒体根据市场规律和受众分群化媒介消费习惯,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对信息的特定需要组合成内容定位专一的电视频道。专业化频道所应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应是:频道节目内容的定位专一与目标观众对象的分众化。  相似文献   

18.
频道专业化、分众化,一直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但在地市级电视频道专业化不明显,频道之间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收视率不佳一直困扰着地市级新闻综合频道,地市级新闻综合频道的突破点在哪里,到底怎样看待分众化营销,应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视频道专业化下的体育频道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华 《现代传播》2002,(4):131-132
一、电视频道专业化概念的内涵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容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 ,以一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 ,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在电视传媒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进程中 ,电视频道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二、体育频道建设的思考体育频道是电视频道专业化的产物 ,早在多年以前 ,各地有线电视台就纷纷利用有线电视的频道资源 ,试播了以体育节目为主的文体频道 ,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展开 ,中央电视台率先对频道进行专业化设置 ,在 1995年成立了CCTV - 5体…  相似文献   

20.
电视频道专业化:背景、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我国电视界目前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将围绕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背景、现存问题及对策等作一初步整理与思考。一、 频道专业化的时代和历史背景 电视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频道专业化,这已成为电视界的共识。有人说,我们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入到“频道时代”,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台都大刀阔斧,整合出冠以专业名称的许多频道。这有它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和历史背景。 1. 频道专业化的技术背景。 回顾中国大地上电视的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中央、省、市两三套节目一统天下,到几十套节目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