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认为,冀察政务委员会是一个名义上隶属南京中央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特务汉奸对其又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的特殊性质的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也并没有缓和中日矛盾,因而得出结论:冀察政委会没给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笔者以为,此论有失偏颇,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作用应有全面、中肯的评价。本文拟就冀察政委会的成立,及其对日态度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试作评析。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我东北三省,在拼凑了伪满州国后,又把其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先后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挑起冲突,意在寻找侵略借口。1935年5月,天津日租界的两汉奸记者被暗杀,日华北  相似文献   

2.
宋哲元与冀察政务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哲元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 ,首先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人事进行调整 ,在以后的对日交涉中虽有一些妥协和让步 ,但抗日御侮、维护统一仍是其政治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何谓“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  相似文献   

4.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蒋介石反其道而行之。孙为左派,蒋为右派。中共与左派合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蒋介石发动内战,翻身农民大量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勇敢作战,经过几年的激烈战斗,不仅解放了冀察地区,还解放了整个大陆地区,建立了新中国。  相似文献   

5.
冀、察"省主席",都是蒋介石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他利用此诱饵,从冯玉祥集团、阎锡山集团分化出了一大帮重要人物,他利用这些人物去攻打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又用来抵抗日本侵略军。后来,不听冯玉祥等的忠告,悍然发动内战,终于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七七”事变50周年。华北事变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说明华北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后果,从中进一步了解在“七七”事变前,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根据。  相似文献   

7.
杨虎城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他和张学良联合发动的西安事变,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功于国家民族”,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一杨虎城倡导抗日,反对内战,联合红军,促进“三位一体”的形成,支持西北抗日救亡运动,为西安事变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杨虎城“是国民党将领中首先倡导对日抗战的”爱国军人①。1933年,杨虎城大力援助冀察绥抗日同盟军,并将所部四十二师开赴华北参加抗战。杨虎城不仅主张抗日,而且  相似文献   

8.
李琼 《历史学习》2004,(3):10-11
所谓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日本灭亡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作为其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战略基地的野心。华北事变不仅使华北的局势,而且使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危急关头,它决定着30年代中国政局的走向,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以及国际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牵一发…  相似文献   

9.
<正>四、冀东伪政权的出笼,“自治运动”的丑剧愈演愈烈土肥原贤二等逼取“华北自治”在11月21日以后,更见猛烈。综其逼取的策略,可分以下四种:(一)缩小五省范围,专注冀察两省。(二)阻止南京大员北上,孤立宋哲元。(三)收买流氓,纷作“自治”请愿。(四)屯集天津驻军各地队伍,增加压力。第一种工作,自以宋哲元、商震为对象,故11月20日,土肥原贤二追至天津,再促宋哲元单独宣布  相似文献   

10.
查与察     
“查”和“察”,不是近义词。现代汉语中,凡复合词含有看、观察的意思,多用“察”字;凡复合词含有检验、翻检的意思时,多用“查”字。一般情况,“查”是一个动词,“察”不是词,不能单用。如:“每逢学习上有了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去察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35年5月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日亲善”的烟幕下,策划并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事件,由此导致华北事变的发生。此时中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可是,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对日妥协退让的政策仍在继续;对内“剿共”消除异已的方针仍在坚持;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压制也未放松。国难日亟,国统区知识分子与其他各界一起掀起了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抗日救亡浪潮。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他们均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以下笔者就对华北事变至“七七”事变这一时期国统区的左、中、右三类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作一论析…  相似文献   

12.
“七七”事变到武汉陷落期间 ,中国军队在各抗日战场进行了英勇抵抗。和“七七”事变前及武汉陷落后相比 ,国民政府的表现令人满意。究其原因 ,“七七”事变爆发后 ,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和国内的抗日浪潮 ,国民政府及民族主义情结浓厚的蒋介石不得不改变其前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抗日。而武汉陷落后 ,日本消灭中国的危险暂时消除 ,国内的抗日反蒋运动也因战争而平静下来。但共产党军队的壮大重新给国民政府造成威胁 ,其行为走向反动也就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军国主义的领土扩张热由来已久,长期来一直贪得无厌地对邻国进行蚕食。远在甲午战争之时即强占我国台湾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侵华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九一八”事变霸占我东北地区;“一·二八”事变后更在上海附近多处驻兵;张北事件和华北事变又控制我冀察两省。当德国宣布退出世界裁军会议时,日本也宣布突破海军比率的限制,大大增加军事预算,公开地大规模扩张军备。至1937年终于爆发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八年抗战,付出  相似文献   

14.
"七七"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观点从国际到国内被认同了近五十年。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越来越成为不被支持的观点,2008年9月18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征集的两份来自日本的史料更成为驳斥"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起点论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中国东北,天皇同军部站在同一立场上,默许、鼓舞了军部的这一军事冒险;“七七”事变后,天皇作为主战派,督促向中国战场增兵  相似文献   

16.
高兰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朗诵诗人。他生长在黑龙江省瑷珲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母亲是达斡尔族人。他的童年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度过的。“九一八”事变时,诗人正在燕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兼任当时北平《京报》副刊《金柝》的主编,他深感国破家亡之痛,写了《李后主译传》,发表在郑振铎主编的《燕京大学年报》创刊号上。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他从北  相似文献   

17.
“察”与“查”这两个字,在意思和用法上有相近之处,误用和混用现象不少,在此略作辨析。“察”,意思是仔细看。如《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引申为明辨、详审,如《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又引申为考察、调查,《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善之,必察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节选有《察今》一篇 ,其中心论点是“察今” ,即必须根据当今的实际情况 ,制定法令制度 ,而不能法古、泥古。文中多方设喻 ,反复论证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仔细研读第二自然段 ,却觉得论证思路断裂 ,甚至偏离了论述中心。一、“故释先王之成法 ,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人也 ,”先王制定法令制度是从“人”出发 ,为“人”而设的 ,那么 ,现在既然“法其所以为法” ,则也应该从“人”出发 ,去“察己”察“人”;而文章中心论点却是“察今” ,在“察己”与“察今”之间 ,没有任何过渡。这在论证思路上出现了断点。《教…  相似文献   

19.
《察传》和《察今》都是选自《吕氏春秋》的名篇,两篇文章都引用事例和寓言故事,都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都强调了“察”的重要性,这是两文的共同之处。但由于《察今》是针对政治与政策的方针而作,提出的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重大路线问题,而《察传》则针对人们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作,提出“得言不可以不察”的论点。要变“先王之法”,这是一般人,尤其是君王、大臣们难以接受的;而要审察传言,则不致于遭到公开的反对,只不过有些人认识不足、方法不当罢了。所以为阐明题旨,两文的论证方法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论点的提出来看《察今》以设问开篇,首段先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的问题。然后从反面立论入手,阐释“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宣扬了“察今”的论题。第三段紧接着引用“荆人袭宋”的故事,用类比的方法说明泥守先王之法的害处。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政府在“七七”事变前制定并实施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根据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此政策进行客观分析可知,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由国民党政府的本质和国家的对内职能决定的,也是当时特定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产物,与蒋介石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