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陆蓉 《新闻知识》2006,(6):41-43
从2002年江苏的《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到湖南的《都市一时间》、哈尔滨的《都市零距离》,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全国共有20多家电视机构开设了此类节目。他们高举“民生新闻”的大旗,以“关注百姓身边生活”为宗旨,以反映百姓冷暖,喜怒哀乐为己任每天惟妙惟肖地讲述寻常巷陌新闻,观众收视率一路攀升,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收视率奇迹”。民生新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引起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论文从新闻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阐释。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和潜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期望民生新闻获得更为深广…  相似文献   

2.
张力 《新闻窗》2010,(1):68-69
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曾说过:“没有评论的报纸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同样道理,电视如果没有评论也不能成其为一套完整的“电视”。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加大了新闻评论的力度,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评论节目一改过去新闻传播“短、平、快”的单一特色,凭借其广度、深度、厚度引领着新闻传播的新走向,而电视评论这种报道形式的生命线正是它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的普及,频道的增多,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新闻,这是大家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受众的要求是看电视需要放松,新闻如何让人轻松?如今一些电视台为了满足受众需要独辟蹊径,办起了“电视晚报新闻”,比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北京台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电视台的《新北方》等等。  相似文献   

4.
张琴 《视听纵横》2006,(5):43-45
1993年,《东方时空》一句“说咱老百姓的事”,催生了民生新闻的萌芽。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南京零距离》,标志着民生新闻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5.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湖南经视频道《都市一时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江西卫视《都市现场》等节目为代表的一批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时间,电视界刮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南京零距离》、《都市·时间》等节目在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7.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全集》1982年版,卷9,344页)看了多年电视,做了多年媒体,又教了多年新闻之后,就语言而言,笔者比较欣赏的电视栏目终究还是NBA的“五佳球”和《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回归,民生新闻,成为当前电视媒体中最热门的关键词。彰显人文关怀,强化受众意识,关注百姓生存状态.从央视到各地方台,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也受到民众的空前欢迎,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深圳电视台的《第一现场》,西安电视台的《直播西安》,许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屡创收视率新高。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对我国电视事业2004年的发展状况作一番回顾和梳理。就不能不提到“民生新闻”这个词。的确.这类“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关怀”①的新型电视新闻形态,无疑成为2004年电视领域的最大热点之一。这一点.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说明。在实践方面.自2002、2003年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都市一时间》《南京零距离》和《第一时间》等栏目开始让各自所在城市的电视观众眼前一亮”②开始,到2004年全国首届百佳电视栏目评选时.在入围百佳的栏耳中新闻专题类节目占30%.而其中与纪实纵深类平分天下的就是民生类关注节目。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武汉地区就有《现在直播》(湖北电视台)、《经视直播》(湖北经视)和《百姓连线》(武汉电视台)三档这样的栏目.。然而,在这股民生新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大多数民生新闻太过于关注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生活琐事;相同题材的新闻事件隔三差五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不加以改进,这类节目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那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全天候播出,给谈话类节目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等栏目一亮相,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们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一改电视过分倚重画面的现状,从而也走上了电视节目生产“多快好省”之路。  相似文献   

13.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来自《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新闻前哨》、《传媒观察》、《南方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新闻世界》等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的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期刊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杭州共识”》。  相似文献   

14.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推进电视新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中国,发生新闻最多的地方是北京,而新闻传媒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则在南京。仅就电视传媒而言,南京地区的晚间时段(17∶45-20∶00)除了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各省级卫视集中播出的地方“新闻联播”之外,南京本地的新闻栏目就有《江苏新时空》(江苏卫视)、  相似文献   

15.
江泓 《河北广播》2006,(6):90-91
几年前,跟别人说是在做一个“说新闻”的节目还需要解释很多关于“什么是说新闻”的内容,现在则不必,因为“说新闻”的节目到处都在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比如:电视领域有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CCTV-1《媒体广场》、CCTV-2《马斌读报》;河北卫视的《直播生活》、河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印象》等等。广播里本地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晚报浏览》、河北电台新闻频道的《都市在线》、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的《建楼读报》、河北电台交通频道的《阿布的新闻布丁》、石家庄新闻频道的《新闻串串聊》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石玲 《视听界》2007,(5):24-26
追溯过往的20多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从最初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表演阶段,到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参与、娱乐阶段,演变到以《开心辞典》、《幸运52》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阶段,再到近两年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电视选秀和大众狂欢风潮,这一次次向娱乐化的转向使中国电视逐渐释放出了娱乐的能量,电视受众的心理也经历了一次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相似文献   

17.
高照 《新闻前哨》2012,(10):94-94
一、民生新闻提升的背景民生新闻出现之后大放异彩,各大电视媒体竞相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仅江苏卫视就先后开设了《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民生节目。此外,热播的还有安徽卫视的《第一时间》、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广西卫视的《新闻在线》等。这些民生新闻频道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普通民众的收视需求,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好评。然而,在热播背后民生新闻的“媚俗化、低品位、琐碎化”也开始被人诟病。普通民众对民生新闻过分报道一些“芝麻小事”,过度批评一些负面事件开始不满,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也不似刚开播时热情。在这种情形下,民生新闻开始寻求更适合的发展道路,把报道视野放大放远,注重报道题材的多样化、报道内容的深刻化以及报道手法的多样化,同时关注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力争为社会民众构建一个公开化的平台,成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朱萍 《新闻世界》2008,(10):57-57
如今,看电视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收看新闻,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须。通过新闻节目人们可以迅速及时地了解到国际国内的形势及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等等。在收看节目的同时,新闻播音员也自然成了观众的“老朋友”,经常会听到观众说这位播音员“播得不错”,那位播音员“形象蛮好”等诸如此类的评价。目前,以中央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传统播音形式在全国各电视台仍占主导地位,然而像中央台的《第一时间》、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等讲究“说”新闻的新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安子 《出版参考》2011,(8):46-47
孟非,1971年10月出生于重庆市,曾是江苏卫视的“新闻一哥”,因主持《南京零距离》被誉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2003年被评为“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曾主持过《绝对唱响》、《名师高徒》等被广大观众及网友关注和认可的节目。2010年跨界主持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反响巨大,孟非因此成了家喻户晓的“电视月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兴起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为标志。《焦点访谈》是一档“以电视深度报道为基础.以旗帜鲜明的评论为特色,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为基本功能”的新闻评论栏目.由“主持人演播室导语+新闻事实陈述+主持人演播室评论”构成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①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视业界的一致追捧,导致许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仿效。然而,一味的跟风仿效无形中把电视深度报道引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